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课程理解 制度与文化“新基点”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课程理解 制度与文化“新基点”](https://www.shukui.net/cover/34/31051274.jpg)
- 鲍道宏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4991034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3页
- 文件大小:111MB
- 文件页数:275页
- 主题词:中小学-课程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课程理解 制度与文化“新基点”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缘由1
(一)从课程实施状况反思教师课程理解1
(二)“教师课程理解”研究的意义7
二、释题9
(一)教师9
(二)课程10
(三)教师课程理解14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对象20
(一)课程理论20
(二)课程文本20
(三)课程行动21
四、相关研究述评21
(一)“课程观”研究21
(二)“教师与课程关系”研究25
(三)“教师课程理解影响因素”研究27
五、分析框架及研究方法31
(一)分析框架31
(二)研究方法32
第一章 教师的课程理解33
一、对课程目标的理解38
(一)课程目标构成38
(二)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49
(三)课程目标的作用58
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81
(一)课程内容的选择81
(二)课程内容的组织87
(三)课程的类型91
三、对教学的理解100
(一)价值目标的具体化、系列化101
(二)内容结构的呈现与展开108
(三)方法的掌握与合理迁移109
四、对课程评价的理解114
(一)评价主体114
(二)评价方式119
第二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影响因素122
一、新课程方案及培训125
(一)课程理念的更新126
(二)课程内容结构的变化129
(三)新课程评价变化135
(四)新课程培训136
二、教育环境139
(一)课程资源140
(二)教师文化与学校制度143
(三)班级组织150
三、社区价值观155
(一)学校所处的社区155
(二)社区的价值观与期望156
四、教师自身因素160
(一)教师责任感160
(二)教师专业知识164
(三)教师熟悉的教学模式及其效能166
第三章 理解课程的实践者171
一、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理解的多样性171
(一)“万花筒”:教师课程理解的共时分布172
(二)“马拉松”:教师课程理解的历时演变177
二、课程实践者的个人差异179
(一)作为“个人”的教师180
(二)教师身处其中的工作环境182
(三)教学文化185
三、理解课程的实践者187
(一)不同取向“教育实践”研究的启示187
(二)“教育实践”——一个独特的场域190
(三)理解“课程的实践者”192
第四章 课程变革198
一、课程编制的理论问题198
(一)课程理论与政策198
(二)课程政策的理论基础201
(三)课程编制204
二、学校课程206
(一)学校课程领导——现状与思考206
(二)教师课程理解——学校课程的基础208
(三)关系中的抉择——运作的课程209
三、学校课程变革原则210
(一)课程制度、文化一致性原则210
(二)课程的物质保障原则211
(三)我国课程改革的策略建议212
结语215
附录一 调查问卷219
附录二 课堂记录学生座次简表224
附录三 《掌声》教学实录225
附录四 L市某中学初三家长会实录238
附录五 L市郊区某中学教师座谈会记录246
附录六 福建教育学院2006级中文系(1)班、(2)班部分学员座谈248
参考书目251
后记259
补记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