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 黄锐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600223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221MB
  • 文件页数:410页
  • 主题词: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中国;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民族地区宏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3

第一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的历程3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的曲折探索3

一、1949—1955:民族政治人才重塑3

二、1956—1965:民族人才培养趋向正规化9

三、1966—1976:民族人才事业发展的低潮期11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的民族人才发展14

一、1977—1991:民族人才计划的恢复14

二、1992—1998:民族人才计划的调整18

三、1999年至今:民族人才培养大发展20

第三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与启示27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的经验27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的启示29

第二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战略40

第一节 民族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源战略40

一、民族地区区域发展与战略转变41

二、民族地区人才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45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意义53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战略分析框架57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理念57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定位58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模式60

四、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计划62

五、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计策64

第三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战略的核心体系65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培育战略66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战略67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发展战略70

第四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战略的辅助体系72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法制保障战略72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服务战略74

第三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宏观战略规划83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体系基本状况84

一、民族地区人口资源基本状况84

二、民族地区劳动力资源基本状况92

三、民族地区人才基本状况94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数量与质量特征97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数量特征97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质量特征99

第三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供需预测的宏观环境分析101

一、政治因素(Political factors)的影响102

二、经济因素(Economic factors)的影响103

三、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s)的影响105

四、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factors)的影响106

第四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宏观供需与矛盾107

一、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预测的方法107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宏观供需状况110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的宏观供需矛盾111

第五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整体部署114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特点与构成115

二、夯实人才基础保障体系118

三、改革人才激励体系122

四、加强人才高地开发123

五、创新人才管理机制体制125

六、拓展跨区域人才合作126

中篇 民族地区中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33

第四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开发的产业基础133

第一节 民族地区产业现状与产业发展133

一、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演变134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38

三、民族地区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和走向140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互动分析145

一、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调整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146

二、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平台与支持149

三、产业人力资源与产业发展的协同发展151

第三节 国外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经验借鉴152

一、美国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52

二、瑞士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模式157

三、澳大利亚矿业人才培养模式——TAFE教育体系159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66

第一节 民族地区农业人力资源概述166

一、对“农业”内涵的界定167

二、“农业人力资源”界定及辨析167

三、“农业人力资源”的体系168

四、民族地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重要意义169

第二节 民族地区农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172

一、农业人力资源相对数量众多,绝对量偏少172

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174

三、生活贫困,农业人口资源素质较低175

四、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庞大,且转移困难176

五、农业劳动力资源无序流动现象普遍179

第三节 民族地区农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179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农业产业化180

二、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180

三、改革现行户籍制度,进行制度创新182

四、切实保护外出务工农业劳动者利益,大力构建劳动力“回流”工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183

五、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投资,灵活运用各种教育、培训模式,努力提高劳动力素质184

六、提高农业管理人员的经营管理水平186

七、多渠道引进人才,着力改善软环境,营造“人尽其才”社会氛围188

八、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促进农业劳动力素质整体提高188

第四节 民族地区农业人才队伍开发管理研究——以甘肃农业科技特派员管理为例189

一、甘肃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90

二、加强科技特派员队伍管理运行的对策建议192

第六章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197

第一节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人力资源概述197

一、资源型产业的界定197

二、资源型产业的特点201

三、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的优势203

四、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207

第二节 民族地区资源型产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209

一、人才缺口十分严重209

二、人才结构不合理210

三、人力资源存在流失现象211

四、后继人才严重匮乏212

第三节 民族地区资源型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214

一、营造尊重人才的观念和氛围214

二、建立和完善在职人员培养体系214

三、做好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215

四、拓宽人才引进渠道217

五、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217

第四节 民族地区资源型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证——以新疆煤炭行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为例218

一、新疆煤炭行业人才现状219

二、新疆煤炭行业人才问题原因分析220

三、新疆煤炭行业人才实践工作220

四、结语222

第七章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25

第一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概述225

一、旅游业相关概念界定225

二、旅游业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的重要意义227

三、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有利条件229

第二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现状分析234

一、旅游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矛盾:旅游人才数量不足234

二、旅游人力资源结构欠合理,缺乏高端人才236

三、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低237

四、民族地区旅游“特色人才”后继无人237

五、旅游人才流失严重238

六、人才培训机制不健全239

第三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对策241

一、转变观念,实施旅游人才战略241

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人力资源教育培训体系242

三、重视少数民族特色人才资源开发244

四、采取积极措施,稳定现有民族地区的旅游人才队伍245

五、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机制246

第四节 民族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分析——以西藏旅游业为例246

一、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现状247

二、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248

三、西藏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与措施250

四、结语251

下篇 民族地区微观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57

第八章 跨文化与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257

第一节 文化与跨文化管理257

一、文化概述257

二、跨文化管理概述261

第二节 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概述264

一、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264

二、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265

第三节 民族地区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265

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266

二、少数民族文化与企业文化270

三、民族地区企业跨文化人力资源管理275

第九章 民族地区企业沟通管理及员工关系管理287

第一节 沟通概论287

一、沟通的定义及过程288

二、沟通的要素289

三、沟通的类型291

四、倾听292

第二节 我国少数民族的沟通特点295

一、重视礼仪的沟通习惯295

二、少数民族的非语言沟通特点297

第三节 民族地区企业的沟通管理299

一、民族地区企业跨文化沟通299

二、民族地区企业的危机沟通302

第四节 员工关系管理基本理论307

一、员工关系管理的含义307

二、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目的308

三、员工关系管理的主要内容309

第五节 民族地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环境分析311

一、外部环境311

二、内部环境312

三、民族地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环境的特点313

第六节 民族地区企业员工关系管理的内容313

一、少数民族员工心理契约管理313

二、少数民族员工的冲突管理323

第十章 少数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30

第一节 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概述330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定义330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现状332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民族地区企业的意义338

第二节 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执行程序340

一、分析外部环境340

二、分析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现有状况341

三、通过对企业的战略分析,确定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要求345

四、通过任务目标分析,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346

五、制定适合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的具体业务规划350

六、执行和监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50

七、评估与修正人力资源战略规划351

第三节 民族地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具体内容351

一、人力资源招聘规划351

二、培训与开发规划354

三、职业生涯规划358

四、薪酬管理规划360

第四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素质规划362

一、设计任职资格标准及体系363

二、素质模型构建364

第十一章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376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述376

一、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376

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功能378

三、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379

第二节 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概述381

一、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现状381

二、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选择与实施382

三、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效果评价384

第三节 互联网与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管理384

一、电子化人力资源管理384

二、网络环境下的民族地区员工关系管理38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