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黄有福,陈景富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1397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1
第一章 中国佛教东渐朝鲜半岛23
第一节 中国佛教东渐的社会背景23
第二节 高句丽佛教的肇始28
第三节 百济佛教的初传32
第四节 新罗佛教传入时间异说两种33
第二章 六世纪初至十一世纪末朝僧入华求法请益活动的兴起与发展39
第一节 入华求法请益活动兴起的背景与原因39
第二节 求法请益活动情况概述44
第三节 求法请益活动的几个特点47
第一节 早期的朝鲜西域求法僧56
第三章 朝鲜入华学僧的西域求法活动56
第二节 唐朝初叶的朝鲜西域求法僧58
第三节 唐朝中叶的朝鲜西域求法僧61
一、慧超和他的《往五天竺国传》61
二、无漏、元表、悟真的西域求法活动66
第四节 朝鲜入学僧西域求法活动总结76
第四章 中朝佛教典籍的流通79
第一节 汉文佛教典籍的编目与入藏概况79
第二节 汉文佛典在朝鲜半岛的流布85
第三节 朝鲜佛教典籍回传中国93
第五章 中国天台教观传入朝鲜97
第一节 中国天台教发展概况97
一、发正与《法华经》观音信仰99
第二节 早期法华教观的东传99
二、玄光传法华安乐行门101
第三节 中国天台教观全面传入朝鲜103
一、波若、缘光与智?的关系104
二、法融师徒与朝鲜止观学说的发展106
第四节 义天传慈辩教观109
第六章 中国佛教律学在朝鲜的传播117
第一节 中国佛教律学发展概况117
第二节 戒律传播海东三国的次第123
第三节 圆光的世俗五戒与占察宝126
第四 节慈藏定律133
第七章 中国华严学说之流播朝鲜141
第一节 慈藏与朝鲜华严学之滥觞143
第二节 义湘师徒的求法与传教149
第三节 澄观、净源华严学说的流传海东161
附:杭州慧因寺事迹167
第八章 中朝两国密教的关系171
第一节 明朗、惠通等人对早期杂密的研习与传播171
第二节 纯密在朝鲜的传播概况176
第九章 唯识学说东传朝鲜189
第一节 早期唯识学在朝鲜的传播190
第二节 法相唯识宗在朝鲜的传播194
一、圆测与中国唯识宗的西明学系194
二、圆测以外的入华唯识学僧及其传法活动207
第三节 高丽王朝时期唯识学的主流216
第十章 中国禅法的东传朝鲜219
第一节 入学僧对双峰禅与东山法门的研传221
第二节 北宗渐悟法门与朝鲜的曦阳山派226
第三节 南宗怀让系禅法在朝鲜的广泛传播233
一、西堂智藏与迦智山、实相山、桐里山三派233
二、麻谷宝彻与圣住山派239
三、章敬怀晖与凤林山派242
四、南泉普愿与师子山派246
五、盐官齐安与阇崛山派248
六、沩仰宗脉在朝鲜的传播252
一、云居道膺与海东“四无畏大士”259
第四节 南宗青原行思系禅法在朝鲜的传播259
二、石霜庆诸的海东法裔269
三、法眼宗在高丽的传播274
四、投子大同与高丽璨幽279
第五节 中国佛教禅宗传播海东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283
第十一章 朝鲜僧俗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突出贡献287
第一节 起沉继绝的三论大师僧朗287
第二节 朝鲜僧人与中国的佛典翻译事业290
第三节 无相禅师的法系及其禅法的演变300
一、无相生平事迹及其法系300
二、“三句用心”的内容及其演变304
附二:成都静众寺与大圣慈寺资料308
附一:无相禅师传法世系308
第四节 中朝佛教的合璧——赤山新罗法华院的诵经仪轨及其它322
第五节 地藏与九华山的佛教信仰327
一、新罗僧地藏事迹与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的形成327
二、九华山地藏菩萨信仰道场形成的社会背景330
三、九华山地藏菩萨信仰道场形成的历史意义337
第六节 谛观、义通与中国天台教的中兴343
一、谛观传教事迹及其地位343
二、宝云义通——天台宗第十六祖351
第七节 朝鲜僧俗撰写的汉文佛教碑铭的历史价值355
第八节 张宝皋与中朝、中日佛教交流368
第十二章 元代至明初中朝佛教文化的交流375
第一节 元至明初入华弘法之朝鲜僧人376
第二节 文化交流的特点389
第十三章 中朝佛教艺术的交流390
第一节 中国佛教艺术的发育成长概况390
第二节 中朝佛教艺术交流概况405
一、建筑艺术交流405
二、造像艺术交流414
三、绘画美术交流425
四、梵钟、梵呗与写经艺术交流430
附录一 中朝佛教文化交流人物一览表436
附录二 中朝历史纪年对照表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