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走出古典 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走出古典 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
  • 木斋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344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12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走出古典 唐宋词体与宋诗的演进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第一章唐宋词体的分类和演进1

第一节唐宋词体1

第二节词体的分类8

第三节唐五代词体的演进12

第四节北宋词体的演进14

第五节南宋词体的演进18

一、稼轩体18

二、白石体20

第六节词体的范型和亚范型23

第二章宋词瘦硬体及宋初体31

第一节关于宋初体33

第二节瘦硬体与张先始创40

第三节瘦硬体之中坚:晏殊词47

第四节瘦硬体的先声与尾声52

一、张先之先声:范仲淹词53

二、向东坡体之过渡54

第五节瘦硬体词对东坡词的开启57

第三章柳永人生及其词体范型论63

第一节柳永评价的历史误区63

一、士大夫词人的双重人格66

第二节柳永人格及其解构意义66

二、柳永人格的完整与双重69

三、柳永人格的解构意义75

第三节柳词“正体”论79

第四节柳词范式论87

一、伶工之词:变业余填词而为专业词人87

二、娴熟音律90

三、长短之变90

四、铺叙手法与直线型结构92

五、情爱写真93

六、市井情调94

第四章苏轼审美人生及其词体范型98

第一节苏轼的政治理想与仕宦人生98

第二节苏轼的审美人生107

一、仕宦人生审美化107

二、以读书与创作为人间至乐111

三、以社会生活与大自然为审美客体113

第三节审美人生之于艺术创作的影响115

第四节从苏轼春节诗探讨苏轼人生苦难118

第五节以生命观探讨苏轼审美人生的历史坐标128

第六节东坡体词体范型131

一、苏词的本质是诗人雅词131

二、东坡诗人雅词变革成功的原因137

第五章姜夔职业词人的历史地位140

第一节姜夔的历史文化坐标140

一、与传统的仕隐道路比较141

二、与宋代士大夫人生方式之比较145

第二节姜夔的人生方式及其形成原因150

第三节姜夔的诗词创作155

第四节姜夔的影响160

第六章苏轼与中国诗歌的分期163

第一节奇异的苏轼现象163

第二节 中国诗史的三大时期167

第三节苏轼是近代诗歌的奠基人181

第七章意象变革与诗史演进186

第一节唐宋山水意象的异同186

第二节王维诗“诗中有画”辨析193

第三节苏轼后意象方式之形成198

第四节苏诗后意象表达方式203

一、意象的内心展延203

二、散文化意象209

三、比喻性意象215

第八章宋诗的演进及其分期220

第一节初宋时期(开国—公元1034)222

第二节盛宋时期(公元1034—1094)227

一、梅尧臣提倡平淡开创盛宋诗风228

二、欧阳修对于盛宋诗风的确立231

三、王安石对于盛宋诗风的再确立232

四、苏、黄之别233

第三节变宋时期(公元1094—1162)237

一、黄、陈异同238

二、吕本中:江西诗派的转型239

三、陈与义:确立江西诗派的转变241

第四节中宋时期(公元1162—1209)243

第五节晚宋时期(公元1209—宋亡)246

第一节辽金诗歌的诗史定位250

第九章辽金诗歌的地位及其演进250

第二节唐诗回响:辽代诗歌的特质及其演进260

第三节 两宋诗风的异域回响:金诗特质及其演进263

一、借才异代的金初诗歌263

二、南宋中兴的异域回响266

三、四灵江湖之回响:金代怪奇诗派269

第四节两宋诗风之集成:元好问273

一、王若虚的铺垫274

二、元好问与唐宋文化之关系277

主要参考文献28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