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学论丛 汉代道家思想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学论丛 汉代道家思想
  • 陈丽桂著;陈鼓应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978710110962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324页
  • 主题词:道家-思想史-研究-中国-汉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学论丛 汉代道家思想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汉代道家思维中的各家思想——《论六家要指》论六家1

一、六家思想要旨与得失1

(一)五家之得失2

(二)道家思想要旨4

二、《论六家要指》的思想倾向8

(一)为治与尚功8

(二)由道到术,由老子到黄老9

(三)采儒墨,撮名法12

(四)因阴阳之大顺13

三、融合五家以批判五家15

四、结语15

黄老道家与齐学17

一、齐文化的起源、发展与特质17

(一)太公封齐与齐文化的发展18

(二)齐文化的特质22

二、齐文化与齐学的鼎盛——稷下学宫及其学术25

(一)田氏篡齐与稷下学宫25

(二)稷下学术与学风26

三、黄老之学的起源与内容26

(一)黄老之学的起源26

(二)黄老之学的特质29

(二)黄老之学的思想内容33

四、结论52

汉代道家思想的演变与转化55

一、先秦道家思想55

(一)杨朱55

(二)老子56

(三)庄子57

(四)黄老道家58

二、汉代道家思想的表现形式与特质61

(一)铺衍以推阐62

(二)注释以转用64

三、“道”观念的转变与应用——由《老子》到黄老67

(一)由“道”到“气”:由本体转向创生67

(二)由“道”到“术”71

(三)由道家到道教73

(二)阴阳学的融入与结合77

汉代的气化宇宙论及其影响80

一、道与术、气80

二、两汉的气化宇宙论81

(一)《淮南子》的气化宇宙论81

(二)汉人的气化天地万物说84

(三)以太极、太始、太易、太初、太素为名的宇宙创生系列86

三、两汉气化宇宙论的影响88

(一)杨泉唯气的物理论88

(二)张载的“太虚即气”90

(三)程朱的“气”论92

(四)其他宋、明学者的气论94

四、结论96

道家养生观在汉代的演变与转化——以《淮南子》、《老子指归》、《老子河上公章句》、《老子想尔注》为核心97

一、先秦道家的养生观98

二、汉代道家的养生观100

(一)《淮南子》的养生观101

(二)《老子指归》的养生观108

(三)《老子河上公章句》的养生观110

(四)《老子想尔注》残卷的养生观118

三、结论129

《淮南子》解老131

一、汉人解老——由道至术131

二、承袭与创造兼具的《淮南子》解老132

(一)深入理解与创造性诠释133

(二)经世而尚用134

(三)铺衍以显实135

(四)博采以转化138

三、结论145

《老子指归》的圣人论147

一、严遵与《老子指归》残卷147

二、圣人——理想的典范150

三、圣人的性情与风格151

(一)体道怀德,顺天参物154

(二)和柔顺适,无所抵牾155

(三)虚无冲泊,清静玄默157

(四)反身治心,响应影随161

(五)遁名弃智,释仁去义162

(六)因任应变,与时相随165

(七)为之以反,事于不事167

(八)慎始谨小,防微杜渐170

四、结论171

《老子河上公章句》所显现的黄老养生之理174

一、《老子河上公章句》的作者与成书年代174

二、《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背景177

三、《老子河上公章句》的思想内容178

(一)治国治身一理相通179

(二)由治国侧向治身181

(三)因循自然,反对文饰184

(四)道论185

(五)以气为核心的养生论192

四、结论201

从哲学、养生到宗教——《河上公章句》解老203

一、《河上公章句》的解老模式204

(一)行文简洁,标题扼要严谨205

(二)举例作注,明实诠解207

二、从哲学转化为养生209

(一)治身与治国、守真与经世区隔并论209

(二)气化万物,爱精长生212

(三)鼻天口地213

(四)戒慎名利以治国215

三、从养生到宗教217

四、教忠教孝的儒说融入219

五、望文生义与异本说解220

六、结论221

《老子想尔注》转向道教的理论呈现223

一、《老子想尔注》的成书及其相关问题224

二、《老子想尔注》残卷的内容与思想226

(一)道、气与太上老君226

(二)道与吾、我230

(三)道与诫232

(四)贵道贱法,重寿轻禄234

(五)清静结精以长生238

(六)行善积德以仙寿247

(七)至诚守道,不用祭?249

(八)道人、仙士、俗人与尸人250

三、结论252

《老子想尔注》解老254

一、《老子想尔注》残卷与张陵、张鲁254

二、《想尔》的解老模式256

(一)经验层的说解与应用性的诠释256

(二)删改字词,以便教众258

(三)标断异常,仍归宗教260

(四)以实解虚,望文生义260

三、《想尔》的宗教解老264

(一)“道”的诫化、气化与神化265

(二)从“损”的无为体道到“益”的守诫炼形268

(三)从清静俭啬到结精成神270

(四)从后身无身到长生仙寿271

三、结论273

附录一 黄老与老子275

一、黄老学说的起源275

(一)田齐的造祖运动与原乡情怀(北方齐地黄老)276

(二)南方楚地黄老说278

二、黄老学对老子学说的转化281

(一)老子学说的转化背景281

(二)黄老之学的内容与特质282

(三)黄老学对老子的经世诠释与推衍283

三、结论294

附录二 黄老与黄帝296

一、黄老是学术思潮296

二、黄帝的神话与历史化298

三、田齐的正名与一统志业302

四、一心四面的一统霸雄304

五、黄、土居中,以统四方306

六、结论30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