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https://www.shukui.net/cover/37/30859179.jpg)
- 张万兴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566180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168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完全手册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二章学校心理咨询1253
第一节学校心理咨询和概述1253
一、心理咨询的分类1253
二、心理咨询的特点1253
第四册目录1253
三、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区别与联系1254
四、心理咨询的形式1254
三、因人而异原则1255
四、启发性原则1255
一、平等、交友性原则1255
二、教育性原则1255
第二节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1255
五、明确与委婉相结合原则1256
六、整体性原则1256
七、保密性原则1256
八、预防性原则1256
十一、情感上保持中性原则1257
十、社会性原则1257
九、咨询与治疗相结合的原则1257
第三节心理咨询的有关技巧及注意事项1258
一、咨询谈话的种类及特殊要求1258
二、咨询谈话的一般要求及基本原则1259
三、谈话中的有关技巧的运用1260
四、学校心理咨询的具体要求1262
五、对学校心理咨询的建议1263
第一节沟通:技能五味1265
第三章沟通技巧:心理咨询的必备工具1265
一、“甜”与“辣”的巧妙结合1266
二、因人而异,灵活运用1266
三、催化剂:少而精1267
四、手段服务于目的1267
五、沟通技能的三个基本维度1267
第二节关注与倾听1268
一、不能忽视的领域——非言语行为1268
二、关注:此时无声胜有声1269
三、倾听:主动地与当事人同在1270
第三节神入——沟通心灵1272
一、神入:为人处世方式与沟通技能1272
二、神入的奇妙作用1273
三、突出重点的神入1273
四、掌握时机的神入1274
五、准确地神入1274
六、建立神入的行为模式1275
第四节协助自我探究1276
一、探究的多种形式1277
二、探究与神入的巧妙结合1279
第五节应对挑战——机智的邀请书1279
一、拓展视野的信息1280
二、深层的神入——促进自我探索1280
三、咨询师的自我暴露1281
四、直接性反应——及时地解决关系问题1282
五、总结——新的起点1284
六、如何进行有效的挑战1285
第六节学习沟通1287
第四章人格障碍及其矫正1289
第一节心理压力1289
一、心理压力的概念1289
二、心理压力的产生1292
第二节人格障碍矫治1298
一、戏剧型人格1298
二、自恋型人格1302
三、依赖型人格1305
四、逃避型人格1310
五、强迫型人格1313
六、偏执型人格1317
七、临界型人格1319
八、分裂型人格1322
附录:1325
克服虚荣——对虚荣心理导致的行为问题的辅导1325
贪吃的背后——中学生情绪障碍与贪食症的矫治1329
女孩奇怪的病症背后——强迫症的咨询与矫治1337
第一节厌学的涵义及现状1343
第五章厌学心理及其矫治1343
第二节厌学的主要特征1344
一、心智活动差1344
二、动力不足1345
三、学习成绩差1345
四、具有很强的破坏性1345
第三节厌学原因分析1345
一、教育内部的原因1345
二、社会方面的不良因素1346
四、学生自身的原因1347
三、家庭因素1347
第四节厌学矫治1348
一、综合性对策1348
二、预防性对策1350
三、矫治性对策1351
附录:1352
为什么她不肯上学——中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辅导1352
千万别放弃——对厌学情绪的调适1355
二、模糊不清的感知觉1361
一、难以自制的情绪激动1361
第六章考试焦虑心理及其疏导1361
第一节考试焦虑的表现1361
三、思维混乱,定势加强1362
四、注意范围狭窄,注意稳定性降低1362
第二节考试焦虑的成因1362
一、发生焦虑的主观原因1362
二、发生焦虑的客观原因1363
第三节过度考试焦虑的危害1363
一、过度考试焦虑对认知过程的危害1363
二、过度考试焦虑对心理健康的危害1364
三、过度考试焦虑对身体健康的危害1365
第四节考试焦虑的矫治1366
一、考前心理准备1366
二、考试的策略与技巧1367
附录:1369
她的考试成绩为何逐次下降——中学生考试焦虑症的心理调适1369
第一节自卑的涵义及表现1375
第七章 自卑心理及其疏导1375
二、因在家庭中的地位而产生的自卑感1377
一、身体方面的自卑心理1377
三、学习及知识方面的自卑感1378
四、性方面的自卑感1378
第二节自卑感的成因1379
一、自卑感与自尊心1379
三、因性格而产生的自卑感1380
四、来自挫折和心理创伤的自卑感1380
二、来自生理方面的自卑感1380
第三节 自卑心理的疏导1381
一、要了解和尊重学生1381
二、要帮助青少年树立自信心1383
三、要丰富青少年的知识,培养其各方面的才能1383
四、要坚持以表扬为主1384
附录:1384
一句话的失败——中学生自信心的辅导1384
点燃希望之火——中学生情感冷漠问题的调适1388
自信的笑容——小学生自负与自卑心理的调适1392
第一节嫉妒的涵义及表现1397
第八章嫉妒心理及其疏导1397
一、个体心理嫉妒1399
二、群体心理嫉妒1400
第二节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1401
第三节嫉妒心理的危害1402
一、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嫉妒1404
二、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心理环境1404
第四节嫉妒心理的疏导1404
三、丰富青少年的精神生活1405
四、提倡友好竞争1405
五、教给具体方法1405
附录:1407
她做了一件不该做的事——中学生嫉妒心理的辅导与调适1407
第九章逆反心理及其疏导1411
第一节逆反心理的涵义1411
二、逆向思维的发展程度1412
一、逆反心理产生的过程1412
三、逆反心理的表现结果1413
第二节逆反心理对学校教育的影响1413
一、逆反心理影响的负效应1413
二、逆反心理影响的正效应1415
第三节逆反心理的成因1416
一、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客观原因1416
二、造成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观原因1418
第四节逆反心理的疏导1419
一、运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1419
二、正视逆反心理的负效应1420
三、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1420
四、注重了解学生心理动态1421
五、重视心理疏导,努力控制逆反心理1422
六、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成败1422
附录:1423
从无理“狡辩”到主动致歉——小学生对抗行为的心理辅导1423
第一节孤独的涵义1427
第十章孤独心理及其疏导1427
第二节孤独的表现1428
一、沉默寡言,消极悲观,在新的生活环境中难以适应1428
二、敏感多疑,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1429
三、感情脆弱,自卑感强,不能够经受挫折1429
四、紧张抑郁,不善言辞1429
第三节孤独现象产生的原因1430
一、学生自身的因素1430
二、外部环境因素1433
第四节孤独现象的疏导1435
一、孤独通常伴有情绪和行为症状1435
二、孤独现象的疏导1436
第十一章赌气心理及其疏导1439
第一节赌气的涵义1439
第二节赌气的表现及成因1440
一、赌气的表现1440
二、赌气的成因1441
一、加强修养,培养良好性格,清醒的认识1442
第三节赌气的矫正1442
二、对导致赌气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1443
第十二章特种障碍及其疏导1449
一、口吃1449
二、遗尿症1451
三、失眠症1452
附录:1454
平稳过渡——对父母离异学生的心理辅导1454
第八编 心理辅导常用技术1463
第一章心理测验技术1463
第一节心理测验概述1463
一、什么是心理测验1463
二、心理测验的特点1465
三、心理测验的分类1466
四、心理测验的注意事项1467
第二节心理教育工作中常用的心理测验1471
一、智力测验1471
二、人格测验1476
三、心理健康测验1481
第二章心理辅导课程设计技术1483
第一节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1483
一、智能和创造性1485
二、自主坚强的意志特征1485
三、爱的品格和社会适应性1486
四、乐观开朗的情绪情感特征1486
一、认知法1487
第二节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1487
二、操作法1488
三、集体讨论法1489
四、角色扮演法1489
五、行为改变法1491
第三节课程设计和课堂组织1492
一、课程设计1492
二、课程组织1494
一、起始评价1497
二、过程评价1497
第四节心理教育课程评价1497
三、终结评价1498
第三章心理辅导常用操作技法1501
第一节会谈的意义、目标与方法1501
第二节避免功亏一篑1505
第三节相互作用的无形方面1507
第四节几种基本的辅导风格与方法1508
一、对当事人应答的深度1508
二、认知重建法1508
三、回答不同类的提问1510
四、如何处理标签1512
第五节知识、技艺与决断性的综合1513
一、洞察当事人的不健康心理并给以巧妙的引导1513
二、提问和应答技术1515
第四章心理辅导评估技术1521
第一节心理教育评定的界定1521
一、心理教育评定与心理测验1521
二、医学诊断的评定模式1523
一、信度1525
第二节心理评定的信效度1525
第三节心理评定的策略1526
一、特异性与一般性评定1526
二、效度1526
二、以问题解决为宗旨1527
三、选择测验的策略1528
第四节评定报告的撰写1528
一、有效报告的撰写1529
二、报告使用者喜好的报告内容1530
一、如何开始1531
三、效果不好的报告1531
第五节评定的步骤1531
二、外表与观察1533
三、测验中的行为表现1534
四、测验的实施1535
五、测验结果及其解释1535
六、提出建议1537
第一节测验的作用1539
第五章测评技巧1539
第二节测验的种类1541
一、信度和效度1541
二、测验的种类1543
三、分数的解释1545
第三节实施要确保客观性1547
一、测验与学校心理辅导1547
二、测验实施程序1548
三、结果的解释1550
第四节评估法1551
一、观察法1551
二、个案法1552
附录:1555
关于编制《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的几点说明1555
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1557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1562
症状自评量表(SCL-90)1565
心理治疗工作者条例》1569
中国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制定的《卫生系统心理咨询与1569
美国学校心理学者协会(NASP)制定的《职业道德原则》1572
注意力测评1577
联想力测评1582
空间想像力测评1588
人格测评概论1588
人格测评(一)1610
人格测评(二)1613
性格测评1617
意志力与计划测评1642
退缩性品格测验1645
意志力与习惯测评1647
意志品质自测1648
个人忍耐力测评1650
社会适应能力测评1654
交往水平测评1666
社交能力测评1669
人际关系测评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