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滕吉文文集 第1卷 中国地球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与发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滕吉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7030398041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157页
- 文件大小:257MB
- 文件页数:1166页
- 主题词:地球物理学-中国-文集;地球动力学-中国-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滕吉文文集 第1卷 中国地球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与发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论文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全国第一次古地磁学术会议闭幕词3
地球物理学研究领域里的若干问题讨论7
一九八二年参加中法合作考察喜马拉雅山地质构造和地壳上地幔的形成与演化野外工作总结22
中国地震科学代表团赴印访问的考察报告30
中国2000年地壳与上地幔物理研究的战略目标与基本图像48
大陆山区地貌、地质与地球物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与苏联岩石圈研究概况56
1987年伊尔库茨克国际地学会议与苏联岩石圈研究概况62
论当代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新动向70
我国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与今后的任务85
国际上地球内部复杂构造的地震研究与新动向102
岩石层物理与动力学研究的进展123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Ⅰ)141
全球地球科学大断面与地球动力学(Ⅱ)160
地球内部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与今后的任务176
中国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190
地球深部圈层结构与动力学204
中国东部大陆和边缘海域岩石圈结构与板块运动207
世纪之交的国际地质盛会222
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的最新动态和进展225
地球深部研究的复杂性及其对策230
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动理论与检测研究的新内涵与新动向241
地震层析成像与地球内部和地球动力学252
地球科学的机遇与挑战274
东亚大陆伸展和裂谷作用与动力学281
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速度分析的研究现状310
保护地球环境与“净化”人类生存空间的思考320
地球深部结构与大陆动力学研究的思考335
地球内部各圈层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与地球动力学339
双相各向异性研究、问题与应用前景373
地幔热柱动力学研究的新进展389
地球物理学的回顾与展望398
中国地球深部结构和深层动力过程与主体发展方向407
21世纪地球物理学的机遇与挑战422
向科学强国迈进中的地球物理学基础研究和创新理念430
科学发展与自然的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源泉457
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与人才和人才群体474
中国地球物理仪器和实验设备研究与研制的发展与导向492
参加2004年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的点滴见闻与思虑498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向何处去508
当今中国岩石圈物理学研究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与思考522
当代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势态与在地球系统科学研究进程中的使命532
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面临的机遇、发展空间和时代的挑战564
当代地球物理学研究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发展导向576
中国地球深部物理学和动力学研究16大重要论点、论据与科学导向580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导向和思考609
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及其在中国壳幔结构研究中的应用评述633
中国地球动力学研究的方向和任务647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近期学术活动概述665
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内涵与轨迹的思考672
井下槽波地震勘探——预防煤矿灾害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684
地震槽波动力学特征物理-数学模拟及应用进展700
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旨在为宇宙提供真正的写真726
学科交叉与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在创新进程中的必然发展轨迹746
第二篇 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科学研究专著目录774
Динамические особенности сейсмических волн вреальных средах при наличии сброса774
攀西裂谷784
中国东部大陆边缘地带的岩石圈结构与动力学794
塔里木油气地质总论801
塔里木油气地质(2)806
康滇构造带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816
地球物理学828
诺阿卫星探察隐伏构造、地热及水分布835
固体地球物理学概论842
岩石圈物理学850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深部地质与成矿863
第三篇 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大型专题研究建议885
关于开展极地地区深部地球物理研究的项目建议书885
地球科学中的交叉科学:“地球内部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和深层动力过程”研究898
中科院院士关于开发第二空间金属矿产资源的建议916
中国大陆“数字化”地壳计划——地壳结构模型化与岩性填图918
连接海峡两岸地球物理深部壳、幔结构研究的初步设想935
关于设立固体地球物理学重大研究项目与平台的建议939
秦岭造山带与南鄂尔多斯盆地和四川盆地北缘地壳精细结构与深层动力过程946
华南扬子克拉通和相邻地域壳、幔结构与大陆动力学950
第四篇 部分有关科学思路的短文991
攀西构造带是一个被动活化古裂谷的地球物理证据——是对世界裂谷系分类的重要贡献991
发现我国东部软流圈埋深要比世界其他各地均浅992
发现渤海湾和云南永仁地带特异深部介质和构造特征是存在地幔热柱的有力证据993
华夏古陆与扬子克拉通的界带必须以地球物理场的变异规律为准则994
回顾青藏高原壳、幔结构第一组数据与发现995
郯庐深大断裂带的南延是一重大的发现——是贯穿我国东部南北走向的深大断裂996
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种子与技术学院2005年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说新年联欢会上的讲话997
共享世界资源与立足本土1000
教学相长、授吸相益——滕吉文院士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学工作座谈会议上的讲话1001
在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技术学院2007年研究生毕业庆贺酒会上的讲话1010
参加全国地震科技大会1016
院士参与走进“百年大庆”考察活动点滴1021
从五六、五七两届地球物理毕业同学集会想到的!1028
对中石油勘探研究院10年发展规划与远景的意见1030
参加全国深部找矿工作研讨会的几点认识1033
一次地震趋势会商会1036
关于“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申报本子的进展1040
中国能源(油、气)“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项目(框架)和石油物探技术发展若干问题的理解1042
青藏高原东北部地球物理探测与金属矿成矿的深层过程及深部潜在的资源预测1046
关于中国地震局“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工程”项目的测试和验收1049
关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发生与思考1052
强烈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是有着特异的深部介质和构造环境研究建议的提出和插曲!1058
一次中石油开发地球物理技术工作专题研讨会1060
地质找矿基础大讨论目的何在?1064
赴青海柴达木盆地参加5000m深钻井揭幕1066
能源高级论坛暨《能源与国家经济发展》1067
参加第六届国际数字地球国际会议点滴1076
关于对青藏高原深部结构与物质组成研究的理解1078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第九次学术指导委员会会议1082
从“汶川地震发生机理及大区域动力环境研究项目2009年度学术交流会议”想到的或认识到的点滴1085
我对这一国家专项《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概况的理解1089
关于对“我国地震减灾中地震学面临的挑战和重大工程”(以下简称“挑战”)的意见1094
从石油地震勘探万道地震仪的研制(仿制)与鉴定想到的!1096
我认为我国当今地球物理仪器研制在指导方针和做法上是难于自主创新的1101
从松辽平原深部地震反射探测双程走时图上对深层过程的两个发现1106
关于中石油物探技术发展战略的研讨1107
从地震采集的数据丛中应当提取什么!1110
关于瓦斯地质构造与地球物理勘探中的一些科学问题的探讨1113
关于地震征兆与钻孔应变观测问题的讨论1116
怎样理解国土资源部地质科学院要引进万道地震仪的问题1125
对李克强副总理批给国土资源部460亿(人民币)进行资源基础研究的思考!1127
关于2011—2020年我国地学学科发展战略的院士咨询1129
对地球科学各学科发展战略报告的内涵差的分析和基本认识1133
我国在节能减排与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与远景设想1135
“对2011—2020年我国学科发展战略”报告的评述1143
基础研究至关重要1148
当今我国地球科学在青藏高原的研究和发展的征程上面临的科学思维危机1149
没有超前的思维就不会有自主创新的硕果1152
在地球物理学的发展与研究的征程上,年轻人必须以德为先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