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最新印刷技术实用手册 平版印刷技术分册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最新印刷技术实用手册 平版印刷技术分册 上
  • 藏广州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音像出版社
  • ISBN:7884017105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480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9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最新印刷技术实用手册 平版印刷技术分册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平版印刷概述3

第一节 平版印刷的起源3

一、石版印刷术3

二、珂罗版印刷工艺4

三、金属平版和间接平版印刷工艺5

四、平版印刷的发展趋势6

第二节 平版印刷工艺原理9

一、油水相斥原理9

二、乳化13

三、表面张力与吸附14

四、润湿16

五、表面活性剂20

六、动态水墨平衡23

第二章 平版胶印纸26

第一节 纸的分类与常用的印刷、包装纸26

一、纸的分类26

二、各类纸张简介30

第二节 纸张的常规性能40

一、厚度40

二、紧度40

三、机械强度41

四、纸张平滑度43

六、纸张光学特性44

五、纸张两面性44

七、纸张含水量48

八、温度48

九、尺寸稳定性49

十、卷曲性50

十一、吸收性能50

十二、酸碱性51

第三节 印刷纸的质量检测53

一、物理性能的检测53

二、化学性能的检测59

三、机械性能的检测64

四、光学性能的检测66

五、表面性能的检测68

六、其他性能的检测71

七、印刷纸的外观质量与“纸病”72

第四节 纸张的印刷适性79

一、纸张厚度方向上的缩胀性81

二、纸张吸墨性与印刷品质量的关系82

三、纸张表面强度与印刷的关系85

四、纸张的平滑度与印刷的关系87

五、纸张的变形分析89

六、纸张的调湿处理90

一、胶印对纸张性能的基本要求93

第五节 平版胶印用纸93

二、胶印常用纸张94

第三章 平版胶印材料106

第一节 制版用感光材料106

一、感光材料的基本结构106

二、感光材料的照相性能110

三、感光材料的冲洗加工113

四、彩色感光材料的使用120

五、晒版与制版用感光材料126

第二节 胶辊与橡皮布129

一、胶辊的种类129

二、不同的印刷方式对胶辊提出的要求132

三、水辊135

四、橡皮布136

第三节 润版液145

一、润版液的基本性质和润版原理145

二、润版液的种类149

三、润版液各种成分的性质和作用151

四、润版液的合理使用156

第四节 其他印刷用化学药剂158

一、消泡剂158

二、调墨油和撤淡剂161

三、流平剂162

四、胶版印刷用清洗剂164

第四章 胶印油墨168

第一节 胶印油墨的性质和原料168

一、性质168

二、原料169

三、胶印油墨的结构175

四、胶印对油墨性能的基本要求177

五、胶印油墨辅料178

第二节 胶印常用油墨184

一、油脂型胶印油墨184

二、树脂型普通胶印油墨187

三、树脂型亮光胶印油墨191

四、树脂型快干(快固着)胶印油墨193

五、树脂型快固亮光胶印油墨196

六、金属(金、银色)胶印油墨198

七、树脂型非热固轮转胶印油墨200

八、树脂型热固轮转胶印油墨203

第三节 胶印油墨的基本性能204

一、物理性能204

二、化学性质216

第四节 油墨的印刷适性220

一、油墨印刷适性的基础理论220

二、油墨印刷适性221

第一节 概述232

一、版材的结构232

第五章 版材232

二、版材的分类和规格234

三、胶印对版材性能的基本要求234

四、版材的使用与保养235

第二节 版材的基本性能236

一、外观性能236

二、机械性能237

三、化学性质238

一、制版作业适性240

第三节 版材的印刷适性240

二、印刷作业适性242

第四节 胶印常用金属版材244

一、锌板244

二、铝板245

三、钢板246

四、不锈钢板246

五、铜247

六、铬247

七、小胶印系统常用版材248

八、胶印预涂感光版材251

第五节 各种新型的CTP版材255

一、感光体系CTP版材257

二、感热体系CTP版材262

三、紫激光CTP技术及其版材268

四、其他CTP版材271

第六节 平版版材的表面处理272

一、机械磨板273

二、刷子磨板278

三、电解糙化表面处理279

四、多层砂目300

五、无砂目PS版302

第七节 表面糙化处理的检测方法303

第六章 印前图文信息处理306

第一节 印前图文信息系统处理306

一、印前系统的组成306

二、印前系统的工作流程314

三、印前系统及制版基础知识315

四、印前制作的方法技术320

第二节 分色制版工艺设计与原稿分析325

一、分色制版工艺设计的基础326

二、原稿分析331

三、整稿334

四、检测量具与参数测试336

五、反射原稿分析340

六、透射原稿分析356

第三节 文字信息处理370

一、文字的字体、大小及排版要求370

二、活字排版371

三、照相排版372

四、计算机排版373

第四节 彩色印刷复制原理374

一、色彩感觉的形成374

二、颜色的分类和特性376

三、颜色的呈色原理378

四、层次复制原理380

五、彩色复制原理383

六、彩色复制的色彩再现原理387

七、调频网点391

八、彩色印刷品的色彩再现原理392

九、灰平衡393

第五节 制版照相工艺394

一、主要制版照相器材394

二、单色原稿的照相制版工艺398

三、彩色连续调原稿的照相分色工艺399

第六节 电子分色制版工艺402

一、滚筒式分色机工作原理、构造和性能402

二、电子分色机使用规范404

三、电分机基本操作405

四、电分机工艺操作409

第七节 DTP系统基本操作416

一、DTP系统的构成417

二、DTP系统制版操作423

第七章 平印制版428

第一节 印版的种类428

一、蛋白版428

二、平凹版429

三、多层金属版430

四、预涂感光平版432

一、PS版的特点与分类435

五、即涂感光版435

第二节 PS版的制作435

二、PS版的版基及感光层437

三、PS版的制作和晒版440

第三节 PS再生版的制作456

一、PS版再生的意义457

二、PS版再生的原理和方法457

三、PS版再生的工艺459

四、电解砂目再生工艺465

第四节 胶印分色制版工艺469

一、工作环境的确定469

二、扫描输入工艺484

三、色彩与层次校正496

四、加网工艺510

五、陷印(Trapping)524

六、照排输出工艺537

第五节 直接制版543

一、直接制版技术发展简介543

二、直接制版版材544

三、直接制版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光源547

四、直接制版系统介绍552

一、涂布机572

第六节 晒版572

二、晒版机579

三、光源583

四、PS版显影机587

五、PS版烤版机588

六、晒版质量控制591

七、胶印版中的CTP版材和无水胶印版的制版595

第七节 印版质量597

一、印版的变形597

二、印版的耐印力600

三、印版的检查604

四、印版的保护606

第八节 打样608

一、概述609

二、打样的种类610

三、打样机611

四、打样工艺613

五、打样质量标准619

六、打样质量的检测620

第八章 平版印刷机械622

第一节 平版印刷机的种类及命名622

一、平版印刷机的种类622

二、平版印刷机的命名624

第二节 平版印刷机的组成628

一、输纸部件628

二、定位与传递632

三、印刷装置634

四、输墨(输水)装置636

五、收纸装置637

第三节 J2108型单色机的日常操作639

一、电气按键和按键盒639

二、常用手柄和手轮641

三、日常操作顺序642

第四节 HD102V型四色机的日常操作643

一、电气控制台和按键盒644

二、常用手柄和手轮649

三、机器的安全装置651

四、日常操作顺序653

第五节 平版印刷机的调节653

一、给纸机上主要机构的调节653

二、定位与传递装置主要机构的调节656

三、印刷装置主要机构的调节658

四、输墨、输水装置主要机构的调节663

五、收纸装置主要机构的调节666

一、胶印机的三级保养671

第六节 设备管理671

二、胶印机的润滑保养672

三、胶印机的使用维护672

四、胶印机的日常与定期检查维修675

五、胶印机大修验收标准678

六、新进胶印机的检验标准681

第七节 平印故障的排除683

一、平印故障的主要原因683

二、平印故障例析686

三、平印故障识别的一般方法690

第一节 平版胶印机的基本操作692

一、堆纸操作692

第九章 平版胶印工艺692

二、敲纸操作695

三、胶印机印版的拆装操作696

四、橡皮布的裁剪和拆装702

五、印版和橡皮布的清洗705

六、胶印机放水、放墨操作708

七、胶印机“校版”操作709

第二节 胶印生产中的日常操作718

一、印刷产品质量的检查要求及方法718

二、胶印版面水量的控制719

三、胶印印版的修补方法721

四、半成品及成品的保管和处理722

五、橡皮布的日常保养及处理724

第三节 输纸部件的调节与使用725

一、连续式输纸部件的调节与使用725

二、如何看好输纸器731

第四节 规矩部件的调节与使用733

一、规矩部件的组成及调节733

二、规矩部件的交接关系737

第五节 输水部件的调节与使用739

一、水辊的日常保养739

二、输水各部件740

三、水辊压力的调节740

一、输墨部件的基本结构743

第六节 输墨部件的调节与使用743

二、墨辊接触压力的校正方法745

三、调节墨辊压力时掌握的原则746

第七节 滚筒压力的调节748

一、印刷压力748

二、滚筒中心距的调节749

三、滚筒包衬的计算750

四、滚筒压力的检查751

第八节 胶印过程质量控制751

一、产品质量控制752

二、产品质量数据化和规范化控制754

三、控制印刷环境755

四、印刷过程中提高印版耐印率(力)的措施760

五、做好下班时的收尾工作762

六、平版印刷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762

第九节 无水平版胶印774

一、概述774

二、无水平版的结构及印版制作777

三、无水平版印刷机理780

四、油墨的特性及组成780

五、印刷工艺781

六、无水平版印刷机782

一、数字直接成像印刷784

第十节 数字印刷784

二、按需印刷或个性化的数字印刷787

第十章 印后加工789

第一节 概论789

一、印后加工技术的分类和特点789

二、印后加工技术的发展791

第二节 印刷品的光泽加工793

一、覆膜793

二、上光806

第三节 纸印品金属光泽加工811

一、烫箔811

二、冷烫金814

三、扫金(擦金)815

第四节 提高纸印品立体感加工816

一、凹凸印(压凹凸)816

二、滴塑818

三、压花819

四、折光加工819

第五节 功能性加工820

一、烫蜡820

二、浸渍树脂820

第六节 纸印品的成型加工822

一、模切、压痕加工822

二、制模切版823

三、模切829

四、模切压凸一次完成工艺832

第七节 簿册、书刊的印后加工833

一、折页833

二、配帖835

三、装订837

四、包面847

五、切书848

第一节 推行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849

一、ISO9000:2000版标准的内容和特点849

第十一章 印刷质量控制849

二、ISO9001:2000标准的内容综述859

三、2000版ISO9000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862

四、质量体系的建立873

五、质量体系的文件层次877

六、质量手册的编写方法882

第二节 印刷品质量检测与控制888

一、印刷品质量的评价方法888

二、印刷品质量标准与基本内容891

三、印刷品质量的检测方法900

四、印刷质量的自动控制系统902

一、平版晒版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905

第三节 晒版、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905

二、胶印机打样工艺及规范化质量管理911

三、凹印打样工艺923

第十二章 印刷成本估算934

第一节 印刷估价概述934

一、印刷估价的定义934

二、印刷估价的方法935

三、印刷估价的现状与发展935

第二节 印刷成本的估算936

一、印前图文信息处理工序936

四、印刷费用940

三、晒版费用940

二、拼版与拷贝费用940

五、印后加工费用942

六、材料费945

第三节 实例的计算与分析948

一、实例的印刷成本的计算948

二、降低印刷成本应注意的一些问题949

附录 平版印刷常用技术标准952

印刷技术术语 平版印刷术语952

印刷用原稿分类959

彩色复制网线角度962

阳图型PS版感光液965

印刷技术 胶印印版制作9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