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技术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技术概论
  • 于子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气象出版社
  • ISBN:978750296049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533页
  • 文件大小:175MB
  • 文件页数:546页
  • 主题词:人工影响天气-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化人工影响天气装备技术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3

第1章 中兵新型人工影响天气系统3

1.1 引言3

1.2 设计理念4

1.3 总体方案4

1.4 项目研制过程16

1.5 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24

1.6 结论28

指挥控制技术31

第2章 辅助决策与指挥控制技术31

2.1 辅助决策与指挥控制的总体概念31

2.2 辅助决策与指挥控制系统组成33

2.3 雷达预警作业指挥决策42

2.4 作业流程46

雷达技术51

第3章 双偏振天气雷达简介51

3.1 偏振概念51

3.2 双偏振天气雷达参数51

3.3 双偏振天气雷达的配置方式53

第4章 气象雷达回波信号数据质量控制56

4.1 气象回波信号的信号特征56

4.2 气象回波信号的功率谱表示57

4.3 由相关函数估计速度和谱宽59

4.4 信号质量因子的讨论60

4.5 数据质量控制61

4.6 影响谱宽的因素64

第5章 天气雷达信号处理简介65

5.1 天气雷达信号处理器65

5.2 信号处理器的工作模式66

5.3 地物对消处理68

5.4 谱矩计算69

5.5 门限计算设置70

5.6 使用随机相位编码解速度模糊71

第6章 气象雷达组成以及分系统描述73

6.1 双偏振天线和馈线实现方案73

6.2 速调管发射机技术原理75

6.3 固态发射机基本原理76

第7章 固态发射机与脉冲压缩78

7.1 引言78

7.2 脉冲压缩80

7.3 多普勒敏感性83

7.4 距离遮挡84

7.5 多个子脉冲构成的发射波形86

7.6 长、短脉冲宽度的考虑因素87

第8章 天气雷达标定分析90

8.1 太阳法测定正北90

8.2 雷达标定91

8.3 整机相位噪声测量92

8.4 水平偏振H和垂直偏振V的一致性92

8.5 对双偏振天气雷达的标定要求94

第9章 雷达选型和使用中的若干问题95

9.1 雷达波段选择95

9.2 雷达速度测量距离、速度和谱宽测量范围的讨论96

微波技术105

第10章 微波辐射计基本原理105

10.1 黑体辐射及其定律105

10.2 大气辐射传输理论106

10.3 大气温湿参数的探测107

第11章 国产新型地基多通道微波辐射计109

11.1 系统总体简介109

11.2 关键分系统介绍110

11.3 主要功能的实现117

11.4 目前达到的功能和指标121

11.5 系统技术特点121

第12章 仪器的验证试验123

12.1 验证试验情况123

12.2 亮温观测数据比较123

12.3 大气温湿廓线数据比较124

12.4 与进口同类仪器对照126

12.5 仪器研制成果评价及讨论128

第13章 仪器的使用、维护、保养132

13.1 仪器的初始化操作132

13.2 液氮标定安全准则133

13.3 软件操作及说明133

13.4 程序文件说明139

13.5 仪器的维护144

激光技术149

第14章 激光粒子探测系统149

14.1 激光技术的应用149

14.2 中兵人工影响天气激光粒子探测系统158

无人机技术177

第15章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探测系统177

15.1 总体方案177

15.2 试验和方案改进187

15.3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探测系统关键技术与创新点189

第16章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191

16.1 总体方案191

16.2 飞行器分系统设计和制造192

16.3 地面站分系统设计195

16.4 飞行试验及方案改进195

16.5 无人机机载碘化银焰条研制过程199

16.6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使用说明203

16.7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常规检查与维护204

16.8 人工影响天气无人机作业系统关键技术与创新点205

第17章 催化剂焰条207

17.1 催化剂简介207

17.2 催化剂焰条208

17.3 催化剂的使用、维护、保养210

火箭技术215

第18章 火箭总体方案215

18.1 目标设计215

18.2 流程设计215

18.3 系统构成216

18.4 系统功能设计217

第19章 火箭弹设计220

19.1 火箭弹总体设计220

19.2 火箭弹总体设计方法221

19.3 动力装置223

19.4 火箭主要设计参数的确定232

第20章 火箭弹飞行原理237

20.1 火箭弹运动原理237

20.2 空气动力及力矩239

第21章 火箭飞行力学255

21.1 作用在火箭弹上的力和力矩255

21.2 火箭弹的运动方程255

21.3 火箭弹的弹道特性257

21.4 火箭弹的密集度问题259

第22章 火箭气动布局266

22.1 稳定装置的基本类型及参数的选择266

22.2 尾翼几何参数的选择268

第23章 火箭引信技术272

23.1 引信的一般知识272

23.2 引信的分类274

23.3 火箭引信的基本要求276

第24章 火箭动力装置278

24.1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特点、工作原理278

24.2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280

24.3 主要性能参数282

24.4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及点火药284

24.5 固体火箭发动机的设计问题287

第25章 防雹增雨火箭292

25.1 防雹增雨火箭弹发展概况292

25.2 防雹增雨火箭弹分类292

25.3 ZBZ—HJ系列高效防雹增雨火箭弹293

25.4 高效防雹增雨火箭弹基本构成294

25.5 火箭弹体播撒技术优势296

第26章 远程自动控制火箭发射系统297

26.1 数字化远程自动控制火箭发射系统技术方案297

26.2 技术指标297

26.3 关键技术299

26.4 安全性301

26.5 可操控性302

26.6 设计改进303

第27章 火箭远程指挥平台305

27.1 火箭远程作业指挥控制平台305

27.2 自动控制火箭发射系统312

27.3 火箭远程作业流程316

高炮技术319

第28章 数字化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的总体设计319

28.1 57 mm高炮系统改造方案319

28.2 系统改造内容320

28.3 关键部件设计321

28.4 总体联调试验331

28.5 GPS定位检测标定装置332

28.6 技术规范的编制333

第29章 应用前景334

29.1 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环境334

29.2 57 mm高炮的基础条件334

29.3 57 mm高炮应用于人工影响天气系统的优势335

29.4 57 mm高炮与37 mm高炮弹道性能对比表336

第30章 技术指标与作业流程338

30.1 改造效果338

30.2 作业功能与技术指标338

30.3 作业流程340

第31章 系统保留的机械结构343

31.1 自动机和反后座装置343

31.2 瞄准机373

31.3 炮车388

31.4 火炮的稳定性402

第32章 数字化操控406

32.1 控制原理406

32.2 电机及控制器408

32.3 角位移传感器410

32.4 角度显示器412

32.5 电发射装置413

32.6 火炮配电箱415

32.7 作业控制终端418

32.8 作业控制终端硬件连接421

32.9 作业控制终端使用421

32.10 操控流程说明426

第33章 57 mm防雹增雨弹428

33.1 作用原理428

33.2 设计输入428

33.3 结构及工作原理429

33.4 发射作业要求432

33.5 故障及处理方法435

33.6 注意事项436

33.7 57 mm高炮防雹增雨弹包装、标志436

33.8 57 mm高炮防雹增雨弹运输437

33.9 57 mm高炮防雹增雨弹贮存437

33.10 57 mm高炮防雹增雨弹弹道图射表使用方法438

第34章 弹药的结构设计440

34.1 引信的选择及设计440

34.2 弹体结构设计442

34.3 炸药选择447

34.4 催化剂配方与剂量447

34.5 发射装药部分448

第35章 弹丸破片破碎性控制451

35.1 破片类型451

35.2 自然破片451

35.3 半预制破片的形成454

35.4 破片在空气中的飞行规律456

35.5 破片对地面人员的威胁分析457

第36章 弹丸的结构特征数计算460

36.1 经验算法460

36.2 基本算法460

第37章 弹丸飞行稳定性设计462

37.1 稳定性概念462

37.2 急螺稳定性462

37.3 追随稳定性465

37.4 飞行稳定性的综合解法465

37.5 动态稳定性466

第38章 弹丸强度设计468

38.1 载荷分析468

38.2 弹丸发射强度核算468

第39章 靶场试验方法473

39.1 基本内容及要求473

39.2 弹丸静态参数测量474

39.3 破碎性(破片质量分布)试验476

39.4 弹丸发射膛压的测定476

39.5 弹丸内外弹道性能试验481

39.6 弹丸飞行稳定性试验487

39.7 弹丸发射强度490

39.8 弹体装药发射安定性试验492

第40章 57 mm数字化人工影响天气高炮操作流程494

40.1 火炮通电操作流程494

40.2 火炮的技术检查495

40.3 火炮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498

40.4 火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499

40.5 火炮的安全管理507

第41章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控制技术513

41.1 人工影响天气高炮作业现状513

41.2 数字化理念的形成513

41.3 系统模块设计516

41.4 系统试验验证522

41.5 形成数字化装备523

附录A天气雷达回波模型和气象方程524

A.1气象粒子对电磁波的散射524

A.2气象粒子散射截面积526

A.3气象雷达方程527

结束语5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