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物理治疗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物理治疗技术
  • 林成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9787117129299
  • 出版时间:2010
  • 标注页数:528页
  • 文件大小:160MB
  • 文件页数:552页
  • 主题词:物理疗法-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物理治疗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第一节 概述1

一、基本概念1

二、物理治疗技术分类1

第二节 物理治疗对人体的作用5

一、制动对人体的影响5

二、运动疗法的治疗作用7

三、运动的潜在危险8

四、物理因子的治疗作用8

五、物理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10

第三节 运动疗法常用器械11

第四节 物理治疗的发展史33

一、物理治疗的历史33

二、物理治疗的现状及发展前景34

三、物理治疗师培养34

第二章 关节活动技术37

第一节 概述37

一、关节运动基础37

二、影响关节活动的因素40

三、改善关节活动的技术与方法40

四、临床应用43

第二节 人体关节活动技术43

一、肩部关节43

二、肘部关节46

三、腕部关节47

四、手指关节49

五、髋部关节50

六、膝部关节51

七、踝及足关节52

八、躯干54

第三章 关节松动技术55

第一节 概述55

一、定义55

二、关节松动技术的基本手法55

三、手法等级57

四、治疗作用57

五、临床应用58

六、关节松动术的操作程序59

第二节 上肢关节松动技术60

一、肩部关节60

二、肘部关节63

三、腕部关节65

四、手部关节68

第三节 下肢关节松动技术70

一、髋部关节70

二、膝部关节72

三、踝部关节74

四、足部关节77

第四节 脊柱关节松动技术77

一、颈椎关节77

二、胸椎关节79

三、腰椎关节80

第四章 肌肉牵伸技术82

第一节 概述82

一、挛缩及其类型82

二、肌肉牵伸技术82

三、牵伸作用84

四、牵伸程序85

五、临床应用86

第二节 上肢肌肉牵伸技术86

一、肩部肌肉86

二、肘部肌肉90

三、腕及手部肌肉92

第三节 下肢肌肉牵伸技术96

一、髋部肌肉96

二、膝部肌肉99

三、踝及足部肌肉101

第四节 脊柱肌肉牵伸技术102

一、颈部肌肉102

二、腰部肌肉103

第五章 改善肌力和肌耐力技术105

第一节 概述105

一、基本概念105

二、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105

三、肌力下降的原因106

四、肌力训练的目的和种类106

五、肌力训练的基本原则107

六、肌力训练的方法108

七、肌耐力训练111

八、临床应用111

第二节 增强上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113

一、肩部肌群113

二、肘部及前臂肌群116

三、腕及手部肌群118

第三节 增强下肢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122

一、髋部肌群122

二、膝部肌群126

三、踝部肌群126

第四节 增强头颈和躯干肌群肌力的训练技术128

第六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技术131

第一节 概述131

一、平衡131

二、协调133

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134

一、平衡障碍的原因134

二、影响平衡训练的因素135

三、平衡训练的原则135

四、平衡的训练方法136

五、临床应用141

第三节 协调功能训练143

一、影响协调训练的因素143

二、协调训练的基本原则143

三、协调训练方法143

四、注意事项145

第七章 站立与步行功能训练技术147

第一节 概述147

一、基本概念147

二、步态分析148

三、常见异常步态149

四、步行的条件149

五、步行能力分析150

第二节 站立训练150

一、身体负重训练151

二、重心的转移训练151

第三节 步行训练152

一、常用措施152

二、基础步行训练153

三、减重步行训练157

第四节 步行能力训练159

一、室内功能性步行训练159

二、社区步行训练163

第五节 常见异常步态的矫治训练164

第八章 牵引技术166

第一节 概述166

一、基本概念166

二、牵引分类167

三、牵引的治疗作用167

第二节 颈椎牵引167

一、颈椎牵引的作用167

二、颈椎牵引的方法168

三、颈椎牵引的临床应用171

第三节 腰椎牵引173

一、腰椎牵引的作用173

二、腰椎牵引的方法173

三、腰椎牵引的临床应用176

第四节 四肢关节牵引177

一、四肢关节牵引的作用177

二、牵引器具及操作方法177

三、临床应用178

四、持续皮肤牵引和持续骨牵引178

第九章 Bobath技术180

第一节 概述180

一、定义180

二、治疗原则180

三、常用治疗技术181

四、对脑瘫的认识186

五、对脑卒中的认识187

第二节 临床应用188

一、小儿脑瘫188

二、脑卒中193

第十章 Brunnstrom技术213

第一节 概述213

一、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恢复阶段213

二、原始反射214

三、脑卒中后的运动模式216

第二节 临床应用218

一、操作顺序218

二、操作方法219

第十一章 Rood技术227

第一节 概述227

一、基本理论227

二、运动控制的形式229

三、个体发育顺序229

四、感觉与运动的关系231

第二节 治疗技术231

一、治疗用具231

二、促进方法231

三、抑制方法233

四、临床应用235

第十二章 本体神经肌肉促进技术239

第一节 概述239

一、基本概念239

二、神经生理学原理239

三、治疗原则240

第二节 治疗技术241

一、基本手法和程序241

二、特殊手法技术244

三、运动模式246

第三节 肢体基本运动模式与手法247

一、上肢运动模式247

二、下肢运动模式251

三、其他手法操作253

第四节 临床应用254

一、治疗目标与方案254

二、肩关节功能障碍255

三、膝关节功能障碍257

四、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260

五、偏瘫患者的应用263

第十三章 运动再学习技术268

第一节 概述268

一、基本概念268

二、上运动神经元损伤综合征268

三、基本原理和原则270

第二节 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再学习方案272

一、运动再学习方案的内容与步骤272

二、上肢功能训练273

三、口面部功能训练278

四、从仰卧到床边坐起的训练280

五、坐位平衡训练281

六、站起与坐下训练282

七、站立平衡训练284

八、行走训练285

第十四章 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290

第一节 概述290

一、习得性失用的产生290

二、习得性失用的逆转291

第二节 强制性使用方案及实施291

一、方案及实施291

二、临床应用292

第十五章 心肺功能训练295

第一节 呼吸功能训练295

一、影响呼吸功能的因素295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296

三、呼吸功能训练技术297

第二节 心功能训练304

一、心功能训练机制304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305

三、心功能训练技术305

第三节 有氧训练310

一、训练机制310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310

三、有氧运动训练技术311

第十六章 引导式教育317

第一节 概述317

一、引导式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317

二、儿童的基本运动模式319

第二节 引导式教育实施320

一、组织形式320

二、实施程序321

三、日课322

四、训练用具及使用方法325

五、引导式教育的促通326

六、诱发技巧328

七、习作程序329

八、临床应用331

第十七章 直流电疗法333

第一节 概述333

一、理论基础333

二、生理作用334

三、治疗作用336

第二节 直流电疗法336

一、治疗技术336

二、治疗方法337

三、临床应用338

第三节 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338

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原理339

二、离子导入的作用339

三、治疗技术340

四、临床应用341

五、处方举例341

第十八章 低频电疗法347

第一节 概述347

一、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347

二、参数348

第二节 感应电疗法349

一、物理特性349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349

三、治疗技术350

四、临床应用350

五、处方举例351

第三节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351

一、物理特性351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352

三、治疗技术352

四、临床应用353

五、处方举例353

第四节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354

一、物理特性354

二、治疗作用354

三、治疗技术355

四、临床应用355

第十九章 中频电疗法358

第一节 概述358

一、定义与分类358

二、中频电流的作用特点358

三、治疗作用359

第二节 等幅中频电疗法360

一、音频电疗法360

二、音频电磁场疗法362

三、超音频电疗法362

四、处方举例363

第三节 干扰电疗法363

一、传统干扰电疗法364

二、动态干扰电疗法366

三、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367

四、处方举例368

五、临床应用369

第四节 调制中频电疗法369

一、理论基础369

二、调制中频电流的特点369

三、治疗作用370

四、治疗技术370

五、临床应用371

六、处方举例371

第二十章 高频电疗法373

第一节 概述373

一、理论基础373

二、生理和治疗作用374

三、安全与防护376

第二节 短波疗法377

一、理论基础377

二、治疗作用377

三、治疗技术378

四、临床应用381

五、处方举例381

第三节 超短波疗法382

一、理论基础382

二、治疗作用382

三、治疗技术383

四、临床应用385

五、处方举例385

第四节 微波疗法386

一、概述386

二、分米波疗法386

三、厘米波疗法389

四、毫米波疗法390

五、处方举例393

第二十一章 光疗法395

第一节 概述395

一、理论基础395

二、生物学作用基础396

第二节 红外线疗法398

一、生物物理学特征398

二、治疗作用398

三、治疗技术398

四、临床应用399

第三节 可见光疗法400

一、生物物理学特征400

二、治疗作用401

三、治疗技术401

四、临床应用401

第四节 紫外线疗法402

一、生物物理学特征402

二、生物学效应403

三、治疗作用405

四、治疗技术406

五、临床应用411

第五节 激光疗法412

一、生物物理学特征412

二、生物学效应413

三、治疗作用414

四、治疗技术415

五、临床应用417

第二十二章 超声波疗法419

第一节 概述419

一、理论基础419

二、治疗作用420

三、对组织的影响422

第二节 治疗技术424

一、设备424

二、治疗方法425

第三节 临床应用429

第二十三章 传导热疗法432

第一节 概述432

一、基本概念432

二、生物学效应和治疗作用432

第二节 石蜡疗法433

一、物理化学特性433

二、治疗作用434

三、治疗技术434

四、临床应用436

第三节 湿热袋敷疗法437

一、治疗作用437

二、治疗技术437

三、临床应用438

第四节 蒸汽疗法438

一、治疗作用438

二、治疗技术439

三、临床应用439

第五节 其他传导热疗法440

一、地蜡疗法440

二、泥疗法440

三、沙浴疗法442

四、坎离砂疗法442

第二十四章 压力疗法444

第一节 概述444

一、定义444

二、分类444

第二节 正压疗法444

一、正压顺序循环疗法444

二、体外反搏疗法446

三、皮肤表面加压疗法448

第三节 负压疗法449

一、概述449

二、治疗作用449

三、治疗技术449

四、临床应用450

第四节 正负压疗法451

一、概述451

二、治疗作用451

三、治疗技术451

四、临床应用451

第二十五章 磁疗法453

第一节 概述453

一、基本概念453

二、磁场分类454

三、医用永磁材料455

四、生理作用456

五、治疗作用457

第二节 治疗技术458

一、静磁法458

二、动磁法459

三、磁处理水疗法461

四、磁场剂量461

第三节 临床应用462

一、适应证462

二、禁忌证462

三、注意事项462

第二十六章 水疗法464

第一节 概述464

一、水的物理特性464

二、水疗法的生理效应465

三、水疗法的分类465

四、水疗法设备及设施466

第二节 治疗作用467

一、对皮肤的影响467

二、对肌肉系统的影响467

三、对循环系统的影响467

四、对泌尿系统的影响467

五、对汗腺分泌的影响467

六、对呼吸系统的影响467

七、对新陈代谢的影响468

八、对神经系统的影响468

第三节 治疗技术468

一、水中运动疗法468

二、水浴疗法470

三、擦浴471

四、湿布包裹471

第四节 临床应用472

一、适应证472

二、禁忌证473

三、注意事项473

第二十七章 冷疗法和冷冻疗法474

第一节 冷疗法474

一、概述474

二、治疗作用474

三、治疗技术475

四、临床应用476

第二节 冷冻疗法477

一、概述477

二、治疗作用478

三、治疗技术478

四、临床应用480

第二十八章 生物反馈疗法482

第一节 概述482

一、基本概念482

二、作用原理483

第二节 生物反馈技术和方法486

一、仪器与电极486

二、训练前准备487

三、训练方法和技术488

第三节 生物反馈疗法的分类及应用490

一、肌电生物反馈490

二、手指温度生物反馈491

三、血压生物反馈491

四、心率生物反馈491

五、脑电生物反馈491

六、皮肤电生物反馈492

第四节 临床应用492

第二十九章 高压氧疗法495

第一节 概述495

一、理论基础495

二、治疗作用495

第二节 治疗技术496

一、仪器设备496

二、操作技术497

第三节 临床应用498

一、适应证498

二、禁忌证498

三、不良反应498

参考文献500

《物理治疗技术》教学大纲501

索引52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