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历史地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历史地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046535.jpg)
- 张步天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314001730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539页
- 文件大小:164MB
- 文件页数:56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历史地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1、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和发展1
2、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内容和方法8
3、研究中国历史地理的原则11
4、中国历史地理的分期16
第一章 史前时期地理19
第一节 史前自然地理19
(一)河流湖泊地理19
1、概述19
2、史前黄河21
3、史前长江23
4、史前海河27
5、史前珠江28
6、史前塔里木河29
(二)海岸地理31
1、概述31
2、渤海海岸32
1)下辽河海岸34
2)渤海湾岸段34
3、黄海东海海岸34
1)苏北海岸35
2)长江口海岸35
4、珠江口海岸35
5、历史时期岩基海岸变化的类型35
(三)史前气候37
1、历史气候研究的概念37
2、史前气候大势39
(四)史前生物地理42
1、史前区域分异的形成和发展42
2、地带分区44
1)森林地带53
2)草原地带53
3)荒漠地带53
4)青藏高原区53
第二节 史前人文地理53
(一)史前文化地理53
1、原始社会早、中期地理53
2、原始社会晚期地理55
1)母系氏族社会初期61
2)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61
3)父系氏族社会文化遗存的地理分布61
3、传说中的黄帝和尧舜禹时期地理61
1)关于古代历史传说81
2)传说中原始社会末期氏族的分布81
3)传说中的禅让时代地理81
(二)史前经济地理81
1、农牧业地理81
1)黄河流域86
2)长江流域86
3)边远草原区86
4)南方地区86
2、史前手工业、商业86
(三)史前宗教地理88
1、宗教地理的概念88
2、史前时期图腾崇拜的地理分布90
1)太阳图腾区96
2)鱼图腾区96
3)蛇图腾区96
4)鸟图腾区96
5)熊、虎等猛兽图腾区96
6)狼图腾区96
7)龙风图腾区96
8)盘瓠与犬图腾区96
第二章 先秦时期地理96
第一节 先秦自然地理96
(一)河流湖泊地理96
1、先秦黄河96
1)下游水系102
2)黄河的水文特征102
3)湖泊102
2、先秦长江102
1)中游104
2)下游104
3、先秦运河104
(二)先秦海岸地理107
(三)先秦地震108
1、历史时期地震研究的概念108
2、先秦地震111
(四)先秦气候112
(五)先秦生物地理115
第二节 先秦政治地理119
(一)夏代政治地理119
1、夏王朝和夏文化119
1)二里头文化及其地理分布122
2)夏代彊域122
2、夏代国都、方国122
1)夏王朝统治体系的估测127
2)夏代国都127
3)方国127
(二)商代政治地理127
1、商的遗存和商族127
1)商代遗存的地理分布130
2)商先世地理130
2、商代疆域130
1)商代统治体系的估测138
2)商代彊域138
3)商代王都138
4)商代方国138
3、商代民族地理138
(三)西周政治地理141
1、西周疆域141
1)周先世地理152
2)西周政区制152
3)彊域与方国152
4)王都152
2、西周民族地理152
(四)春秋政治地理155
1、列国地理155
1)每况愈下的周王室165
2)称霸大国165
3)比较重要的方国165
4)春秋诸侯简表165
2、春秋时期民族地理165
(五)战国政治地理168
1、七雄地理168
1)七雄形成和郡县制始用184
2)七雄地理184
2、战国民族地理184
3、战国长城地理188
1)关塞194
2)长城194
第三节 先秦经济地理194
(一)先秦农业地理194
1、农业发展和耕地扩大194
2、先秦水利196
3、农作物分布198
(二)先秦手工业地理200
(三)先秦商业地理206
(四)先秦交通地理211
1、交通工具和设施211
2、水运交通213
3、陆上交通216
第三章 秦汉地理220
第一节 秦汉自然地理220
(一)河流湖泊地理220
1、秦汉黄河220
1)干流水系224
2)分流水系224
3)湖泊224
4)水文特征224
2、秦汉长江224
1)中游227
2)下游227
3、秦汉珠江227
4、秦汉辽河228
5、秦汉海河229
6、秦汉塔里木河232
1)上游235
2)中游235
3)下游235
7、秦汉运河235
1)邗沟237
2 )灵渠237
3)漕渠237
4)阳渠237
5)鸿沟237
(二)海岸地理237
1、渤海海岸237
2、黄海东海海岸240
1)苏北海岸241
2)长江口海岸241
3、珠江口海岸241
(三)秦汉地震241
(四)秦汉气候244
(五)秦汉生物地理247
第二节 秦汉政治地理253
(一)秦代政治地理253
1、秦代疆域253
2、秦代政区255
1)秦代政区制262
2)秦代政区262
(二)西汉政治地理262
1、西汉疆域262
1)秦汉之际政治地理268
2)西汉彊域及其变异268
2 、西汉政区268
1)西汉政区制284
2)西汉政区284
(三)东汉政治地理284
1、东汉疆域284
2、东汉政区286
1)东汉政区制292
2)东汉政区292
(四)秦汉民族地理292
1、东北各族292
2、北方诸族294
1)匈奴297
2)乌桓297
3)鲜卑297
3、西部诸族297
1)西域304
2)羌304
4、西南各族304
5、南方诸族306
1)蛮307
2)越族307
(五)秦汉长域地理307
1、秦代长域307
2、汉代长域308
第三节 秦汉经济地理311
(一)秦汉农业地理311
1、传统农耕区的形成311
2、农作物分布313
3、秦汉水利316
4、畜牧业地理318
1)秦汉畜牧业的发展和建制322
2)秦汉畜牧业的地理分布322
(二)秦汉手工业地理322
1、冶铁业323
2、丝织业326
3、铸铜业329
4、金银业331
5、造纸业331
6、漆器及其它332
(三)秦汉商业都会地理334
1、秦代商业和秦都咸阳334
2、西汉商业和汉都长安336
3、东汉商业和汉都洛阳345
(四)秦汉交通地理348
1、交通工具的改进348
1)乘骑车船352
2)道路352
3)驿传和邮传352
2、国内交通352
1)关东交通线360
2)北方交通线360
3)西方交通线360
4)西南交通线360
5)南方交通线360
3、对外交通360
1)与朝鲜日本的交通364
2)与南亚东南亚的交通364
3)与中亚的交通——“丝绸之路”364
(五)秦汉人口地理364
1、秦汉时期人口的发展366
1)户口统计工作的重视369
2)两汉人口发展大势369
2、两汉人口构成和分布369
3、两汉人口政策372
1)户籍政策374
2)两汉人口政策374
4、两汉人口迁移374
1)统治阶级策动的移民383
2)人民的自发性迁移383
3)民族迁移383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地理383
第一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自然地理383
(一)河流湖泊地理383
1、主要河流383
1)黄河392
2)海河392
3)长江392
2、主要湖泊392
3、运河396
(二)海岸地理398
(三)地震400
(四)气候404
(五)生物地理408
1、主要森林地带408
2、北部温带草原413
第二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治地理415
(一)三国政治地理415
1、曹魏415
1)彊域418
2)曹魏地方行政区体系418
3)曹418
2、刘蜀418
1)彊域421
2)政区421
3、孙吴421
1)彊域426
2)孙吴地方行政区体系426
3)孙吴政区426
(二)两晋十六国政治地理426
1、两晋政治地理426
1)两晋彊域440
2)晋代政区制440
3)两晋政区440
2、十六国地理440
1)十六国兴亡更替和政治地图的变化451
2)各国彊域沿革451
(三)南北朝政治地理451
1、南北朝兴亡更替和政治地图的变化451
2、南北朝疆域456
1)北朝彊域沿革459
2)南朝彊域沿革459
3、南北朝地方行政区制459
1)南朝地方行政区体系467
2)北朝地方行政区体系467
4、南北朝政区467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民族地理475
1、东北诸族475
1)勿吉478
2)沃沮478
3)夫余478
4)高句丽478
5)室韦478
6)契丹478
7)库莫奚478
2、北方各族478
1)匈奴483
2)乌桓483
3)鲜卑483
4)柔然483
5)高车483
6)突厥483
3、西域483
1)魏晋以来西域与中原的关系485
2)西域各国485
4、西南诸族485
1)吐谷浑487
2)羌487
3)党项487
4)附国和女国487
5)氐487
6)巴487
5、南方各族487
1)蛮489
2)奚489
3)俚489
4)僚489
5)山越489
(五)长城地理489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经济地理491
(一)农业地理491
1、农耕区的地理分布491
2、耕作制度的地理分布494
3、主要农作物分布499
1)粮食作物501
2)纤维作物501
(二)手工业地理501
(三)商业都会地理512
1、经济区和商业都会的分布512
2、南都建康519
3、北都洛阳521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交通地理523
1、交通工具523
1)畜力526
2)车526
3)道路与驿站526
4)桥梁526
2、国内交通526
1)中原交通533
2)西北交通533
3)秦蜀交通533
4)江南交通533
3、国外交通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