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知识产权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知识产权法
  • 李颖怡主编;王爱华,王秋华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130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57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知识产权法-中国-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知识产权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三版总序1

第三版序5

第一编 知识产权法导论1

第一章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1

第一节 知识与知识产权概述1

一、知识的含义1

二、知识与知识产权2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定义和范围4

一、“知识产权”一词的由来4

二、对知识产权定义的若干观点4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及其与定义之间的关系5

四、本书对知识产权的定义8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与特征9

一、知识产权的性质9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10

第四节 知识产权法的概念与制度系统15

一、知识产权法的概念15

二、知识产权法的制度系统15

第五节 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和地位17

一、知识产权法的法律体系17

二、知识产权法的地位18

第二编 著作权法19

第二章 著作权法概述19

第一节 著作权的概念19

一、著作权的概念19

二、著作权与相近权利的区别20

第二节 著作权法的概念21

第三节 著作权制度的历史发展22

一、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22

二、中国著作权制度的产生与发展24

第三章 著作权的客体29

第一节 作品的概念及其构成29

一、作品的概念29

二、作品的构成要件29

第二节 作品的种类31

一、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种类31

二、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的排除36

三、作品的分类38

第四章 著作权的主体41

第一节 作者41

一、自然人作者41

二、法人或其他组织作者42

三、作者的认定43

第二节 其他著作权人43

一、因合同而取得著作权44

二、因继承而取得著作权44

三、因遗赠、遗赠扶养协议而取得著作权44

四、因特殊情形国家取得著作权44

第三节 著作权的归属45

一、著作权归属的一般原则45

二、各种作品的著作权归属45

第五章 著作权的内容51

第一节 著作人身权52

一、著作人身权概述52

二、著作人身权的内容53

第二节 著作财产权56

一、著作财产权概述56

二、著作财产权的内容56

第三节 著作权的限制64

一、合理使用65

二、法定许可67

三、强制许可68

第四节 著作权的取得和期限69

一、著作权的取得69

二、著作权的期限71

第六章 著作权的行使与管理74

第一节 著作权的行使74

一、著作权的许可使用74

二、著作权转让78

三、著作权的继承79

第二节 著作权的管理80

一、著作权的行政管理80

二、著作权的集体管理81

第七章 邻接权84

第一节 邻接权的概念84

一、概念和渊源84

二、邻接权的特点84

三、邻接权与著作权的区别85

四、邻接权的国际保护85

第二节 表演者的权利87

一、表演者与表演87

二、与表演、表演者、表演作品相关联的几个特殊问题88

三、表演者的主要权利89

四、表演者的主要义务91

第三节 音像制作者的权利91

一、音像制作者的权利92

二、音像制作者与著作权人和表演者的关系93

第四节 广播电视组织者的权利93

一、广播电视组织者的权利94

二、广播电视组织与著作权人、节目表演者和音像制作者的关系94

第五节 出版者的权利95

一、图书出版者的权利95

二、报刊杂志社的出版权96

三、图书出版者的义务96

第八章 著作权的保护97

第一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民事责任97

一、侵犯著作权的行为97

二、对侵权行为的民事诉讼管辖102

三、著作权纠纷民事诉讼的证据规则(要求)102

四、侵犯著作权的民事责任103

第二节 侵犯著作权行为及其行政责任107

一、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107

二、侵犯著作权的行政责任109

第三节 侵犯著作权的刑事责任110

第四节 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的保护110

一、网络著作权中的作品110

二、网络著作权中的权利111

三、与实现网络著作权有关的权利112

四、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114

五、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的诉讼116

第三编 商标法117

第九章 商标的概述117

第一节 商标的概念和特征117

一、商标的概念117

二、商标与近似标记的区别118

第二节 商标的种类121

一、根据商标结构划分121

二、根据商标用途划分122

三、根据商标的作用和功能划分122

第三节 商标的作用和历史发展124

一、商标的作用124

二、商标的历史发展125

第十章 商标权127

第一节 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127

一、商标权的概念127

二、商标权的内容127

第二节 商标权的主体128

一、商标权主体的概念128

二、商标权主体的范围128

第三节 商标权的客体129

一、商标权客体的概念129

二、商标权的客体—注册商标的条件130

第十一章 商标权的取得133

第一节 商标权的取得方式133

一、原始取得133

二、继受取得133

第二节 商标权的取得原则134

一、使用原则134

二、注册原则134

三、混合原则134

第三节 商标注册的原则135

一、自愿注册原则135

二、申请在先原则135

三、优先权原则136

第四节 商标注册的申请与审核137

一、商标注册的申请137

二、商标注册的审查和核准138

三、涉外商标注册140

四、商标代理143

第十二章 注册商标的使用145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使用及有效期145

一、注册商标的使用145

二、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及续展145

第二节 注册商标的转让和使用许可146

一、注册商标的转让146

二、注册商标的使用许可147

第三节 商标权的终止148

一、因注册商标被注销而终止148

二、因注册商标被撤销而终止149

三、因注册商标变成商品通用名称而终止149

四、因国际注册期满或由于在原属国商标注册失效而终止149

第十三章 注册商标的争议与无效150

第一节 注册商标的争议150

一、注册商标争议的概念150

二、提起注册商标争议的条件150

三、注册商标争议的程序150

第二节 注册不当商标的撤销151

一、注册不当商标的认定标准151

二、注册不当商标的撤销程序153

三、撤销注册商标的法律效力154

第十四章 商标的管理155

第一节 商标管理机关155

第二节 商标使用的管理155

一、对注册商标使用的管理155

二、对未注册商标的管理157

第三节 商标标识的管理158

一、商标印制单位158

二、商标印制委托人158

三、商标印制单位的义务159

四、建立完善的商标标识管理制度159

第十五章 商标权的保护160

第一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认定160

一、受《商标法》保护的商标权范围160

二、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161

第二节 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162

一、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162

二、人民法院对商标侵权案件的处理164

第三节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166

一、民事责任166

二、行政责任167

三、刑事责任167

第四节 驰名商标的法律保护168

一、驰名商标的认定标准170

二、驰名商标的认定程序170

三、驰名商标的保护范围171

四、防止驰名商标显著性的退化173

五、驰名商标的反淡化173

第五节 企业商标工作174

一、当前我国企业商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74

二、我国企业商标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175

第四编 专利法177

第十六章 专利制度概述177

第一节 专利的概念和特征177

一、专利的概念177

二、专利的特征177

第二节 专利制度的理论根据178

一、发展经济论179

二、自然权利论179

三、契约论179

四、奖励论180

第三节 专利制度的作用和历史发展180

一、专利制度的作用180

二、专利制度的历史发展181

第十七章 专利权的主体184

第一节 发明人和设计人184

一、发明人和设计人的概念184

二、发明人和设计人的权利受让人184

第二节 取得专利权的单位185

一、职务发明创造185

二、合作或委托研究、设计186

第三节 外国人186

一、在中国有经常营业场所的外国人187

二、在中国没有经常居所或营业场所的外国人187

第十八章 专利权的客体188

第一节 发明188

一、发明的定义188

二、发明的种类189

第二节 实用新型190

一、实用新型的定义190

二、实用新型保护的方式190

三、实用新型与发明的区别192

第三节 外观设计192

一、外观设计的定义192

二、外观设计保护的方式193

三、外观设计与实用新型的区别195

第四节 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195

一、不属于专利法所说的发明创造195

二、暂时不予以专利保护的发明创造197

第十九章 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200

第一节 不违反法律、社会公德和不妨害社会公共利益200

第二节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200

一、新颖性200

二、创造性204

三、实用性206

第三节 工业品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207

一、新颖性207

二、不与他人在先权利相冲突208

三、实用性208

第二十章 专利权的取得、无效和终止209

第一节 专利权的取得209

一、专利申请的原则209

二、申请日的确定210

三、专利申请的文件211

四、专利申请的修改与撤回214

第二节 专利的审批215

一、国际上存在的几种专利审查制度215

二、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批216

三、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批217

四、专利的复审218

第三节 专利的无效与终止219

一、专利权的无效宣告219

二、专利权的终止220

第二十一章 专利权的内容222

第一节 专利权人的权利和义务222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222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223

第二节 对专利权的限制224

第二十二章 专利权的保护227

第一节 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27

一、权利要求书的解释原则227

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27

三、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229

第二节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230

一、侵犯专利权的行为230

二、不视为侵权的情形232

第三节 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234

一、侵犯专利权的处理235

二、民事责任237

三、行政责任240

四、刑事责任240

第四节 其他违反专利法的行为241

一、泄露国家机密241

二、假冒他人专利241

三、冒充专利241

四、侵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合法权益242

五、专利行政部门参与经营活动242

六、滥用职权242

第五编 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243

第二十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243

第一节 不正当竞争的概念和特征243

一、不正当竞争的概念243

二、不正当竞争的特征244

第二节 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不正当竞争245

一、反不正当竞争与知识产权245

二、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45

三、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所规定的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不正当竞争246

第二十四章 商业秘密权248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概念和构成要件248

一、商业秘密的概念248

二、商业秘密的范围249

三、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249

第二节 商业秘密权251

一、商业秘密权的概念和内容251

二、商业秘密权的特征252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权的保护253

一、侵害商业秘密的行为253

二、侵害商业秘密行为的法律责任254

第二十五章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255

第一节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保护255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概述255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立法256

第二节 我国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257

一、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客体及条件258

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及权利归属259

三、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和终止260

四、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和限制260

五、侵犯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侵权行为及法律责任261

第二十六章 植物新品种权263

第一节 国际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263

一、植物新品种概述263

二、国际对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263

第二节 我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264

一、授予植物新品种权的条件264

二、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与审批265

三、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归属和限制267

四、植物新品种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268

五、植物新品种的法律保护269

第二十七章 数据库270

第一节 数据库概述270

一、数据库的概念270

二、数据库的特征271

三、数据库的功能271

第二节 国际间数据库的法律保护272

一、版权法的保护272

二、数据库的特别保护275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对数据库的保护279

第二十八章 商号、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记280

第一节 商号280

一、商号概述280

二、商号的法律保护281

第二节 原产地名称和货源标记283

一、原产地名称的概念、特征和货源标记概述283

二、原产地名称与货源标记的法律保护285

第二十九章 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289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边境保护概述289

一、知识产权边境保护制度的重要性289

二、国际公约对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规定290

第二节 我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290

一、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范围与保护方式291

二、知识产权边境保护的基本程序292

三、知识产权边境保护措施294

第六编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296

第三十章 知识产权国际管理组织296

第一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96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历史和组织机构296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国际公约298

第二节 世界贸易组织299

一、世界贸易组织概述299

二、世界贸易组织与知识产权301

第三十一章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303

第一节 《巴黎公约》概述303

一、《巴黎公约》的产生与修订303

二、《巴黎公约》与巴黎联盟304

第二节 《巴黎公约》的主要内容305

一、一般规定305

二、关于专利的专门规定307

三、关于商标的专门规定310

四、对其他工业产权的专门规定313

第三十二章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315

第一节 《伯尔尼公约》概述315

一、伯尔尼公约》的产生与发展315

二、《伯尔尼公约》与伯尔尼联盟316

第二节 《伯尔尼公约》的主要内容316

一、《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316

二、最低限度的保护规定319

三、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321

第三十三章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324

第一节 总则与基本原则324

一、《TRIPS协议》的性质与范围324

二、《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的定义和范围325

三、国民待遇原则325

四、最惠国待遇原则326

五、权利用尽原则327

六、防止滥用权利原则327

第二节 关于著作权的保护327

一、《TRIPS协议》与《伯尔尼公约》的关系327

二、关于计算机程序及数据库的保护328

三、关于计算机程序及电影作品的出租权328

四、关于作品的保护期限329

五、关于版权保护中的权利限制与合理使用问题329

六、关于邻接权的保护及权利限制329

第三节 关于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保护330

一、有关专利权的保护330

二、有关商标权的保护333

第四节 关于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335

一、对地理标识的保护335

二、对工业品外观设计的保护336

三、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336

四、对未披露信息的保护337

第三十四章 其他重要的国际公约338

第一节 《专利合作条约》概述338

一、《专利合作条约》概况338

二、《专利合作条约》的主要内容339

三、《专利合作条约》的优点341

第二节 《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概述342

一、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体系342

二、《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概况343

三、《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有关议定书》概况345

第三节 《世界版权公约》概述347

一、《世界版权公约》概况347

二、《世界版权公约》的主要内容347

第四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概述352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概况352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的主要内容353

第五节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概述354

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概况354

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制品条约》的主要内容355

主要参考文献35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