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
  • 韩经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ISBN:978702010806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46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558页
  • 主题词:审美文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审美文化焦点问题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论“问题意识”与基础理论创新1

第一章 道法自然:中国审美文化原论6

引言 美·尽善尽美·天地有大美6

第一节 道法自然:中国美学的逻辑起点12

第二节 自然之道:从《淮南鸿烈》到《文心雕龙》39

第三节 制器尚象:中国“艺术起源”说的文化底蕴46

结语 “人含其巧”的审美文化精神57

第二章 技道两进:中国艺术哲学的玄同思维60

引言 从“庄子的哲学是美学”说起60

第一节 同谓之玄:老庄玄思的语言哲学本质63

第二节 用心若镜:后“巫术”时代的“混沌”观念78

第三节 忘机与炫技:“至人”艺境的双重超越难度92

第四节 大音希声:无弦琴·一弦琴·长啸·《4分33秒》108

结语 清虚一本和道艺二元的契合127

第三章 玄圣素王:中国人格美学的布衣襟怀131

引言 中国人格美学的价值内核131

第一节 内圣外王:“天地大美”人格和“与道徘徊”意态134

第二节 玄圣素王:“处下”的人生观念与“让王”人格理想143

第三节 必也圣乎:孔儒“素王”人格及其历史批判理性153

第四节 圣之时者:孟子“四圣”说与集大成人格典型论165

结语 玄圣无为与素王删述的人格统一173

第四章 在事为诗:古代政治诗学与儒家风骨180

引言 历史逻辑与文学叙事180

第一节 政教诗学原论:历史回望与集大成阐释187

第二节 《诗》《春秋》之学:“王者之迹”与“学诗之士”196

第三节 在事为诗:汉人政治诗学的文化解读与历史反思205

第四节 兴讽当时之事:新乐府理论的思想风骨及其清虚化226

结语 “温柔敦厚”的老传统与“大音希声”的新境界239

第五章 马乘飞燕:古典造型艺术与适意写实246

引言 从“世界青铜之冠”说起246

第一节 图物与象物:图腾与教化叠合处的造型艺术觉醒249

第二节 “马踏飞燕”商榷:汉代铜奔马的现代命名问题270

第三节 “马乘飞燕”申说:实学思维与飞升想象的直觉统一278

结语 中国造型艺术的“适意写实”原理290

第六章 以形媚道:山水审美与诗画交融艺术300

引言 “绘事后素”与先秦技道参融的美学思想300

第一节 目送归鸿难:“实对”与“迁想”兼容的诗意画旨趣305

第二节 山水以形媚道:诗意的艺术哲学命题310

第三节 窥情风景:走向“诗中有画”的诗学轨迹315

第四节 以大观小:探询在“真山之法”与“人观假山”之间322

结语 古典诗情画意及其两端之妙326

第七章 文体与文术:古代文章学的本体构型330

引言 中国传统文学的文章学思考330

第一节 “智术”原论:刘勰的“智术”观与“人的自觉”334

第二节 以“心”释“神”:“神思”论与“畅神”说的同构语境339

第三节 天然出雕饰:“雕缛成体”和“自然之道”347

第四节 秉心养术:《文心雕龙》的“术”学体系354

结语 文体论与文术论互补的系统特征359

第八章 性情与心性:宋型文化语境中的诗学自觉364

引言 中国诗学本体论的历史生成364

第一节 “吾与点也”之意:“心源澄净”与“相忘于江湖”393

第二节 渊明风流:濂洛风雅视阈中的人格典型405

第三节 光风霁月:宋型文化视阈中的心性诗学意象416

第四节 儒家悲悯气质:理学集成思维中的诗家澄明境界429

第五节 词学“向上一路”:涵涉东坡词与梦窗词的专题讨论446

结语 中国诗学“理趣”与“逸品”艺术461

第九章 意象与意境:通观视阈下的美学中心范畴473

引言 必要的前提性认识473

第一节 “意象”阐释辨析:显隐意向与多维空间476

第二节 “意境”阐释脉络:从王昌龄“诗有三境”到王国维的“境界”482

第三节 阐释学主体意识:专用性与通用性的契合499

第四节 阐释学历史意识:穿越古代与现代的美学通观504

结语 文本的完整精读与概念的“丛集生成”513

结论 中国古典美学再阐释的当代意义522

参考文献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