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 杜一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824404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仪器分析-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仪器分析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和特点1

1.1.1仪器分析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1

1.1.2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2

1.2仪器分析方法分类3

1.3仪器分析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中的作用5

1.3.1仪器分析常常是解决科学研究中“瓶颈”问题的钥匙5

1.3.2仪器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手段5

1.3.3仪器分析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起着重要作用5

第2章 试样的采集及处理7

2.1试样的采集7

2.1.1采样方案8

2.1.2采样记录8

2.1.3采样误差8

2.1.4物料类型8

2.1.5采样公式9

2.1.6采样数目和采样量12

2.1.7采样方法14

2.2试样的预处理17

2.2.1破碎18

2.2.2过筛19

2.2.3混合19

2.2.4缩分19

2.3试样的分解和溶解20

2.3.1溶解法21

2.3.2熔融法24

2.3.3烧结法26

2.3.4有机试样的分解27

2.3.5微波消解技术28

习题29

第3章 色谱分析31

3.1色谱理论基础31

3.1.1色谱法概述31

3.1.2色谱分析相关术语33

3.1.3色谱热力学理论基础35

3.1.4色谱动力学理论39

3.1.5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44

3.1.6色谱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50

3.2气相色谱法55

3.2.1气相色谱仪及气相色谱检测器55

3.2.2气相色谱固定相64

3.2.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69

3.2.4气相色谱常用辅助技术73

3.3高效液相色谱法77

3.3.1液相色谱基础77

3.3.2液相色谱流动相80

3.3.3高效液相色谱柱83

3.3.4液相色谱仪器系统90

3.3.5液相色谱定性定量方法94

3.4色谱分析最新进展96

3.4.1全二维气相色谱法96

3.4.2气相色谱仪的微型化96

3.4.3超高压液相色谱系统97

3.4.4二维液相色谱仪器及切换技术97

3.4.5毛细管电色谱99

习题99

第4章 分子光谱分析101

4.1分子光谱概述101

4.1.1光的基本性质101

4.1.2分子光谱的产生与分类102

4.2紫外-可见光谱102

4.2.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102

4.2.2紫外-可见光谱仪104

4.2.3紫外-可见光谱的应用技术105

4.3红外光谱114

4.3.1红外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114

4.3.2红外光谱仪122

4.3.3红外光谱应用技术124

4.4拉曼光谱130

4.4.1拉曼光谱的基本原理130

4.4.2拉曼光谱仪132

4.4.3拉曼光谱的应用技术134

4.5分子荧光光谱139

4.5.1分子荧光光谱基本原理139

4.5.2分子荧光分析法的定量依据143

4.5.3分子荧光光谱仪144

4.5.4分子荧光光谱的应用145

4.5.5分子磷光光谱146

4.5.6化学发光分析147

4.6分子光谱的研究前沿149

4.6.1二维相关谱研究蛋白质的二级结构149

4.6.2分子光谱新技术在催化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50

4.6.3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151

习题153

第5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155

5.1核磁共振波谱基本原理155

5.1.1核的自旋和核磁矩155

5.1.2核磁共振的产生157

5.1.3弛豫过程159

5.1.4宏观磁化矢量161

5.1.5化学位移162

5.1.6自旋-自旋耦合164

5.2核磁共振波谱仪简介168

5.2.1核磁共振波谱仪主要组成部分169

5.2.2连续波核磁共振波谱仪171

5.2.3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172

5.3液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173

5.3.11H核磁共振谱173

5.3.213C核磁共振谱180

5.3.3其他常用的核磁共振谱187

5.3.4二维核磁共振波谱简介191

5.4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波谱197

5.4.1外磁场中核的各种相互作用197

5.4.2固体高分辨核磁共振技术198

5.4.3固体核磁共振附件198

5.5核磁共振波谱分析前沿200

5.5.1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技术200

5.5.2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203

习题203

第6章 质谱分析205

6.1概述205

6.2有机质谱仪206

6.2.1进样系统206

6.2.2电离方式和离子源207

6.2.3质量分析器211

6.3有机质谱中的离子215

6.3.1分子离子215

6.3.2碎片离子215

6.3.3同位素离子216

6.3.4亚稳离子216

6.3.5多电荷离子216

6.3.6离子-分子反应生成的离子216

6.3.7负离子217

6.4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式的确定217

6.4.1分子离子峰的判别217

6.4.2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其他技术222

6.4.3分子式的确定222

6.5有机质谱的裂解机理226

6.5.1影响离子裂解的因素226

6.5.2正离子的碎裂类型228

6.6常见有机化合物的质谱裂解233

6.6.1烃类化合物233

6.6.2羟基化合物236

6.6.3醚238

6.6.4酮239

6.6.5醛241

6.6.6羧酸和酯241

6.6.7胺和酸胺244

6.6.8腈和硝基化合物246

6.6.9卤代化合物247

6.6.10含硫化合物247

6.7应用248

6.7.1由质谱图推测化合物分子结构248

6.7.2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混合物分析中的应用251

6.8质谱分析前沿253

6.8.1电喷雾质谱(ESI-MS)254

6.8.2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质谱(MALDI-MS)255

6.8.3快原子轰击质谱255

习题256

第7章 原子光谱分析258

7.1概述258

7.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260

7.2.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260

7.2.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仪器261

7.2.3分析方法265

7.3原子吸收光谱分析269

7.3.1概述269

7.3.2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271

7.3.3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276

7.3.4分析方法283

7.3.5干扰及其抑制287

7.4原子荧光光谱分析292

7.4.1基本原理293

7.4.2仪器装置295

7.4.3干扰及其消除296

7.5原子光谱分析前沿297

7.5.1连续光源原子吸收光谱仪297

7.5.2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299

习题305

第8章 表面分析307

8.1透射电子显微镜307

8.1.1仪器构造和工作原理308

8.1.2样品制备技术309

8.1.3应用技术312

8.2扫描电子显微镜321

8.2.1基本原理321

8.2.2仪器构造和功能327

8.2.3应用技术331

8.3扫描探针显微镜337

8.3.1基本原理338

8.3.2仪器构造和功能339

8.3.3应用技术342

8.4X射线粉末多晶衍射仪344

8.4.1基本原理345

8.4.2仪器构造和功能348

8.4.3应用技术352

8.5表面分析前沿358

习题358

第9章 电分析化学360

9.1电分析化学的研究内容360

9.1.1电分析化学的研究领域360

9.1.2电分析方法的分类361

9.2电分析化学基本概念361

9.2.1电化学电池361

9.2.2电极电位、液体接界电位和电池电动势361

9.2.3能斯特方程式——电极电位和活度的关系362

9.2.4法拉第电解定律362

9.2.5极化和过电位363

9.3电位分析法364

9.3.1离子选择性电极响应机理365

9.3.2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特性参数367

9.3.3离子选择性电极种类369

9.3.4电位分析定量法374

9.4伏安分析法381

9.4.1经典极谱分析方法381

9.4.2新极谱技术391

9.5电分析化学中的新方法、新技术401

9.5.1化学修饰电极402

9.5.2超微电极405

习题406

第10章 化学计量学在仪器分析中的应用408

10.1多元校正方法409

10.1.1多元线性回归法409

10.1.2主成分回归法413

10.1.3偏最小二乘法416

10.2多元分辨417

10.2.1多元分辨基本原理418

10.2.2渐进因子分析法419

10.2.3其他多元分辨方法421

10.3化学模式识别422

10.3.1化学模式识别基本过程422

10.3.2化学模式识别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423

10.3.3化学模式识别中距离的表达方法424

10.3.4有监督的模式识别425

10.3.5无监督的模式识别426

10.3.6模式识别的显示方法426

10.4定量构效关系428

10.4.1化学结构描述符429

10.4.2定量构效关系建模431

10.5常用数据处理方法432

10.5.1曲线平滑432

10.5.2求导436

10.5.3曲线拟合438

习题441

参考文献4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