图书介绍

铁路曲线弦绳法定位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铁路曲线弦绳法定位
  • 陈家驹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4315580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76MB
  • 文件页数:470页
  • 主题词:轨道(铁路)-曲线-轨道定位法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铁路曲线弦绳法定位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铁路曲线的计算3

第1章 常用缓和曲线方程3

1.1 写在前面3

1.2 圆曲线外轨超高H的计算5

1.3 直线型超高顺坡缓和曲线选用理由9

1.4 常用缓和曲线方程的推证与适用范围的探讨13

1.5 缓和曲线常数20

第2章 缓和曲线等纵距定理及其应用23

2.1 缓和曲线等纵距定理及其推证23

2.2 桥梁工作线的弦切角β计算公式的推证(应用一)26

2.3 缓和曲线上任一测点正矢的广义计算公式f=a2/2ρ的推证(应用二)38

第3章 非等缓长单曲线的计算40

3.1 写在前面40

3.2 非等缓长单曲线的计算(第1类:α<180°)40

3.3 非等缓长单曲线的计算(第2类:α>180°)50

3.4 后记60

第4章 含端缓长复曲线的计算61

4.1 写在前面61

4.2 含端缓长复曲线的计算(第1类,α总<180°)61

4.3 含端缓长复曲线的计算(第2类,α总>180°;第(1)种,α1、α2<180°)75

4.4 含端缓长复曲线的计算(第2类,α总>180°;第(2)种,α1>180°)86

4.5 含端缓长复曲线的计算(第2类,α总>180°;第(3)种,α2>180°)97

中篇 铁路曲线的弦绳法定位109

第5章 测点正矢的计算109

5.1 测点正矢及测点布置原则109

5.2 内邻测点的偏离长度B与偏离系数λ111

5.3 圆曲线的测点正矢的计算112

5.4 缓和曲线的测点正矢的计算116

5.5 复曲线点的外、内邻测点正矢的计算128

5.6 测点正矢f计算公式汇编138

第6章 副矢及其计算139

6.1 副矢概念的引入139

6.2 圆曲线的测点的副矢的计算141

6.3 缓和曲线的测点的副矢的计算144

6.4 复曲线点的外、内邻测点的副矢的计算160

6.5 测点的副矢f'计算公式汇编167

第7章 名义曲中点QZ定位原理168

7.1 渐伸线原理与曲线准确定位168

7.2 曲线理论总正矢∑f理恒定性原理169

7.3 曲线首、末测点渐伸线长度恒定性原理173

7.4 名义曲中点QZ位置值NQZ及其求解的数力模型179

7.5 名义曲中点QZ位置值N'QZ计算表达式(第一形式)的推证181

7.6 名义曲中点QZ位置值N"QZ计算表达式(第二形式)的推证188

7.7 两种形式的名义曲中点QZ位置值NQZ的等价性及其几何意义193

7.8 既有曲线上的名义曲中点QZ必然位于曲线转向角α的内角平分线上196

7.9 既有曲线上名义曲中点QZ的“曲线弦绳法定位”203

第8章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定位206

8.1 实际曲中点[QZ]及其偏离长度d206

8.2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一,α<180°)208

8.3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α<180°)211

8.4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曲线弦绳法定位”219

8.5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二,α>180°)219

8.6 非等缓长单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α>180°)223

第9章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定位231

9.1 写在前面231

9.2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一)——第1类:α总<180°232

9.3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236

9.4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二)——第2类:α总>180°;第(1)种:α1、α2<180°244

9.5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246

9.6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三)——第2类:α总>180°;第(2)种:α1>180°255

9.7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257

9.8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之四)——第2类:α总>180°;第(3)种:α2>180°266

9.9 含端缓长复曲线实际曲中点[QZ]的偏离长度d的计算(算例)268

下篇 其他曲线及附带曲线的计算与定位279

第10章 平行股道反向曲线的计算与定位279

10.1 写在前面279

10.2 夹直线f与平行股道的交角φ的计算279

10.3 平行股道反向曲线测设要素计算表达式汇编与验证281

10.4 平行股道反向曲线测设要素的计算281

10.5 平行股道反向曲线测点定位的计算286

第11章 平行股道缩短渡线的计算与定位298

11.1 写在前面298

11.2 夹直线f与道岔侧股的交角φ的计算298

11.3 平行股道缩短渡线测设要素计算表达式汇编与验证300

11.4 平行股道缩短渡线测设要素的计算300

11.5 平行股道缩短渡线测点定位的计算303

第12章 岔后缩短连接曲线的计算与定位310

12.1 写在前面310

12.2 夹直线f与道岔侧股的交角φ的计算310

12.3 岔后缩短连接曲线测设要素计算表达式汇编与验证313

12.4 岔后缩短连接曲线测设要素的计算313

12.5 岔后缩短连接曲线测点定位的计算316

12.6 后记329

第13章 “双到位法”附带曲线的定位330

13.1 写在前面330

13.2 基准线间距D基准时,附带曲线始点ZY基础位置值331

13.3 附带曲线上的测点布置及测点定位数据的计算333

13.4 实测线间距d实测≠5m时,附带曲线始点ZY实设位置值340

13.5 实测线间距d实测≠5m时,附带曲线定位的计算(算例)343

13.6 “双到位法”附带曲线定位作业(简述)344

13.7 “双到位法”附带曲线定位图集(常用),D基准=5m347

附录375

附录1 曲线桥墩台中心位置偏角法计算的复核——正文第2章之附录375

1.1 知识准备375

1.2 梁的布置方式及墩台中心的偏距E的计算378

1.3 台尾偏距d及桥台布置方案381

1.4 梁缝F与桥梁工作线长度L工的计算385

1.5 曲线桥墩台中心位置偏角法计算的复核(流程与算例)386

附录2 坐标变换及其在曲线测设中的应用——正文第3章之附录399

2.1 曲线测设与坐标变换399

2.2 坐标系旋转的坐标变换计算公式的推证401

2.3 坐标系平移的坐标变换计算公式的推证407

2.4 坐标系旋转、平移的坐标变换计算公式的推证408

2.5 坐标系旋转、平移的坐标变换实用计算公式的推导412

2.6 单测站极坐标法全曲线测设资料的计算(算例)416

附录3 曲线弦绳法定位(算例)——正文第5章至第9章之附录428

3.1 写在前面428

3.2 算例与曲线弦绳法定位过程429

3.3 测点正矢f计算公式汇编458

3.4 测点的副矢f'计算公式汇编4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