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州历史地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广州历史地理
  • 曾昭璇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 ISBN:7218006787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38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5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广州历史地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广州历史自然地理1

第一章 广州附近地形形成史1

第一节 广州附近地形分区1

(一)白云山山地1

(二)观音山(越秀山)丘陵地3

(三)广州台地5

(四)珠江平原7

第二节 白云山与观音山9

(一)白云山9

(二)观音山(越秀山)12

第三节 番山、禺山和东山、西山14

(一)番山与番山亭14

(二)禺山在西湖路东部北侧15

(三)东山在今中山一路南侧16

(四)西山在光孝寺城外18

第四节 七星岗“古海遗址”及坡山“仙人胟迹”19

(一)七星岗海蚀崖——“古海遗址”19

(二)坡山“仙人脚印”(瓯穴)28

第五节 浮丘石、海印石与海珠石35

(一)浮丘石35

(二)海印石36

(三)海珠石(走珠石)38

第六节 珠海、白鹅潭及其平原上水道41

(一)珠海的形成41

(二)白鹅潭42

(三)珠海平原的长成43

(四)广州平原形成的历史地理45

(五)珠海话沧桑47

(六)河道沙州发育形式的珠江两岸52

第七节 兰湖和洗马涌61

(一)兰湖61

(二)洗马涌63

第八节 甘溪与文溪64

(一)甘溪是广州古代水源之一64

(二)文溪的变迁65

(三)沙河“掠水”地形68

第九节 菊湖与西湖71

(一)宋代的游览胜地——菊湖71

(二)广州西湖73

第二章 广州气候今古86

第一节 广州气候的特点86

第二节 广州二十七种天气型92

(一)寒风细雨天92

(二)放晴大冷天93

(三)风雨阴冷天93

(四)放晴回暖天94

(五)风和日暖天94

(六)连绵冷雨天94

(七)冷雨暖晴天95

(八)回南雷雨天95

(九)南风快晴天96

(十)初夏雨水天96

(十一)湿热雷雨天97

(十二)南风晴热天97

(十三)台风大雨天98

(十四)低压风雨天98

(十五)台后阴雨天99

(十六)北风酷热天99

(十七)狂风暴雨天99

(十八)盛夏雷雨天100

(十九)干晴酷热天100

(二十)秋淋夜雨天101

(二十一)秋高气爽天101

(二十二)寒露凉风天102

(二十三)阴凉阵雨天102

(二十四)晴旱夜凉天102

(二十五)阴凉风雨天103

(二十六)冷晴回暖天103

(二十七)阴昙温暖天103

第三节 广州月令104

(一)早春一月104

(二)春二月105

(三)春三月105

(四)初夏四月106

(五)夏五月107

(六)盛夏六月108

(六)三伏七月108

(八)炎夏八月109

(九)晚夏九月110

(十)初秋十月111

(十一)秋十一月111

(十二)深秋十二月112

第四节 广州节气的特殊性113

(一)立春114

(二)雨水114

(三)惊蛰114

(四)春分114

(五)清明115

(六)谷雨115

(七)立夏115

(八)小满115

(九)芒种116

(十)夏至116

(十一)小暑116

(十二)大暑116

(十三)立秋117

(十四)处暑117

(十五)白露117

(十六)秋分117

(十七)寒露118

(十八)霜降118

(十九)立冬118

(二十)小雪118

(二十一)大雪119

(二十二)冬至119

(二十三)小寒119

(二十四)大寒119

第五节 广州物候121

第六节 广州的风、雨、雾129

(一)季风129

(二)台风131

(三)龙卷风134

(四)广州的雷雨137

(五)广州的雾142

第七节 广州的旱涝144

第八节 广州气候历史上的变迁149

第三章 古代广州的水文地理153

第一节 古代井泉153

(一)秦、汉井153

(二)唐井155

(三)宋井157

(四)明井159

(五)清井163

第二节六脉渠今古164

(一)宋代六脉渠165

(二)明代六脉渠165

(三)清代六脉渠166

第三节 西濠的变迁175

(一)城北西濠177

(二)西濠中段177

(三)南段西濠178

(四)西濠口段178

第四节 东濠的变迁181

(一)东濠上游古文溪谷地182

(二)东濠北段182

(三)东濠中段183

(四)东濠口段184

第五节南濠的变迁186

第六节 玉带濠的湮没191

第七节 清水濠的湮没193

第八节玉带河的湮没194

第九节 珠江水文今古195

(一)海流195

(二)潮夕197

(三)洪水199

下篇广州城历史地理202

第一章越城、番禺城和广州城202

第一节 越城历史地理203

(一)越城203

(二)越城的考古学证据207

(三)越城的范围和形胜214

第二节 汉番禺城考218

(一)南汉咸宁县废址的考证218

(二)咸宁县废址即汉初番禺城所在219

(三)步骘城的范围大小224

第三节 广州城历史地理227

(一)晋、南朝广州城的繁荣227

(二)唐代广州城的繁荣229

(三)岁来番舶四千余舵辨231

(四)“州城三重”的解释232

(五)唐代番坊考233

(六)番塔唐建说236

(七)唐代广州外港扶胥镇考244

(八)唐广州通海夷道考250

(九)南汉京城兴王府的广州257

(十)南汉宫殿——玉堂珠殿、楼台259

(十一)南汉池苑考264

(十二)南汉陵墓考267

(十三)环兴王府廿八寺考270

第二章宋、元时期广州城历史地理274

第一节 宋代广州城历史地理274

(一)宋代三城的历史地理274

(二)西城的大小和范围286

(三)西城中的南濠290

(四)西城道路的型式及房屋建筑290

(五)南城(雁翅城)294

(六)宋代的广州卫星城镇296

(七)宋代广州游览区——“羊城八景”302

(八)宋代广州商船横度印度洋说315

第二节 元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321

(一)元代广州城未全拆毁322

(二)元代广州游览区——羊城八景324

(三)《南海志》载外国的地理考释329

第三章明、清时期广州城历史地理344

第一节 明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344

(一)三城联合为一344

(二)“三城合一”时的地图346

(三)明老城向北扩至越秀山350

(四)洪武十三年(1380)扩展的北城352

(五)明新城廓宋南城地建成354

(六)新城的规模不大356

(七)明代的广州游览区——“羊城八景”360

(八)明代广州城的布局368

第二节 清代广州城的历史地理377

(一)鸡冀城的兴建378

(二)西关平原的开发379

(三)清代的旅游点——“八景”的变迁402

(四)河南的开辟409

(五)东关的开辟420

结语——三千年不淤的广州城发展的看法427

(一)广州是我国古代唯一的热带都会427

(二)三江总汇位置的历史地理学解释428

(三)古代广州是个海岸河口城市431

(四)广州古代港口建设的地貌条件433

(五)从历史地理看广州江岸的保护434

(六)今后广州市发展的看法4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