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
  • 侯迎华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811416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75页
  • 文件大小:64MB
  • 文件页数:394页
  • 主题词:中国文学-古代文论-汉代~魏晋南北朝时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一 有关概念界说1

(一)何谓“公文”1

(二)何谓“公文批评”4

(三)何谓“汉魏六朝公文批评”6

二 研究现状与趋势7

(一)汉魏六朝公文批评文献刊刻整理情况7

(二)对汉魏六朝公文的批评与研究状况9

(三)其他视角下的公文批评研究情况10

三 选题理由与意义11

(一)选题理由12

(二)选题意义14

四 主要研究内容16

上篇 综论篇20

第一章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发展历程(上)21

——两汉公文批评21

一 西汉时期的公文批评23

(一)西汉初年尚俭尚质的公文批评观念23

(二)儒学影响下典雅醇正的公文批评观念26

二 东汉时期的公文批评30

(一)“简质”主张与“向美”要求的递变31

(二)公文语体观念的变化33

(三)公文“实用”观念的持续36

(四)“取士重章奏”观念的形成37

第二章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发展历程(下)40

——魏晋南北朝公文批评40

一 魏晋时期的公文批评41

(一)对公文独立地位的确认42

(二)公文批评的自觉46

(三)公文大家的出现52

二 南朝时期的公文批评54

(一)对公文与文学身份的明辨54

(二)“文笔之辨”的深化59

(三)帝王、史臣对公文写作的规范64

(四)公文批评论著的涌现66

三 北朝的公文批评68

(一)“重务轻文”的公文宗尚68

(二)崇尚质实的公文观念70

(三)复古的公文主张71

(四)典重的审美观念73

第三章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的总体特征76

一 批评观念的更迭与批评标准的双重76

(一)批评观念的更迭77

(二)批评标准的双重80

二 批评主体的多元与批评意识的增强84

(一)批评主体的多元84

(二)批评意识的增强88

三 批评形式的多样与批评范畴的确立90

(一)批评形式的多样90

(二)批评范畴的确立93

第四章 汉魏六朝公文批评的主要范畴98

一 公文本质范畴98

(一)理98

(二)真、实、信、核102

二 公文风格范畴105

(一)“雅”及其后序范畴105

(二)与“繁”相对立的系列范畴108

(三)与“深隐”相对立的系列范畴111

三 公文写作范畴113

(一)“才”、“气”、“学”、“识”等写作储备范畴113

(二)“思”等揭示写作思维规律的范畴117

四 公文鉴赏、批评范畴119

(一)鉴照120

(二)博观121

(三)心解122

第五章 汉魏六朝对公文写作主体的批评124

一 对公文写作主体才性的批评126

(一)“气”说的多重指向126

(二)“才”说的多边关系130

二 对公文写作主体德行的批评134

(一)“德”、“言”关系论135

(二)对公文写作主体道德缺陷的批评137

(三)对德才兼备的要求142

三 对公文写作主体职“能”的批评144

(一)对公文主体快速作文能力的批评144

(二)对公文主体读者意识的批评147

(三)对公文主体敬业精神的批评149

(四)对公文主体代言意识的批评151

第六章 汉魏六朝对公文功用的批评153

一 公文的经国治世功用154

(一)强调公文经国治世功用的理论传统154

(二)公文政教功用与文学审美功用的明晰161

二 公文的伦理教化功用164

三 功用论对公文作品的规范167

(一)“事信不诞”的真实性原则167

(二)“约而指明”的简质原则168

(三)“止乎礼义”的雅正原则170

第七章 汉魏六朝对公文文体的批评(上)172

——对公文体裁的批评172

一 对公文体裁重要意义的论述173

二 对公文体裁渊源的论述174

三 对公文体裁的辨析与分类177

四 汉魏六朝公文体裁分类的方法与特点188

(一)汉魏六朝公文体裁分类方法188

(二)汉魏六朝公文体裁分类特点191

第八章 汉魏六朝对公文文体的批评(下)195

——对公文语体与风格的批评195

一 对语体的批评195

(一)论公文的程式用语195

(二)论公文的语体特征202

二 对风格的批评207

(一)对公文文体风格的批评207

(二)对公文作家风格的批评213

下篇 专论篇222

第一章 班固的公文批评223

一 班固公文批评的内涵223

(一)“有补于世”的公文功用观223

(二)重视典雅、“可观”的公文风格观225

(三)追求德行、职业修养的公文主体观228

(四)“文约指明”、“辞顺意笃”的公文体性观230

二 班固公文批评的特点231

(一)包孕式的批评体例231

(二)儒家的批评视角232

(三)主客观结合的批评方式235

三 班固公文批评的意义236

(一)公文现象的客观实录236

(二)公文批评儒家视角的奠定237

(三)“选文”批评方式的强化238

第二章 王充的公文批评240

一 王充的公文观念240

(一)王充“文”的观念240

(二)王充的文、笔之分243

(三)王充的公文意识245

二 王充的公文理论250

(一)公文当“为世用”250

(二)公文应“疾虚妄”253

(三)公文需“文实相副”255

(四)“吏文以昭察为良”258

(五)公文主体要“博览”、有操守261

三 王充公文批评的特点与影响263

(一)王充公文批评的特点263

(二)王充公文批评的影响265

第三章 刘勰的公文批评(上)269

——刘勰的公文理论269

一 刘勰的公文观念270

(一)刘勰的“泛文”观念270

(二)刘勰的“文笔之分”见解272

(三)刘勰的公文意识275

二 刘勰的公文文体论277

(一)公文的种类与排序277

(二)刘勰对公文文体的辨析279

(三)刘勰对公文文体的分类281

三 刘勰的公文写作论284

(一)论公文的写作过程284

(二)提出公文写作的基本标准与较高追求287

第四章 刘勰的公文批评(下)292

——刘勰的公文批评理论与实践292

一 刘勰对公文史的批评292

(一)各体公文的文体发展史观念293

(二)以作家为单位的小型公文史观点294

(三)各时代公文总体风貌发展演变的见解296

二 刘勰对公文作家的批评297

(一)对公文作者风格的批评298

(二)对公文作者个性的批评299

(三)对公文作者器用的批评302

三 刘勰对公文作品的批评304

(一)论特点从而论及作品305

(二)批评作品从而归纳风格或特点306

(三)对公文作品用语规范和内容表达的批评307

四 刘勰的公文批评标准309

(一)“正言”、“体要”的纲领性标准310

(二)“六义”、“三准”等具体标准313

五 刘勰的公文批评观316

(一)刘勰所指出的公文批评误区316

(二)刘勰所提出的解决误区方法322

六 刘勰的公文批评意识及其意义324

(一)刘勰公文批评家的意识325

(二)刘勰公文批评的特点与意义328

第五章 萧统《文选》的公文批评331

一《文选》公文批评的表现331

(一)《文选·序》中的公文批评331

(二)选本中的公文批评334

二 萧统的公文思想337

(一)萧统的“公文”观念337

(二)萧统的公文文体论340

三《文选》公文批评的意义346

(一)分体公文总集体例的开创346

(二)“选本”批评范式的创立348

第六章 颜之推的公文批评350

一 颜之推的公文观念350

(一)颜之推的“文章”观念350

(二)颜之推的“文学”观念352

(三)颜之推的公文意识353

二 颜之推的公文理论354

(一)公文文体的起源与分类354

(二)文为“伎艺”的公文性质论356

(三)“典正”、“平易”的公文文风论359

(四)公文主体的道德、学识与职业修养361

三 颜之推公文批评的特点与意义366

(一)强化了公文的性质367

(二)缺乏独立的公文意识368

结语3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