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研究 以中关村地区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研究 以中关村地区为例
  • 李家洲,许云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285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62页
  • 文件大小:50MB
  • 文件页数:378页
  • 主题词:技术转移-研究-北京市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研究 以中关村地区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1

一、选题背景1

二、研究意义7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8

一、国外学者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现状8

二、国内学者关于技术转移的研究现状13

三、研究述评20

第三节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22

一、研究思路22

二、主要内容22

三、研究方法23

四、研究难点24

五、创新之处25

第一章 技术转移的基本理论26

第一节 技术转移的内涵26

一、技术与技术转移的内涵26

二、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27

第二节 横向技术转移理论28

一、“S型扩散”理论28

二、技术差距理论29

三、技术转移的选择理论31

四、技术生命周期理论32

五、需求资源关系理论32

六、中间技术理论33

第三节 纵向技术转移理论34

一、“三螺旋”理论34

二、创新理论35

三、网络组织理论37

四、孵化器理论38

五、空间扩散理论39

第二章 技术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42

第一节 影响技术转移的主体因素43

一、技术供体43

二、技术受体48

三、技术转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政府52

四、技术转移服务者60

第二节 影响技术转移的客体因素62

一、技术的供需情况和技术的商业价值62

二、技术的生命周期63

三、技术的复杂程度65

第三节 影响技术转移的环境因素68

一、影响技术转移的政策因素68

二、影响技术转移的法律因素71

三、影响技术转移的信息因素72

四、影响技术转移的金融资本因素73

五、影响技术转移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环境因素75

六、影响技术转移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因素77

七、影响技术转移的人的因素83

第三章 国内外技术转移的现状、经验与借鉴85

第一节 国外技术转移的现状、经验与借鉴85

一、国外技术转移的现状85

二、国外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借鉴107

三、国外技术转移典型案例114

第二节 国内其他地区技术转移的现状、经验与借鉴119

一、国内其他地区技术转移的现状与做法120

二、国内其他地区技术转移的经验与借鉴135

三、国内其他地区技术转移典型案例介绍142

第四章 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组织机构和现有政策149

第一节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移组织机构和管理职能149

一、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本情况149

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技术转移组织机构和主要职能151

第二节 中关村地区典型科研院所技术转移组织机构和具体职能157

一、北大科技园157

二、清华科技园158

三、中国科学院160

第三节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有技术转移政策165

一、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165

二、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相关政策170

第五章 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88

第一节 中关村技术创新的现状188

一、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科技队伍不断壮大188

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日益显现191

三、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实力雄厚193

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竞争力日益增强196

五、科技产出成绩斐然197

第二节 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的现状201

一、中关村技术转移体系初具轮廓201

二、技术交易独领风骚204

三、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发展迅速207

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初步形成214

第三节 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存在的问题224

一、中关村技术转移政策与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224

二、中关村促进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225

三、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存在的问题227

四、中关村推进技术转移的投融资体系存在的问题230

五、中关村技术转移中介体系存在的问题231

六、中关村产学研协同创新链条存在的问题236

第六章 促进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的对策研究239

第一节 加强技术转移政策与法律体系建设240

一、积极推进中关村技术转移法律体系建设240

二、积极推进中关村技术转移产业政策创新241

三、“1+6”系列政策试点是促进中关村技术转移的重要里程碑242

第二节 构建促进中关村技术转移的激励机制243

一、技术创断活动的特性决定了创新活动需要激励机制243

二、促进中关村技术转移需要科学的激励机制245

第三节 构建中关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249

一、知识产权制度是激励创新的最基本的制度249

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中关村创新能力提升250

三、园区政府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251

四、园区企业要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中发挥主体作用252

五、推动园区企业专利产业化,促进技术转移与产业化254

第四节 完善中关村科技金融体系255

一、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构建多样化的金融体系256

二、推进科技金融创新,构建服务企业的全周期金融产品257

三、完善创业投资体系,打造全国股权投资中心258

四、完善企业上市服务体系,建设多层次资本市场259

五、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优化科技金融发展环境260

第五节 完善中关村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261

一、中关村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发展亟待出台新举措261

二、充分发挥科技中介机构在技术转移中的作用263

三、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已初步形成技术转移服务体系265

四、中关村园区在技术转移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上要发挥规范、引导、扶持和监管作用267

附件1:美国高智发明公司案例269

一、公司简介269

二、商业模式270

三、基金270

四、启示272

附件2:上海生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创新改革中国的技术转移273

一、中心简介273

二、未来目标273

三、建立管理过程274

四、企业合作277

第六节 推进中关村地区产学研协同创新277

一、中关村园区推进协同创新的原则279

二、园区政府要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发挥引导与推进作用280

三、以全面对接为重点,推动重大科技成果落地转化281

四、以核心区为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校地协同创新282

第七节 积极探索促进技术转移的新机制、新模式287

一、促使企业早期介入大学和研究院所的研究过程,提高技术转移的效率288

二、建立人才的使用、流动新机制,突破大学、科研院所现有管理体制288

三、针对不同类型大学的功能定位,对教师提出不同的岗位职责要求,制定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288

四、创新技术转移收益分配制度289

五、全要素、全链条、全社会的推动技术转移与产业化289

六、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290

七、把中关村技术转移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统一起来291

第七章 中关村地区技术转移典型案例介绍和分析293

第一节 孵化器服务技术转移293

案例一:北京中自科技产业孵化器293

案例二:车库咖啡296

案例三:创新工场299

第二节 加速器服务技术转移302

案例四:永丰科技企业加速器302

第三节 产学研联合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307

案例五:清华大学联合实验室307

第四节 科研成果衍生企业服务技术转移310

案例六: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310

案例七: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313

第五节 中介机构服务技术转移317

案例八: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317

第六节 知识产权服务技术转移322

案例九:北京心觉工业设计有限公司322

案例十:北京卫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4

结语与展望326

附录:技术转移与产业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330

附录1: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330

附录2: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指导意见337

附录3: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股权投资暂行办法345

附录4:加快推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协同创新若干意见(试行)350

附录5:加快推进科研机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意见(试行)353

参考文献356

后记36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