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 2](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938447.jpg)
- 陈兴良,周光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216355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96页
- 文件大小:292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中国-研究生-教学参考资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学的现代展开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常识主义刑法观1
一、偏离常识主义的刑法学1
二、回归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可能性5
三、“欧化”刑法观与常识主义的关系11
四、常识主义刑法观的基本原理14
第一章 刑法的机能18
一、刑法机能的概念辨析19
二、刑法机能的全面理解22
三、刑法机能的科学界定26
第二章 行为无价值论的构造34
一、问题意识35
二、理解行为无价值论的三种进路37
三、对行为无价值论的批评与回应43
四、行为无价值论与刑罚论的关系50
五、行为无价值论的中国命运51
第三章 风险刑法理论批判58
一、风险刑法的风险之界定59
二、风险刑法的话语体系之解构66
三、风险刑法的立法实例之分析75
四、结语83
第四章 但书规定研究84
一、但书规定的历史沿革85
二、但书规定的内容界定92
三、但书规定的价值评判96
四、但书规定的司法适用:以“醉驾”为例99
第五章 刑法解释方法位阶性的质疑104
一、文义解释不具有绝对优位性107
二、目的解释只在相对意义上处于优位114
三、实务中对解释方法的选择完全可能“各取所需”118
第六章 罪刑法定主义的逻辑展开126
一、绝对的罪刑法定与相对的罪刑法定128
二、形式的罪刑法定与实质的罪刑法定132
三、消极的罪刑法定与积极的罪刑法定138
四、罪刑法定主义的派生原则142
第七章 罪刑法定与刑法明确性149
一、刑法的明文与明确150
二、立法方式与刑法明确性153
三、非法经营罪中的刑法明确性问题159
四、结 语163
第八章 罪刑法定与口袋罪的限制适用164
一、口袋罪演进的实例分析165
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其他危险方法”169
三、口袋罪入罪条件的限制174
第九章 转型中的中国犯罪论体系179
一、中德犯罪论体系的比较视角180
二、我国犯罪论体系的学术个案183
三、犯罪论体系的方法论意义187
第十章 构成要件论的历史演进192
一、贝林:构成要件论的基调奠定193
二、特拉伊宁:构成要件论的结构变异198
三、中国:构成要件论的模型还原203
第十一章 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关系209
一、构成要件和违法性的同质性210
二、必须区分构成要件和违法性212
三、我国刑法学中构成要件和违法性一体化的问题216
四、构成要件、违法性的关系与我国犯罪论体系的改造219
第十二章 客观归责方法论的中国实践223
一、客观归责论在中国的理论展开224
二、客观归责论在中国的司法实务228
三、客观归责论的中国前景240
第十三章 主要罪过说246
一、问题之所在247
二、主要罪过说的立论:从滥用职权罪谈起248
三、结果加重犯与主要罪过251
四、余论257
第十四章 过失犯的危险犯262
一、德国刑法中过失危险犯规定的探析263
二、我国刑法是否存在过失危险犯的辨析267
三、过失危险犯的法理考察274
第十五章 客观处罚条件279
一、问题的提出280
二、客观处罚条件的性质284
三、内在的客观处罚条件的问题点290
四、外在的客观处罚条件296
五、中国刑法的客观处罚条件规定及适用299
第十六章 未遂犯的处罚根据306
一、主观未遂论和客观未遂犯论的对立307
二、行为无价值论与修正的客观未遂论311
三、修正的客观未遂论与偶然防卫317
第十七章 不能犯和未遂犯326
一、区分不能犯与未遂犯的客观角度328
二、行为人明显缺乏经验知识与不能犯的成立334
三、判断主体与不能犯、未遂犯的区分338
四、余论具体危险说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一致性340
第十八章 教唆未遂345
一、我国刑法规定未采用单一正犯概念347
二、解释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方法论353
三、共犯从属性理论与刑法第29条第2款的理解357
第十九章 身份犯的竞合363
一、问题的提出364
二、身份犯竞合的通常解决思路及其不足366
三、义务重要者正犯说的合理性及其论证374
第二十章 身份犯的共犯387
一、身份犯共犯的立法与学理388
二、违法身份犯与责任身份犯的区分393
三、我国刑法中的共犯与身份395
第二十一章 法条竞合403
一、我国刑法中法条竞合类型404
二、行政刑法意义上法条竞合“特别关系”的复杂性410
三、对于按特别法条不构成犯罪的情形,能否依普通法条定罪413
四、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关系420
第二十二章 死刑政策的法理解读423
一、死刑政策的演变424
二、坚持少杀政策的阐述427
三、防止错杀政策的阐述430
第二十三章 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434
一、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界定与描述435
二、德日刑法学中的表现犯:概念与性质441
三、我国刑法学中的表现犯:借鉴与争议446
四、刑法分则规定的明知:分析与认定452
第二十四章 自杀关联行为的定性458
一、教唆、帮助他人自杀行为定性的理论分歧459
二、理解自杀性质的第三种路径:法外空间说463
三、法外空间说的适用469
第二十五章 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发展方向477
一、思考的起点:刑事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定位478
二、刑事判决书改革与刑事案例指导制度481
三、法官的解释能力与刑事案例指导制度484
四、“类似案件类似处理”与刑事案例指导制度488
第二十六章 指导性案例研究Ⅰ:潘玉梅、陈宁受贿案492
一、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内容493
二、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分析495
三、潘玉梅、陈宁受贿案的评论502
第二十七章 指导性案例研究Ⅱ:王志才、李飞两起故意杀人案503
一、两起指导性案例的主要内容504
二、死刑适用条件的司法考察506
三、限制减刑制度的司法裁量518
四、最高人民法院在控制死刑中的作用520
第二十八章 指导性案例研究Ⅲ:施某某等聚众斗殴案525
一、案情叙述526
二、构成要件的法理阐述527
三、相对不起诉的政策体现537
第二十九章 指导性案例研究Ⅳ:忻元龙绑架案541
一、忻元龙绑架案的诉讼历程542
二、死刑案件证据标准的考察546
三、留有余地的“死缓”判决的反思551
索引557
刑法教义学与刑事政策的关系:从李斯特鸿沟到罗克辛贯通(代跋)560
后记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