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环境噪声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环境噪声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0862077.jpg)
- 张帮俊,翟国庆编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7308028097
- 出版时间:2001
- 标注页数:313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环境噪声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1绪论1
1.1环境噪声的定义1
1.2噪声的危害2
1.2.1 噪声对心理和行为的影响3
1.2.2噪声对健康的影响3
1.3环境噪声控制学研究内容4
1.3.1噪声的物理基础4
1.3.2噪声的评价方法5
1.3.3噪声预测5
1.3.4噪声的控制和治理5
2声波的物理基础7
2.1声波的概念7
2.1.1 声波的产生和传播7
2.1.2描述声波的物理量8
2.2声波方程13
2.2.1声传播中的三个基本方程13
2.2.2声压波动方程17
2.2.3平面波球面波柱面波18
2.3声场中的能量20
2.3.1声能量声能量密度20
2.3.2质点振动速度声阻抗率21
2.3.3声功率声强23
2.4声强级声压级声功率级24
2.4.1级和分贝24
2.4.2声强级与声压级的关系25
2.5声波的干涉26
2.5.1 叠加原理26
2.5.2声波的相干性27
2.5.3不相干声波的叠加28
2.5.4声压级的叠加30
2.6声波的反射透射衍射33
2.6.1声波的反射和透射33
2.6.2声波的衍射36
2.7声传播中的发散规律37
2.7.1 点声源在自由空间的辐射37
2.7.2声源的指向性辐射38
2.7.3半自由空间中的声辐射38
2.7.4半自由空间中的线声源39
2.7.5面声源的传播特性41
2.8声传播中的其他衰减43
2.8.1 空气吸收的附加衰减44
2.8.2地面吸收的附加衰减46
2.8.3气象条件对声传播的影响47
习题248
3环境噪声的评价51
3.1人的听觉特性51
3.1.1 听觉构造简介51
3.1.2声音的主观感受53
3.2人耳的频率响应与等响曲线58
3.2.1 响度级58
3.2.2 等响曲线59
3.2.3响度60
3.2.4频率计权61
3.3噪声基本评价量65
3.3.1 A声级65
3.3.2等效连续A声级65
3.3.3暴露声级LAE67
3.3.4 噪声暴露量EA,T67
3.3.5累计百分声级LN68
3.3.6噪声评价曲线NR70
3.3.7语言干扰级SIL73
3.3.8昼夜等效声级Ldn73
3.3.9噪声污染级74
3.4噪声允许标准74
3.4.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74
3.4.2工业企业噪声标准75
3.5声环境质量评价78
3.5.1 区域环境噪声评价78
3.5.2交通噪声评价81
习题382
4噪声测量技术84
4.1噪声的测量仪器84
4.1.1 接收设备85
4.1.2 中间设备88
4.1.3读出设备91
4.2 声级计92
4.2.1声级计的结构92
4.2.2声级计的校准94
4.2.3声级计的主要附件95
4.2.4数字声级计96
4.3声强的测量96
4.3.1声强测量的原理96
4.3.2声强测量仪器99
4.4噪声测量方法和分析技术99
4.4.1 噪声测量注意事项99
4.4.2频谱分析101
4.4.3噪声源的鉴别102
4.4.4数字测量及模数转换103
4.4.5相关技术和谱密度104
4.4.6快速傅里叶变换(FFT)106
4.4.7小波分析技术108
4.4.8声场计算模拟108
4.4.9噪声信号实时分析系统109
4.5环境噪声测量110
4.5.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110
4.5.2道路交通噪声测量111
4.5.3航空噪声测量112
4.5.4工业企业噪声测量114
习题4117
5声环境影响预测119
5.1 声环境影响预测的意义119
5.2.1 用物理声学和几何声学原理预测计算法120
5.2.2实验室缩尺模型的方法120
5.2 噪声预测的常用方法120
5.2.3计算机模拟方法121
5.2.4灰色系统的预测方法121
5.3工业企业噪声的预测122
5.3.1 预测的准备阶段122
5.3.2工业企业噪声预测的一般模式123
5.3.3 以车间建筑作为声源的预测模式124
5.3.4工厂噪声预测的一种简化模型129
5.4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136
5.4.1噪声源模型137
5.4.2交通噪声的传播环境140
5.4.3交通噪声预测实例144
5.5 区域环境噪声的预测147
5.5.1 灰色系统法——噪声污染未来状况的预测147
的关系150
5.5.2 回归分析法——分析噪声和其他因素之间150
模式151
5.6.1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151
5.6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推荐的噪声预测计算151
5.6.2铁路噪声预测模式153
5.6.3机场飞机噪声预测模式156
5.6.4工业噪声预测模式157
5.7小结159
习题5159
6噪声控制技术概述161
6.1 噪声控制基本原理与原则161
6.1.1噪声控制的基本原理161
6.1.2噪声控制的一般原则162
6.1.3噪声控制的基本程序162
6.2.1机械噪声163
6.2噪声源分析163
6.2.2气流噪声164
6.2.3电磁噪声164
6.3城市环境噪声控制165
6.3.1城市环境噪声源分类165
6.3.2城市规划与噪声控制168
6.3.3噪声管理172
6.3.4城市绿地降噪174
习题6175
7室内声场和吸声降噪176
7.1室内声场176
7.1.1 扩散声场中的声能量密度和声压级176
7.1.2室内声衰减和混响时间180
7.1.3吸声降噪量183
7.1.4室内简正方式185
7.2.1吸声材料和吸声结构188
7.2材料的声学分类和吸声特性188
7.2.2吸声系数和吸声量189
7.2.3吸声系数的测量190
7.3多孔材料194
7.3.1多孔材料的吸声原理195
7.3.2影响多孔材料的吸声特性的因素195
7.3.3空间吸声体198
7.4共振吸声结构199
7.4.1薄膜与薄板共振吸声结构200
7.4.2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202
7.4.3微穿孔板吸声结构205
7.4.4薄塑盒式吸声体208
习题7209
8.1.1消声器的分类211
8.1.2消声器的基本要求211
8消声器211
8.1 消声器的分类、评论和设计程序211
8.1.3消声器声学性能评价量212
8.1.4消声器的设计程序214
8.1.5消声器的压力损失215
8.2阻性消声器221
8.2.1 阻性消声器原理221
8.2.2阻性消声器的种类222
8.2.3气流对阻性消声器性能的影响225
8.2.4阻性消声器的设计227
8.3抗性消声器228
8.3.1扩张室式消声器228
8.3.2共振式消声器233
8.3.3干涉式消声器236
8.4.1阻性-扩张室复合消声器239
8.4阻抗复合式消声器239
8.4.2阻性-共振腔复合消声器241
8.5微穿孔板消声器242
8.5.1消声原理242
8.5.2消声量的计算243
8.6扩散消声器244
8.6.1小孔喷注消声器244
8.6.2多孔扩散消声器246
8.6.3节流减压消声器247
8.6.4其他类型消声器248
8.7应用实例250
习题8253
9隔声技术254
9.1.1隔声量255
9.1隔声的评价255
9.1.2空气隔声指数256
9.1.3插入损失257
9.2单层匀质密实墙的隔声258
9.2.1质量定律258
9.2.2吻合效应262
9.2.3单层隔声墙的频率特性263
9.3双层隔声结构265
9.3.1双层结构的隔声特性265
9.3.2双层结构的隔声性能266
9.3.3多层复合隔声结构271
9.4隔声间271
9.4.1隔声间的降噪量272
9.4.2隔声门272
9.4.3隔声窗278
9.5隔声罩282
9.5.1 隔声罩的插入损失282
9.5.2隔声罩的设计要点282
9.6声屏障283
9.6.1声屏障的插入损失284
9.6.2声屏障的设计要点285
习题9286
10隔振及阻尼减振288
10.1振动对人体的影响和评价288
10.1.1振动对人体的危害288
10.1.2局部振动标准290
10.1.3整体振动标准291
10.1.4环境振动标准292
10.2.2振动控制基本方法293
10.2.1振动的传播规律293
10.2振动控制的基本方法293
10.3隔振原理295
10.3.1振动的传递和隔离模型295
10.3.2隔振的力传递率297
10.4隔振元件300
10.4.1金属弹簧减振器301
10.4.2橡胶减振器303
10.4.3橡胶隔振垫305
10.4.4其他隔振元件306
10.5阻尼减振307
10.5.1阻尼减振原理307
10.5.2阻尼材料308
10.5.3阻尼减振措施309
习题1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