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行政学 增订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吴琼恩著 著
- 出版社: 三民书局
- ISBN:978957145410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804页
- 文件大小:210MB
- 文件页数:82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行政学 增订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Ⅰ 导论:二十一世纪的公共行政3
1公共行政的「公共性」意涵3
第一节 公共行政的意义3
第二节 公共行政的独特性质7
第三节 变迁中的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困惑12
2公共行政的再界定及其全球化向度16
第一节 界定公共行政的四个途径16
第二节 从三个核心概念界定公共行政的意义47
第三节 公共行政的全球化向度58
附录一 上无道揆 下无法守&黄光国72
附录二 自发的制度改革和有意的制度模仿&杨小凯74
附录三 按件计酬 让医师忘了誓言&高瑞和77
3公共行政学发展的历史:理论建构的回顾与展望79
第一节 典范与典范转移的意义79
第二节 行政学者提出行政学的典范83
第三节 典范理念在行政研究的限制96
第四节 两次新公共行政与黑堡宣言100
第五节 新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展望114
4公共行政学发展趋势的探究:理论重建与实务反思(A)146
第一节 从四个学科典范发展趋势探讨行政学理论建构的方向146
第二节 行政学理论建构所面对的基本问题153
第三节 行政学界未来的努力方向:典范共识与理论建构162
5公共行政学发展趋势的探究:理论重建与实务反思(B)169
第一节 「公共行政」过时了吗?169
第二节 三种治理模式的比较173
第三节 层级节制体系的问题及其存在的理由: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学的观察177
第四节 市场模型的政治理论基础及其反思批判183
第五节 网络或社群组织的建立及新公共服务的理论基础194
第六节 对治理的挑战与未来趋势210
Ⅱ 行政学研究的方法论215
6问题意识、研究态度与研究方法215
第一节 问题意识215
第二节 研究态度217
第三节 研究方法220
7行政科学的哲学基础227
第一节 方法论的检讨227
第二节 行政科学本质的基本假定235
8行政理论建构的反思241
第一节 行政理论建构的反思241
第二节 稳定与变迁/成长,效率与正义/公道243
第三节 技术与人文精神(或道),控制与自主性252
第四节 发展无预谋的行政理论262
9政策评估:质化与量化的分析269
第一节 评估研究的实验典范与自然论典范269
第二节 量化与质化评估途径在方法论上的差异274
第三节 质化评估途径对政策分析的意涵283
Ⅲ 公共组织理论及组织学291
10公私部门组织理论的异同291
第一节 何谓组织291
第二节 何谓组织理论293
第三节 公私部门组织的异同294
11从官僚组织到后官僚组织298
第一节 人力资源时代(后现代)的工作环境298
第二节 对官僚组织的批判311
第三节 修正的官僚组织314
第四节 后官僚组织的理念型317
12组织政治学325
第一节 组织政治学的理论背景及其哲学假定325
第二节 权力与权威的基础及组织中各层级的权力来源329
第三节 组织的政治过程与冲突的管理336
13组织经济学346
第一节 组织的本质346
第二节 代理理论350
第三节 交易成本经济学354
第四节 批评与建议362
14组织的社会心理学366
第一节 工作团体的特质及影响团体绩效的因素366
第二节 组织的病态现象372
第三节 组织的符号互动论379
15组织教育学386
第一节 学习型组织的起源、定义及相关名词的解释386
第二节 传统型组织与学习型组织的比较391
第三节 组织学习的障碍与学习型组织的建立394
第四节 组织的保守与革新:策略更新观点的组织学习架构402
第五节 组织的学习能力409
16组织文化学419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定义及其哲学基础419
第二节 组织文化层次的静态性与动态性422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类型433
Ⅳ 管理哲学与管理技术442
17领导问题与领导者的修练442
第一节 领导的定义及其研究途径442
第二节 领导行为的型模与理论类型447
第三节 高阶层领导与管理的角色功能459
18决策问题与决策者的思惟倾向468
第一节 决策的意义与决策的类型特征468
第二节 决策规则与决策方法480
第三节 决策者的思惟倾向:前瞻性思考的管理486
19沟通问题与有效沟通的建立496
第一节 沟通的定义与过程、媒介与种类496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与有效沟通的建立505
第三节 沟通风格型模与弹性的调整512
20动机理论与激励的技术518
第一节 动机的定义、循环圈与一般型模518
第二节 动机理论的类型519
第三节 科层体制系络的动机理论与激励的技术531
21公部门的策略管理539
第一节 什么是策略管理539
第二节 策略管理的过程与特征541
第三节 公部门策略管理所面临的各种挑战546
第四节 平衡计分卡与策略管理552
22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规划的内涵与方向563
第一节 策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务与专业技能563
第二节 人力资源发展的意义、历史沿革与角色动态566
第三节 人力资源发展理论的趋势569
第四节 人力资源发展的教学策略与课程规划577
第五节 作一位「有附加价值民众服务」的行政人员579
23知识经济与知识管理584
第一节 知识工作者的崛起及其特征584
第二节 知识的意义、种类与知识管理的定义587
第三节 组织的知识基础理论:作为知识整合的组织能力600
第四节 组织的知识创造理论609
附录四 知识工作者的考绩与绩效管理政策:考试院长关中的改革方向626
Ⅴ 公共行政的未来634
24政府再造与行政革新:组织学习与浑沌理论的观点634
第一节 政府再造运动的反思及其政治理论的基础634
第二节 行政革新的背景与意义642
第三节 行政革新的类型与规范面向645
第四节 行政革新与组织学习650
第五节 从浑沌到公共行政自我组织的转化655
25行政理论与实务的分与合671
第一节 概念的澄清:理论、实务与实践的意义671
第二节 理论与实务的辩证关系:方法论的探究674
第三节 行政理论的反思前瞻:理论与实务整合的方向和步骤683
26行政学中国化与中国的管理哲学697
第一节 行政学中国化的问题与意义697
第二节 儒家与法家的管理哲学705
第三节 道家与佛家的管理哲学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