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图解黄帝内经 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图解黄帝内经 中
  • 韦桂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304266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72页
  • 文件大小:33MB
  • 文件页数:145页
  • 主题词:《内经》-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图解黄帝内经 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131

人体的365个气穴131

孙络和谿谷131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133

足三阳经穴位分布133

手三阳经穴位分布133

督脉、任脉、冲脉穴位分布133

骨空论篇·第六十135

风邪致病的病征135

主要经脉的循行路线135

膝病的针刺135

治疗水病的腧穴136

灸治寒热病的方法136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137

水肿病的成因137

治疗水肿病的57个穴位137

四季针刺部位选择的依据137

治疗热病的59个穴位139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140

有余和不足140

神的有余和不足140

气的有余和不足140

血的有余和不足141

形的有余和不足141

志的有余和不足141

气血逆乱与疾病的形成141

虚征和实征的形成142

虚实征的补泻原则142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145

缪刺145

缪刺与巨刺的区别145

缪刺时的取穴145

尸厥病的形成与治疗147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149

六经有余和不足的病征149

四季脏腑气血的分布149

违背四时针刺的后果149

误刺五脏后病人的死亡日期150

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152

病的标本属性与逆治、从治152

脏腑疾病的传变规律152

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155

五运与三阴三阳的关系155

五运主管四时155

气的盛衰规律155

天地之气的循环规律155

五运与三阴三阳的配合156

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158

运气学说的创立158

天地运行的动静规律159

六气变化与万物的生成159

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162

六气的循环162

六气主时的地理位置162

天符、岁会、太一天符163

一年中六气开始和终止的时间163

六气的作用164

六气的变化164

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167

五运气化太过对自然界和人的影响167

五运气化不及对自然界和人的影响168

五运之气不及与四时的关系169

五气变化与灾害的预测170

五星的运转与善、恶171

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174

五运的平气、不及和太过174

五运平气之年的表现174

五运不及之年的表现175

五运太过之年的表现177

不同地区的发病规律与治疗原则178

地势高低对人寿命的影响179

司天之气如何影响五脏的变化179

运气变化对动物的影响180

运气变化对生化的影响181

六气的变化与疾病的治疗181

服用药物时应遵循的原则182

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183

司天之气和在泉之气的变化规律183

太阳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83

太阳司天之年养生原则184

阳明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84

阳明司天之年的养生原则185

少阳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86

少阳司天之年的养生原则187

太阴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88

太阴司天之年的养生原则189

少阴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89

少阴司天之年的养生原则190

厥阴司天之年所出现的现象191

厥阴司天之年的养生原则191

六气运行与相应、不相应的判断192

在泉之气与五运的同化192

时令与药性的选择193

五运之气与主岁之年的常数194

复气发作时的现象和征兆198

四时之气时间和位置的测定199

五运六气变化呈现出的物象199

六气的相互作用和六气的盈虚200

用药的原则201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202

六气主岁时的情况202

风化的运行与疾病的治疗202

在泉之气侵入人体产生的疾病与治则203

司天之气侵入人体产生的疾病与治则204

在泉之气不足和司天之气不足的治则205

六气过盛导致的疾病与治疗方法206

六气相复对人和自然界的影响206

六气相复所致疾病的治疗207

气的分属与人体的对应关系207

胜气、复气的变动与疾病的发生207

客主相胜时出现的疾病与治疗208

用药性与五脏、五气的关系来治病209

三阴三阳划分的依据与治病准则209

六气的变化对发病和治病的影响210

胜气和复气的变化规律210

六气变化对补泻的影响211

六气致病的机理211

药物的阴阳和配方原则212

逆治、从治、反治212

君药、臣药、使药214

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215

三阳相并215

示从容论篇·第七十六219

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219

避免治病中的五种过失219

徵四失论篇·第七十八221

治病失败的四个原因221

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222

三阴三阳经脉的脉象222

三阴三阳经脉的雌雄222

病人死亡日期的推断223

方盛衰论篇·第八十224

阴阳脉象的逆顺与生死224

诊断疾病的“五度”224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226

涕、泪的形成226

刺法论篇·第七十二227

郁气的预防和排除227

司天、在泉之气失守时疾病的预防227

刚柔失守对天运和人的影响228

五疫的防治229

真气的保全229

本病论篇·第七十三231

气交异常的原理231

气交异常对发病的影响231

六气不迁正对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33

六气不退位对人和气候变化的影响233

刚柔更迭失位对天运的影响233

神明失守导致死亡的原因234

灵枢237

九针十二原·第一237

经气的变化与针刺237

虚实补泻的原则237

九针及其功用238

邪气对人体的伤害与针刺原则238

脏腑之经气所出238

针刺时的注意要点239

脏腑之十二原穴239

本输·第二242

十二经脉的起点和终点242

针刺时病人的配合245

四季针刺时的取穴原则246

小针解·第三249

邪气脏腑病形·第四249

邪气侵入经脉后的变化249

邪气侵入五脏对人体的伤害249

人面不怕冷的原因249

诊断疾病要综合考察250

五脏脉象的六种变化250

五脏疾病的针刺治疗252

脏腑的合穴253

六腑病变的表现与治疗253

根结·第五255

十二经脉的起止255

形体与气血不同对针刺的影响257

寿夭刚柔·第六258

人之阴阳刚柔对针刺的影响258

针刺次数的选择258

寿命长短的推测258

刺法三变259

营分病、卫分病、寒痹病的表现与治疗259

官针·第七261

各种针具的正确使用方法261

针刺的方法261

本神·第八266

终始·第九266

比较人迎脉和寸口脉,判断六经病变266

针刺的原理268

补泻方法的选择268

针刺次数和方法的确定269

针刺的禁忌2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