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智慧与创造 “新钱学森主义”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智慧与创造 “新钱学森主义”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
  • 杨杏芳,罗元云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7016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77页
  • 文件大小:60MB
  • 文件页数:289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智慧与创造 “新钱学森主义”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高等教育作为“新钱学森主义”的“哲学实验室”1

一、“钱学森之问”彰显中国高等教育“哲学的贫困”1

二、当代中国社会的前沿哲学——走向“新钱学森主义”2

三、“新钱学森主义”的三大哲学来源之间对话的可能性3

四、高等教育学新的逻辑起点——基于“新钱学森主义”的“本体论重建”4

上篇 重“历史理性”的人本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初步提出15

第一章 “历史理性”与“可能世界”作为人本哲学真正的起点15

一、“历史理性”与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15

二、哲学对历史的理性反思在于获得人类对自身的“自我意识”18

三、“人的历史何以可能”——思辨历史哲学对历史本体的种种探寻28

四、“生存可能性”作为历史哲学的主题和“本真的历史性”57

五、“历史理性”中的“可能世界”内涵及其与“科学理性”的对比9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人学观及其生存历史性的向度98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归属与研究范式98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根——实践的或辩证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112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理性”的实践人学与“大学的可能世界”的扩张原理146

一、蕴含“可能世界”的历史理性作为高等教育的哲学基础与逻辑起点146

二、“历史理性”的实践人学与扩张“大学的可能世界”的基本原理147

第四章 当代大学教育活动与科研活动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154

一、大学教育活动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154

二、大学科学研究活动规范何以可能——对大学学术异化与失范问题的历史理性批判与合理重建161

中篇 重“有机过程”的创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173

第五章 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方法论及其核心思想173

一、怀特海其人及其过程哲学的思想来源173

二、怀特海过程哲学的核心观念——方法论、本体论及其基本原理174

三、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及“钱学森主义哲学”之间对话的可能性182

第六章 过程教育哲学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184

一、过程哲学的缺失与在高等教育学中的表现——“静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主要表征184

二、过程教育哲学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大学如何扩张作为“事件的可能世界”186

下篇 重“整体涌现性”的系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境界197

第七章 钱学森“大成智慧”特色的系统科学哲学思想体系197

一、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7

二、钱学森“大成智慧”特色的系统科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观念199

三、钱学森的系统科学哲学体系的主要特征208

第八章 建构“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一种“系统科学哲学”之路210

一、对“钱学森之问”的解读方式决定了对其的终结方式210

二、寻找终结“钱学森之问”的智慧之路——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想211

三、高校“大成智慧型人才”培养的改革实践——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实验班”的案例研究215

四、高校“大成智慧型人才”培养的划时代性意义220

第九章 横断综析的“大成智慧工程”与大学学科壁垒的融通225

一、中国大学学科与专业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225

二、中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哲学之贫困”与“静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还原论逻辑下的片面与孤立的形而上学倾向238

三、跨学科发展的逻辑合理性与历史必然性分析239

四、系统论视野中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与“大成智慧型”的学科观念247

结语260

一、高等教育作为“新钱学森主义”的“哲学实验室”260

二、重“历史理性”的人本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初步提出261

三、重“有机过程”的创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进一步确证262

四、重“整体涌现性”的系统原则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的完善264

五、“新钱学森主义”的时代精神与“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266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