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研究
  • 庞建刚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2791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35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自然资源-资源利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利益共享机制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循环经济的起源与发展1

二、我国发展区域循环经济的必要性3

三、本书研究内容5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研究述评7

第一节 产业链的相关理论7

一、产业链的理论渊源7

二、产业链的内涵8

三、产业链的分类10

四、产业链的整合研究14

五、循环经济视角下的产业链16

六、小结18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相关理论19

一、区域循环经济理论基础20

二、区域循环经济研究述评34

第三节 循环经济产业链35

一、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相关概念35

二、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必要性39

三、我国循环经济产业链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措施42

第三章 区域循环经济的模式49

第一节 生态工业园区49

一、生态工业园区概述50

二、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53

三、生态工业园区规划基本原则55

四、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步骤56

五、国内外典型生态工业园区实践案例57

第二节 生态城市64

一、生态城市思想的产生64

二、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涵65

三、生态城市系统68

四、生态城市建设71

五、国内外生态城市发展实践案例74

第三节 农村循环经济模式78

一、循环型农业79

二、发展农村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80

三、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模式81

四、不同农村区域循环经济模式实践88

第四章 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研究91

第一节 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的分类91

一、社会层面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分析92

二、产业链层面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96

第二节 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100

一、社会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100

二、产业链上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103

第五章 政府参与循环经济分析105

第一节 政府行为与作用105

一、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及亟待解决的问题106

二、中国循环经济的政府引导及激励政策107

三、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用111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114

一、中央参与循环经济行为对策分析114

二、地方参与循环经济行为对策分析120

三、循环经济发展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124

第六章 企业参与循环经济分析126

第一节 清洁生产127

一、清洁生产的定义127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128

三、清洁生产的意义129

第二节 清洁生产与区域循环经济131

一、清洁生产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关系131

二、清洁生产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别133

三、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在区域循环经济中的作用134

第三节 产业链视角下构建企业循环经济135

一、构建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理论思考135

二、构建企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方式探析137

三、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几点建议138

第四节 产业链视角下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139

一、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140

二、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实践路径选择142

三、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推进机制探究145

第七章 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分析149

第一节 绿色消费149

一、绿色消费的定义150

二、绿色消费的内涵151

三、绿色消费的实质152

四、绿色消费模式152

第二节 绿色消费与区域循环经济155

一、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内在动力156

二、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必须倡导绿色消费158

第三节 公众消费模式的进化分析160

一、传统模式下公众消费意识形态161

二、绿色消费模式下公众意识形态162

三、我国绿色消费存在的问题164

四、加强公众绿色消费的相关建议167

第八章 区域循环经济参与主体利益博弈分析169

第一节 政府与企业的博弈分析169

一、模型的建立170

二、均衡分析173

第二节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博弈176

一、模型假设与参数定义176

二、模型的建立与求解179

三、模型结果分析181

四、结论184

第三节 循环经济产业链稳定性分析184

一、模型构建与分析184

二、结论及政策建议188

第九章 基于激励机制的利益共享190

第一节 基本分析框架191

第二节 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合同192

一、最优风险分担合同193

二、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最优努力水平195

第三节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197

第四节 政府制定激励合同的一个例子201

第十章 基于利益共享的制度设计207

第一节 完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208

第二节 加强政府管理体制211

一、界定政府职能,完善政府管理机制211

二、增强政府威信,完善政府监管制度212

第三节 优化政府财政政策213

一、税收政策213

二、财政补贴政策215

第四节 健全信息政策217

一、政府引导,建立信息交流促进机制218

二、强化企业声誉,建立信息公开披露机制219

三、培养公众主体意识,完善信息反馈机制219

参考文献22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