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研究 1895-1937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研究 1895-1937
  • 吕晓玲著 著
  • 出版社: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0123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09页
  • 文件大小:95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旅游业发展-经济史-研究-中国-1895~1937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研究 1895-1937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旨趣1

二、学术史与资料来源3

三、研究范畴7

四、论文架构9

五、创新与不足10

第一章 在华西人与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的滥觞12

第一节 西方近代度假旅游12

一、西方近代度假旅游的崛起12

二、西方近代度假旅游发展原因及条件15

第二节 在华西人避暑群体的形成19

一、在华西人的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19

二、在华西人的收入分析23

三、在华西人获得的特权25

第三节 在华西人避暑度假旅游动因28

一、逃离苦热与疾病28

二、寻求民族与国家认同31

第四节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的肇始34

一、中国传统的避暑活动34

二、土地交涉与近代避暑地开辟36

三、四大避暑胜地的形成43

第二章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的发展与繁荣49

第一节 传统避暑观的近代嬗变49

一、从“神游”到“形游”49

二、从文化性到消费性52

三、从个体性到公共性53

第二节 近代避暑度假旅游的发展条件54

一、新式工商业发达54

二、假期制度日渐普及56

三、交通的进步57

四、避暑地相对安定的环境60

第三节 近代避暑度假旅游的发展61

一、西人避暑者人数稳定增长61

二、华人避暑者踵至63

第四节 近代避暑度假旅游的繁荣67

一、与避暑相关的出版物大量出现67

二、夏都:避暑地政治中心化69

三、避暑地体系的扩展与壮大71

四、避暑度假的大众化:以上海高桥海滨浴场为例76

第三章 近代避暑地开发与管理80

第一节 避暑租借地80

一、避暑租借地的性质80

二、避暑租借地收回历程82

第二节 避暑租借地:类“租界”管理86

一、避暑租借地的管理体制86

二、西人自治组织工作内容89

三、类“租界”管理模式评析95

第三节 华人自治管理:以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为例97

一、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概述97

二、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组织运作分析98

三、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成功原因分析104

四、民间自治组织管理避暑地的难点107

第四节 庐山管理局与国民政府夏都建设109

一、组织机构109

二、经费与合作112

三、现代化市政建设与管理116

第四章 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功能124

第一节 疗养中心124

一、避暑地的疗养价值124

二、避暑地的疗养机构126

第二节 时尚休闲中心128

一、时尚运动与娱乐128

二、特色休闲活动131

三、前卫的海滨133

第三节 观光游览中心138

一、游客数量庞大138

二、旅游路线丰富多样140

第四节 社交中心142

一、休闲型社交活动142

二、工作型社交活动146

第五章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旅游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150

第一节 避暑度假旅游消费150

一、主要消费150

二、避暑度假消费分析158

第二节 避暑地旅游业的勃兴161

一、旅馆业161

二、交通业166

三、旅行社业167

第三节 避暑地城市化趋势169

一、市政设施逐步完善171

二、工商业日益繁荣173

三、社会结构转型176

四、城市化问题179

第四节 近代中国避暑地移民社区文化的形成181

一、避暑地主客关系发展解析182

二、避暑地文化变迁特征184

余论192

参考文献199

后记2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