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重金属机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重金属机制
  • 唐明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4332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45页
  • 文件大小:52MB
  • 文件页数:256页
  • 主题词:菌根-作用-植物-土壤污染:重金属污染-抗污染作用-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重金属机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1

一、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1

二、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技术2

第二节 丛枝菌根真菌的研究进展4

一、丛枝菌根真菌分布及多样性4

二、影响AM真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9

三、AM真菌提高植物耐重金属的机制12

第三节 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SE)的研究进展16

一、DSE的形态特征与分布16

二、DSE的生态学功能20

三、DSE提高植物抗重金属能力的作用22

四、真菌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23

第二章 丛枝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侵染特征和群落分析26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27

一、研究地概况27

二、研究方法27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34

一、不同样地重金属污染程度评价34

二、不同铅锌污染区AM真菌和DSE侵染特征34

三、土壤铅锌污染对AM真菌和DSE侵染的影响38

四、AM真菌巢式PCR产物的检测40

五、DGGE分析40

六、系统发育分析43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44

一、AM真菌、DSE的资源调查44

二、AM真菌在重金属矿区的分布45

三、DSE在重金属矿区的分布46

第三章 AM真菌、DSE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48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49

一、样品采集49

二、试验方法50

三、数据处理51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51

一、土壤理化性质及Pb、Zn在土壤、植物体内的分布51

二、AM真菌和DSE侵染率与球囊霉素含量分析52

三、土壤因子与植物根际和根内AM真菌群落组成的相关性分析53

四、RDA与CCA分析54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55

一、环境因素对AM真菌的影响55

二、AM真菌产生球囊霉素与土壤重金属的分析56

三、土壤理化性质对AM真菌和DSE分布的影响57

第四章 铅锌矿区林木根际AM真菌多样性59

第一节 不同林木AM真菌多样性59

一、材料与方法59

二、结果与分析61

三、结论与讨论65

第二节 相同林木AM真菌多样性66

一、样品采集66

二、试验方法67

三、结果与分析68

四、结论与讨论73

第五章 林木根际AM真菌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74

第一节 不同林木根际AM真菌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74

一、试验方法74

二、结果与分析75

三、结论与讨论79

第二节 相同林木根际AM真菌和球囊霉素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80

一、材料与方法80

二、结果与分析81

三、结论与讨论83

第六章 狼牙刺根际AM真菌群落结构及球囊霉素螯合重金属含量的研究87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88

一、样地选择和供试植物88

二、土壤化学性质测定89

三、AM真菌侵染率的测定89

四、AM真菌的巢氏PCR89

五、AM真菌DGGE电泳91

六、AM真菌条带回收、克隆测序和系统发育树的建立92

七、球囊霉素的提取、定量及螯合重金属含量的测定93

八、数据处理94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95

一、土壤化学性质和菌根侵染率95

二、AM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指数分析96

三、AM真菌DGGE图谱与环境因子的冗余分析98

四、优势AM真菌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99

五、球囊霉素的含量和球囊霉素螯合重金属的含量100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01

一、AM真菌侵染率101

二、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优势AM真菌101

三、AM真菌多样性的评估102

四、球囊霉素及其螯合重金属的含量102

第七章 AM真菌对狼牙刺生长与吸收Pb的影响及Pb在菌根超微结构中的定位105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105

一、试验设计105

二、试验方法106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109

一、Pb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狼牙刺生长指标的影响109

二、Pb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狼牙刺根系特征的影响109

三、接种AM真菌对狼牙刺地上部和地下部Pb分布的影响111

四、菌根超微结构中Pb定位113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16

一、接种AM真菌对狼牙刺生长与吸收Pb的影响116

二、菌根对Pb胁迫时狼牙刺根系结构的影响117

三、狼牙刺菌根结构的Pb定位118

第八章 狼牙刺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的克隆120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120

一、RNA的提取及反转录120

二、克隆SvPCS1和SvActin的全长序列123

三、数据处理125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126

一、克隆基因过程中所得到的产物126

二、SvPCS1全长序列分析126

三、SvActin全长序列分析127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30

第九章 Pb胁迫下接种AM真菌对狼牙刺植物络合素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132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133

一、试验设计133

二、试验材料133

三、叶绿素荧光参数测定134

四、数据处理136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136

一、Pb胁迫之前AM真菌侵染状况及其对狼牙刺生长参数的影响136

二、Pb胁迫1天时狼牙刺叶绿素荧光参数137

三、PCs的含量139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43

第十章 DSE的分离、鉴定及重金属耐性菌株的筛选146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147

一、试验材料147

二、试验方法148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151

一、DSE的菌落和形态特征151

二、DSE的分子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152

三、DSE的回接和再分离154

四、重金属耐性DSE菌株的筛选155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57

一、DSE的分离和鉴定157

二、DSE的筛选158

第十一章 柱孢顶囊壳的培养和对Pb胁迫的响应159

第一节 材料与方法160

一、试验材料160

二、试验方法161

三、数据处理166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166

一、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落形态和菌丝形态的影响166

二、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黑色素、可溶性蛋白和GSH含量的影响167

三、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丝SOD和CAT活性的影响170

四、Pb胁迫对DSE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和菌丝中植物激素含量的影响172

五、G.cylindrosporus培养条件优化174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179

一、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落形态和菌丝形态的影响179

二、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丝黑色素含量的影响180

三、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丝酶活性的影响181

四、Pb胁迫对G.cylindrosporus菌丝GSH、有机酸的影响181

五、G.cylindrosporus的培养条件182

第十二章 柱孢顶囊壳吸附Pb的环境条件和对玉米的Pb吸收效应184

第一节 柱孢顶囊壳吸附Pb的环境条件184

一、试验方法185

二、数据处理186

三、结果与分析186

四、结论与讨论191

第二节 柱孢顶囊壳对玉米的Pb吸收效应194

一、试验材料195

二、试验方法196

三、结果与分析198

四、结论与讨论206

参考文献20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