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晚明士人的讲学活动与学派建构 以李材(1529-1607)为中心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晚明士人的讲学活动与学派建构 以李材(1529-1607)为中心的研究
  • 刘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97871001135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74页
  • 文件大小:54MB
  • 文件页数:384页
  • 主题词:理学-研究-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晚明士人的讲学活动与学派建构 以李材(1529-1607)为中心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中晚明思想史研究中的流派1

二、立说凭据:《大学》文本与解释之争7

三、传播机制:理学的讲学活动研究12

四、本书的思路、资料与结构15

上编 理学学说的建构模式27

第二章 理学宗旨:讲学须有宗旨27

第一节 讲学须有宗旨:《明儒学案》的新启示28

第二节 讲者的强调:须识我立言宗旨30

第三节 学者的追问:有个宗旨方好用工33

小结38

第三章 立说模式:宗旨源于《大学》40

第一节 《大学》文本与诠释变动40

一、《大学》:经典建构与文本变动41

二、明代提倡古本的先驱:突破与局限43

第二节 王阳明:《大学古本》与“致良知”宗旨51

第三节 方法论启示:《大学》文本竞争的众声喧哗63

第四节 李材:《大学》改本与“止修”宗旨71

一、李材的《大学》改本71

二、“止修”宗旨:李材与《大学古义》76

三、补偏救弊与自立新说82

第五节 刘宗周:从《大学》提揭宗旨的“余蕴”87

小结90

下编 学说传播与学派传承95

第四章 从“致良知”到“止修”:李材讲学的转向95

第一节 追随者:丰城湖茫李氏的讲学历史95

一、丰城湖茫李氏96

二、李遂的讲学历程99

三、李遂的功业与讲学期待105

四、阳明学追随者:李材的早期讲学111

第二节 讲学转向:岭西自主讲学与揭出“止修”宗旨117

一、岭西事功与罗旁大征之议118

二、书院创设与官学兴复123

三、自主讲学与揭出“止修”126

四、小结131

第三节 宣讲“止修”:李材在云南、郧阳的讲学活动132

一、洱海:讲学与文教133

二、金腾:讲学与军旅138

三、郧阳:讲学与兵变141

四、李材案:讲学、事功与政治146

小结159

第五章 多元理学学说之间的对话与竞争162

第一节 惊骇:阳明后学的反应162

第二节 辩难:江右阳明后学的应对171

第三节 不必强同:许孚远、万廷言之诤181

一、同年讲学知交182

二、论学同异185

三、《大学》竞逐190

第四节 共识与分歧:止修学与管志道194

第五节 由合而分:止修学与东林学人203

小结213

第六章 学说互动与地域性理学传统的系谱化:阳明学、止修学的传播与“闽学”书写216

第一节 阳明学与“闽学”217

一、明代“闽学”的重续218

二、阳明学入闽:马明衡来学221

三、阳明学入闽:聂豹往教224

四、阳明学持续入闽228

第二节 止修学在福建的传播231

一、谪戍途中的讲学排场232

二、讲学与讲会:漳州、莆田、武夷235

三、进学之途:刻书、日鉴与会籍246

第三节 止修学与“闽学”的互动:李材与何乔远之例251

一、止修学的批评者251

二、汲引与抵制:止修学者与何乔远的讲学交涉252

三、《大学》宗旨分歧:“止修”与“诚意”259

第四节 “闽学”系谱化:以几种“闽学”学谱为中心262

一、中晚明“闽学”的系谱化进程263

二、清初李光地祖孙对明代“闽学”系谱的重塑273

小结279

第七章 理学脉络中的学说传承与学派延续285

第一节 理学的道统观念、授受方式与师承关系285

第二节 谨守师传:徐即登的讲学与督学293

一、“止修”之传:以《大学》为据293

二、到处讲学:徐即登的讲学活动(一)300

三、督学与讲学:徐即登的讲学活动(二)303

第三节 修正师门宗旨的尝试:涂宗濬之例310

一、修正尝试:师门宗旨的传承与变异311

二、历官倡学:涂宗濬的讲学活动(一)317

三、督抚讲学:涂宗濬的讲学活动(二)321

四、“止修”学与冯从吾:涂宗濬的讲学活动(三)322

小结326

第八章 结语:自得之学与道统之传328

一、推陈出新:变动不居的“经典”328

二、学派建构:经典凭据与讲学活动333

三、自得之学与道统之传338

附录一:李材《大学古义》版本与内容简表345

附录二:江西丰城湖茫李氏南辉房万平公世系图348

参考书目349

后记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