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大移民 “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大移民 “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https://www.shukui.net/cover/28/30906049.jpg)
- 陈世松等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2009332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2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人口迁移-历史-研究-四川省-清前期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大移民 “湖广填四川”故乡记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选题背景1
二、概念界定3
三、学术史回顾5
四、史料支撑16
五、研究框架18
六、课题创新20
第一章 麻城孝感乡历史钩沉22
第一节 麻城县的地理形势23
一、麻城县的地貌概况23
二、麻城县的地缘特征28
第二节 孝感乡沿革与方位36
一、麻城县建置沿革36
二、孝感乡历史沿革38
三、孝感乡始建年代40
四、孝感乡地理方位43
第三节 《都碑记》与“孝感乡都”45
一、邹知新与《都碑记》45
二、《都碑记》全文46
三、“孝感乡都”记事48
四、“孝感乡都”遗址50
五、“孝感乡都”解读51
第四节 孝感乡历史遗存考察54
一、沈家庄的“孝感厅”54
二、“麻邑四乡坛域图”56
三、高安河码头遗址57
第五节 孝感乡周边关系辨正58
一、“孝感乡”与“孝感县”58
二、移民源流与“麻城过籍”62
第二章 元代成都“孝感乡”的由来66
第一节 宋末元初的成都平原66
一、战后成都平原的凋敝66
二、元初政府的应对举措69
第二节 成都平原屯田的兴起72
一、成都军屯的创立经过72
二、成都军屯的基本情况75
第三节 成都军屯的管理体系77
一、元代四川的镇戍系统77
二、成都军屯的设点位置79
三、带“乡”的成都军屯81
第四节 “孝感乡”军屯的由来及演变84
一、省外来的屯田专业户84
二、元朝在淮西的屯田87
三、由军屯番号到地理单元90
第三章 楚人迁川潮流的兴起97
第一节 西系红巾军在荆楚97
一、兵起鄂东97
二、移民滥觞100
第二节 荆楚移民迁巴蜀104
一、襄汉流民聚绍熙104
二、躲避战火入巴蜀106
第三节 大夏政权据四川108
一、开辟蜀中新天地108
二、开创移民新时代110
三、楚民落业的方式114
第四章 湖广军事移民的开启118
第一节 明王朝对四川的军事镇抚118
一、四川卫所之设118
二、从征军士镇蜀119
三、楚民屯垦戍边125
第二节 朱元璋对明氏旧部的处置128
一、对溃卒的收集128
二、对庄户的安置129
三、对渠帅的处决130
四、对权臣的惩治130
五、对夏主的远徙132
第三节 湖广遗民的命运与踪迹132
一、就地安置132
二、举兵反抗134
第五章 移湖广实四川的奥秘137
第一节 明初四川社会背景状况137
一、四川经济衰减的诱因137
二、人稀地荒的凋残之区139
第二节 麻城在移民实川中的地位144
一、战略前沿重镇144
二、人口输出基地145
三、《招民榜文示》解读147
第三节 征发孝感迁民入四川151
一、入川缘由151
二、迁民构成154
三、迁民征发157
四、移徙路线162
第四节 孝感迁民在四川的安置164
一、安置政策164
二、安置区域166
三、安置形式170
四、个案剖析174
第五节 湖广自发移民活动的兴起180
一、迁移背景180
二、个案剖析181
第六章 湖广移民的空间分布184
第一节 元明四川人口格局的变化184
一、元代四川的人口状况184
二、明代四川人口的变化187
第二节 湖广移民姓氏的空间分布190
一、叙州府190
二、直隶泸州198
三、重庆府201
四、夔州府212
五、顺庆府216
六、成都府219
第三节 湖广移民空间分布的特点229
一、偏向东南聚集229
二、叠压积层现象231
第七章 麻城移民家族的成长236
第一节 麻城籍世家大族的分布236
一、川南地区236
二、川东地区238
三、川西地区243
第二节 麻城移民家族成长的原因245
一、原乡成长背景245
二、四川客居环境248
三、移民自身条件249
第三节 孝感乡移民家族的崛起253
一、孝感乡家族墓志辑录253
二、孝感乡家族墓志剖析256
三、孝感乡家族成长个案258
第八章 移民记忆的符号建构262
第一节 蜀人楚籍记忆的源头262
一、“前明侨户多籍楚”262
二、“奉诏入川”辨265
三、“洪武二年”解读268
第二节 移民历史记忆的传承272
一、移民记忆传承的形式272
二、家世来源的文本书写273
第三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兴起277
一、同乡移居传说概念277
二、移居传说的历史“选择”279
三、成都的“黄陂孝感人”283
第四节 同乡移居传说的演化288
一、明清易代背景下的集体失忆288
二、清初湖广移民祖籍意识的淡漠290
三、清末民国孝感乡传说的泛化292
四、同乡移居传说泛化的形式293
五、同乡移居传说版本的定型299
第五节 “孝感乡”指代符号的建构304
一、符号学的基本理论304
二、孝感乡的符号指代含义305
三、“孝感乡”符号的建构过程309
第九章 祖籍记忆认同与文化整合演变317
第一节 巴蜀地域文化的整合317
一、宗教信仰317
二、方言习俗320
三、生活习俗323
第二节 巴蜀地域社会的整合330
一、土客界限的消融330
二、省籍观念的淡化334
三、汉夷民族的融合338
四、盆周民众的交融342
第三节 社会角色在整合中的作用345
一、地方官员的导向教化345
二、乡土士绅的组织宣传346
三、广大民众的创造传播350
第十章 文化回归与精神家园建设354
第一节 麻城寻根热的兴起354
一、麻城寻根热的特点354
二、麻城寻根热的成因361
第二节 同类祖源与精神家园建设368
一、同类祖源的文化意义368
二、移民时代的精神家园建设372
三、精神家园建设的历史借鉴375
第三节 当代社会中的“麻城孝感乡”现象调查377
一、流传现状的一般调查377
二、流传现状的问卷调查385
三、问卷调查的相关分析388
附录:寻根,为那悠悠乡愁407
主要参考文献412
后记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