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规范审查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规范审查制度研究
  • 陈运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04828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31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349页
  • 主题词: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地方法规-立法-制度-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规范审查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地方规范的创制与审查1

第一节 我国地方规范创制中存在的问题3

一、地方性规范与上位规范相抵触3

二、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明显5

三、地方政府部门利益膨胀趋向明显5

四、规范的内容交叉或相互冲突5

五、地方性规范的创制程序不完善6

第二节 我国规范审查的类型6

一、权力机关的审查6

二、司法机关的审查7

三、行政机关的审查8

第三节 域外的规范审查制度及其启示11

一、域外规范审查的基本制度11

二、域外规范审查制度的启示16

第二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原理18

第一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价值目标18

一、价值目标之一:尊重和保障人权18

二、价值目标之二:规范秩序的维持20

三、价值目标之三:权力监督24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特点26

一、审查目标的多元性26

二、审查依据的法定性28

三、审查过程的程序性28

四、处理结果的权威性31

第三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原则32

一、依法审查的原则33

二、民主集中制原则33

三、“被动审查为主,主动审查为辅”的原则34

四、权利保护原则35

第三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制度的历史和现有不足36

第一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制度的历史演变36

一、地方人民政府委员会审查时期(1949年~1954年)36

二、地方人大和地方人民委员会共同审查时期(1954年~1966年)38

三、虚置时期(1966年~1979年)40

四、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时期(1979年至今)40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制度的现有问题及其成因47

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制度现存的主要问题47

二、现行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51

第四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制度的模式与构成61

第一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制度模式61

一、“事后审查与事前审查相结合”的混合审查模式61

二、抽象审查模式62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方面的主要制度63

一、批准制度64

二、备案制度70

三、裁决制度87

四、撤销制度88

五、清理制度92

六、解释制度94

七、提请审查制度94

第三节 与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相关的其他制度97

一、地方人大的规范审查制度98

二、行政审查制度98

三、司法审查制度106

第五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范围115

第一节 规范的含义、特征与类型116

一、规范的含义116

二、规范的特征118

三、规范的类型123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范围的认定标准130

第三节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范围的一种解读137

一、基本范围137

二、若干特别问题141

第六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机构和程序164

第一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机构164

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机构的现状及其不足164

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机构的完善思路168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程序174

一、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一般程序174

二、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程序的现有不足184

三、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宙查程序的完善189

第七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的基准197

第一节 国外两类规范审查基准之展开与适用197

一、德国式的审查基准:比例原则及三层密度标准198

二、美国式的审查基准:三重基准之构造210

三、德美两类审查基准之比较215

第二节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基准之构造216

一、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基准方面的相关规定216

二、关于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基准的一般见解219

三、合法性基准及其展开223

四、合理性基准及其运用250

第三节 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基准之完善255

一、我国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基准的现有问题255

二、未来完善的思路260

第八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结果的处理264

第一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结果的处理方式264

一、规范经审查为“适当”的处理方式:归档或批准264

二、规范经审查为“不适当”的处理方式265

第二节 规范的适当性判断272

一、规范审查判断的基本形式:单纯性确认273

二、“适当”判断的变通形式277

三、“不适当”判断的变通形式283

四、规范“不适当”判断的回避技术289

五、规范审查结果的处理:在“适当”与“不适当”之间292

第九章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判断的效力294

第一节 规范审查判断效力的一般理论294

一、有关规范审查判断效力的学说现状294

二、“判断”在法律上的两种含义295

三、“效力”一词的涵义取向297

四、规范审查判断的效力类型300

第二节 地方人大常委会规范审查判断的效力307

一、判断行为的效力:形式性的确定力307

二、判断结果的效力309

参考文献3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