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质学 高级中学适用教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质学 高级中学适用教本
  • 梁修仁编 著
  • 出版社: 百城书局
  • ISBN:
  • 出版时间:1932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61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质学 高级中学适用教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2

第一节 太阳系2

第二节 太阳2

(A)太阳之直径及容积比重3

(B)太阳面上之诸现象3

(C)太阳气层之诸现象4

(D)太阳之自转4

(E)太阳之温度5

(F)太阳之寿命5

(G)太阳与遊星之关系6

第二篇 地相篇8

第一节 地球之形状8

第二节 地球之大11

第三节 地球之质量及密度12

第四节 地球之经度及纬度14

第五节 地球之自转14

第六节 地球之公转17

第七节 地球轨道之大19

第八节 地球运转与昼夜四季20

第九节 地球内部之状况24

第十节 地表之大气24

第十一节 地表上水陆分布之概况25

第十二节 界於陆海间之海岸线及岛屿26

第三篇 地壳之成分28

第一章 岩石28

第一节 岩石之分类28

第二节 岩石之组织30

第二章 火成岩概论31

第一节 火成岩之产出状况31

第二节 火成岩之性分36

(A)酸性岩类之大概36

(B)中性岩类之大概38

(C)鹽基性岩类之大概40

(附)过鹽基性岩类之大概43

第三章 火成岩各论44

第一节 花岗岩科44

第二节 正长岩科46

第三节 闪长岩科46

第四节 辉长岩及橄榄岩科48

第五节 辉绿岩科49

第六节 流纹岩科50

第七节 组面岩科51

第八节 安山岩科52

第九节 玄武岩科53

第四章 水成岩概论55

第一节 水成岩之分类55

(甲)碎屑性沈淀物类56

(乙)有机沈淀物类57

(丙)化学沈淀物类57

第五章 水成岩各论57

第一节 火山碎屑岩57

第二节 风成碎屑岩59

第三节 水成碎屑岩59

第四节 有机石质岩62

第五节 有机硅质岩66

第六节 有机炭质岩67

第七节 Halogenidis鹽类70

第八节 硫酸鹽类71

第九节 硝酸鹽类72

第十节 燐酸鹽类73

第十一节 硼酸硅酸及炭酸鹽类74

第六章 变成岩概论75

第一节 结晶片岩之成因75

第二节 结晶片岩之分类79

第三节 结晶片岩各论80

(A)片麻岩类80

(B)云母片岩类83

(C)绿泥片岩及滑石片岩类84

(D)石墨片岩类86

(E)硅岩类87

(F)变质石灰岩及变质白云岩类87

第四节 接触变质岩88

(A)正规接触变质岩89

(B)接触交代变质岩91

第七章 构成地壳之金属物质92

(附)主要金属简要表93

第四篇 地壳变迁之势力97

第一章 内生力97

第一节 火山97

(A)火山之定义97

(B)火山之高度与倾斜98

(C)火山锥体之构造98

(D)成层火山及块状火山99

(E)单式火山及复式火山100

(F)火山活动之状态100

(G)火山喷发之标式101

(H)火山之喷出物104

(I)火山之变形107

(J)海底火山107

(K)火山之分布及其排列108

第二节 地震111

(A)地震之意义及名称111

(B)地震之原因及种类112

(C)地震波浪113

(D)震域115

(E)地震之性质115

(F)地震时间之长短及强弱117

(G)地震之传播速力119

(H)海底地震121

(I)地震之遗迹123

(J)世界上多震区域及少震区域127

第三节 温泉128

(A)温泉之意义128

(B)温泉之种类129

(C)间歇温泉喷水之理132

第四节 土地之昇降134

(A)关於土地昇降之学说134

(B)地壳昇高之实例135

(C)地壳下降之实例137

第五节 山脈之生成138

(A)造山力138

(B)由造山力地表生出之凹凸139

第六节 地壳变动之原因142

第二章 外生力144

第一节 水之作用145

(一)雨水146

(二)地下水及泉146

(甲)地下水147

(乙)泉150

(三)河水156

(1)河水之来源156

(2)河川之形成156

(3)河水速度157

(4)河之蛇行158

(5)河水之迁移力及其运搬物质160

(6)河水运搬物之沈淀161

(7)河水之剥蚀作用163

(四)湖泊169

(Ⅰ)湖之类别170

(Ⅱ)湖泊之停蓄174

(Ⅲ)湖泊之作用175

(五)海洋176

(甲)海岸之分类176

(A)昇隆海岸177

(1)沿岸洲177

(2)海岸平野179

(3)海岸段丘180

(B)沈降海岸181

(1)入江海岸182

(2)利亚斯式海岸183

(3)洋式海岸184

(4)断层海岸185

(5)珊瑚礁海岸186

(乙)海洋之作用193

(A)海水之破坏作用193

(B)海水之建设作用197

(六)冰河201

(1)冰河之种类201

(2)冰河之结构202

(3)冰河之大203

(4)冰河之运动203

(5)冰河之作用204

(6)冰河之遗迹205

(7)冰山之形205

第二节 大气之地质作用206

(A)风化206

(B)大气之破坏作用207

(C)大气之建设作用209

(甲)砂丘209

(乙)岩粉之堆积210

(丙)火山灰之堆积211

第三节 生物之地质作用212

(1)生物之破坏作用212

(2)生物之建设作用213

第五篇 地壳之构造217

第一节 成层岩之产状217

第二节 岩层之变位218

(甲)褶襞219

(a)褶襞之生成219

(b)褶襞之形状219

(c)褶襞之分类220

(乙)断层223

(a)断层之意义223

(b)断层移动之方向223

(e)断层各部之名称224

(d)断层之分类225

(e)类似断层之构造230

(f)两地层间之关系230

(g)岩层之位置与新古232

第三节 块状岩之产状233

第四节 岩石之节理233

第五节 鑛床及露头234

(A)鑛床之分类234

(B)鑛床之剥蚀与露头239

第六节 地壳之外形239

(一)山脈240

(A)原成山岳240

(B)後成山岳241

(二)谿谷243

(A)纵谷243

(B)原成谷与後成谷244

(三)高原或台地245

(四)平原246

(五)凹地248

(六)砂漠248

(七)陆地之高及海洋之深249

第六篇 地史251

第一节 地球之原始251

第二节 地质年代及地质系统251

第三节 地层时代之检定252

第四节 以化石为标准而区分地质年代252

(一)太古代255

(a)片麻岩纪255

(b)结晶片岩纪255

(二)古生代257

(a)寒武利亚纪258

(b)志留利亚纪260

(c)泥盆纪261

(d)石碳纪263

(e)二叠纪267

(三)中生代269

(1)三叠纪270

(2)侏罗纪273

(3)白垩纪279

(四)新生代281

(A)第三纪283

(B)第四纪28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