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广州现代林业发展战略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彭镇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7060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163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177页
- 主题词:林业经济-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广州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广州现代林业发展战略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广州市林业发展背景分析1
一、森林在城市和谐发展中的作用1
(一)森林改善城市生态环境1
(二)森林益于市民身心健康2
(三)森林促进城市经济发展3
二、国外城市林业发展启示4
(一)城市林业的产生和发展历程4
(二)国外城市林业发展的启示5
三、国内城市林业发展启示7
(一)我国城市林业发展历程7
(二)我国城市林业建设问题分析8
(三)我国城市林业建设的趋势9
四、广州市林业建设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11
(一)珠江三角洲自然环境11
(二)迅速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12
(三)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形势14
(四)珠江三角洲的健康发展要求加快广州市林业建设16
第二章 广州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18
一、城区污染问题突出18
(一)大气污染18
(二)水污染19
(三)噪声污染19
(四)热岛效应19
二、城郊环境形势严峻20
(一)土壤污染较为普遍20
(二)生态用地受到挤占20
(三)采石场对生态景观破坏严重21
(四)固体垃圾21
三、山区水土流失不容忽视22
四、湿地系统功能退化23
五、市域生态系统破碎化24
第三章 广州市林业发展现状与潜力27
一、林业发展现状27
(一)林业用地全面实现有林化28
(二)森林质量不断提高28
(三)林业产业发展迅速28
(四)林业管理逐步现代化29
二、存在问题分析29
(一)森林资源总量需要进一步增加29
(二)城市森林空间布局需要进一步优化31
(三)森林总体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31
(四)森林灾害防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34
(五)林业产业需要进一步发展35
三、必要性35
(一)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35
(二)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改善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必然选择35
(三)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创建广州“绿色环境”的迫切要求36
(四)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36
(五)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弘扬岭南文化的时代要求36
(六)加快广州林业发展是满足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37
四、发展潜力37
(一)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广州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37
(二)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广州林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后盾37
(三)繁荣的旅游市场为广州林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契机38
(四)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广州林业发展丰富了建设内涵38
(五)社会的积极参与为广州林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38
(六)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广州林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39
(七)城市的快速发展为广州林业发展创造了大好机遇39
五、限制因素39
(一)经济发展占用林业用地与生态保护要扩展林地的矛盾突出39
(二)林业作为公共产品的公益性质与林地企业经营、农民承包的矛盾突出40
(三)森林资源管理与开发利用机制需要创新40
(四)林业科技储备相对不足40
(五)林业建设难度加大,成本提高40
(六)森林灾害防控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41
(七)现行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林业发展的要求41
第四章 指导思想与建设原则42
一、指导思想42
二、建设原则42
(一)生态优先,以人为本42
(二)兼顾效益,形成产业43
(三)政府主导,公众参与43
(四)林水结合,城乡一体44
(五)科教兴林,依法治林44
三、规划依据45
第五章 发展目标和总体布局46
一、发展目标46
(一)构筑生态廊道,优化森林网络46
(二)发展近自然林,提高资源质量46
(三)活跃森林旅游,繁荣特色产业47
(四)加强灾害监控,保障森林安全47
(五)传承岭南文化,建设森林城市47
二、发展指标47
(一)确定原则47
(二)核心指标48
三、规划布局原则52
(一)立足广州市域范围,兼顾珠三角生态圈52
(二)统筹山水城田海规划,健全森林生态网络52
(三)遵循生态优先原则,发展特色林业产业53
(四)倡导近自然林模式,突出乡土植被特色53
(五)服务城市发展需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53
(六)传承岭南历史文化,彰显花城绿色文明54
四、林业发展总体布局54
(一)结构布局54
(二)空间布局56
(三)建设重点62
第六章 林业工程建设规划64
一、城区森林与村镇绿色家园建设工程64
(一)建设范围64
(二)建设目标64
二、山地森林保育工程65
(一)建设范围65
(二)建设目标65
三、湿地及沿海防护林保护与建设工程65
(一)建设范围65
(二)建设目标66
四、生态廊道建设工程66
(一)建设范围66
(二)建设目标66
五、山前生态缓冲带建设工程66
(一)建设范围67
(二)建设目标67
六、特殊地段植被恢复工程67
(一)建设范围68
(二)建设目标68
七、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68
(一)建设范围69
(二)建设目标69
八、特色林业产业建设工程69
(一)建设范围69
(二)建设目标70
九、森林灾害防控与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建设工程70
(一)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70
(二)森林病虫害防治70
(三)森林资源保护能力建设71
十、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71
(一)建设范围71
(二)建设目标和内容71
第七章 广州市林业中长期发展规划73
一、广州市未来林业发展形势与需求分析73
(一)林业建设回顾与“十一五”展望73
(二)中长期林业需求分析77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81
(一)指导思想81
(二)发展目标81
(三)指标体系83
三、发展布局88
(一)结构布局88
(二)空间布局88
四、建设工程92
(一)林业生态体系工程93
(二)林业产业体系工程101
(三)森林文化体系工程105
(四)森林保护能力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程107
五、投资概算112
(一)工程总投资112
(二)分项工程投资112
(三)资金筹措渠道112
六、保障体系113
(一)建立健全林业法规体系,继续推动依法治林工作113
(二)建立和完善以各级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稳定的林业投入体系,建立健全多元化林业资金筹措渠道及投入机制114
(三)建立健全生态科普和林业普法体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建设114
(四)提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林业科技成果转化115
(五)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林业管理水平115
(六)协调与统筹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城市林业建设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16
(七)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合作框架机制,推动林业共同发展116
(八)完善国有林场、森林公园和非公有制造林的产权与管理机制116
(九)探索多种方法逐步解决生态移民问题117
附件118
附件1 《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专家评审意见118
附件2 《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项目评审会评审专家名单120
附件3 《广州城市林业发展规划》编制人员121
附件4 在《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项目评审会上的讲话123
附件5 在《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项目评审会上的讲话125
附件6 广州市林业发展规划129
参考文献147
附图149
附图1 广州市森林资源现状图149
附图2 广州生态功能区划(一级)150
附图3 广州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1)151
附图4 广州市生态敏感性综合评价(2)152
附图5 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1990)153
附图6 广州市土地利用现状图(2000)154
附图7 广州城市林业发展规划示意图155
附图8 林带与村镇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村镇)156
附图9 林带与村镇绿色家园建设工程(林带)157
附图10 森林公园与生态旅游建设工程158
附图11 湿地与沿海防护林保护与建设工程159
附图12 生态公益林保育工程160
附图13 自然保护区建设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161
附图14 特色林业产业工程布局图162
内容简介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