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WCDMA无线通信技术及演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WCDMA无线通信技术及演化
  • 彭林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 ISBN:7113054722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3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652页
  • 主题词:码分多址-宽带通信系统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WCDMA无线通信技术及演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移动通信概述1

目 录1

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回顾3

1-1-1 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4

1-1-2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6

1-1-3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8

6-5-3上行扩频和调制 310

1-1-4后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17

6-6用户数据传送 319

1-2 3G系统的演进19

1-2-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系统组成及演进策略20

1-2-2核心网从第二代向第三代过渡之路24

1-2-3 GSM蜂窝通信系统的演化26

1-2-4 IS-95标准及其演化32

1-2-5 TD-SCDMA是由第二代向第三代演进的首选技术35

1-3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规范36

1-3-1 IMT-2000特征37

1-3-2 IMT-2000业务特征38

1-3-3 IMT-2000技术要求39

1-3-4 IMT-2000频谱规划40

1-4 3G标准化和WCDMA技术44

1-4-1 WCDMA标准开发45

1-4-2 3G在各国的发展48

1-4-3 3GPP和3GPP2论坛50

1-5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54

1-5-1 QoS要求55

1-5-2全球漫游问题56

1-5-3无缝网络57

1-5-4 Ad hoc网络58

1-5-5软件无线电60

1-5-6 OFDM技术61

1-5-7超宽带技术62

小结64

第2章移动通信天线技术65

2-1天线基本特性66

2-1-1天线技术概述66

2-1-2天线技术特性68

2-1-3基站天线类型77

2-1-4天线分集技术78

2-1-5天线下倾技术84

2-1-6天线调整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88

2-2智能天线技术91

2-2-1 智能天线研究内容及其现状92

2-2-2智能天线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96

2-2-3智能天线的分类97

2-2-4天线阵列101

2-2-5智能天线算法104

2-2-6智能天线在3G系统基站中的应用108

2-3-1 MIMO简介111

2-3 MIMO技术111

2-3-2 MIMO建模113

2-3-3 MIMO未来研究113

小结114

第3章移动无线传播115

3-1 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环境116

3-1-1 自由空间传播损耗116

3-1-2功率(链路)预算117

3-1-3平坦地面上的电波传播特性118

3-1-4几何绕射理论和UTD法119

3-1-5陆地移动通信中的三种传播机制122

3-2移动通信路径损耗传播模型128

3-2-1 小尺度衰落模型129

3-2-3 Rayleigh信道的基本机制130

3-2-2多谱勒频移130

3-2-4 Jakes模型135

3-2-5 Clarke模型138

3-2-6 SUZUKI模型141

3-2-7小尺度衰落的类型142

3-3 大尺度路径损耗传播模型146

3-3-1 Okumura-Hata模式146

3-3-2 COST231-Hata模式148

3-3-3 COST23 1-Walfisch-Ikegami模式148

3-3-4微小区传播模式152

3-3-5室内传播模式153

3-3-6 建筑物内、靠近建筑物和进入建筑物的传播155

小结157

第4章 GSM系统和GPRS技术159

4-1 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原理160

4-1-1移动台162

4-1-2基站子系统(BSS)163

4-1-3网络交换子系统(NSS)165

4-1-4操作子系统(OSS)168

4-2-1 GSM接口168

4-2 GSM接口与协议168

4-2-2 GSM接口协议171

4-3 GSM无线接口技术175

4-3-1频率配置175

4-3-2无线接口信道定义176

4-3-3 帖结构178

4-3-4信道配置结构179

4-3-5无线接口技术181

4-4 GSM系统管理190

4-4-1 安全管理191

4-4-2位置管理195

4-4-3切换管理196

4-5 GPRS技术198

4-5-1 GPRS的一般功能和特点199

4-5-2 GPRS网络结构200

4-5-3 GPRS协议栈201

4-5-4数据包结构203

4-5-5逻辑信道204

4-5-6分组传输协议205

4-5-7 GPRS技术应用206

小结208

第5章CDMA基本技术原理209

5-1 多址方案210

5-1-1 FDMA211

5-1-2 TDMA213

5-1-3扩频多址216

5-2 CDMA技术容量分析217

5-2-1直扩CDMA原理218

5-2-2 FDMA和TDMA蜂窝系统的容量220

5-2-3 CDMA系统的容量221

5-3 3G无线发射机功能223

5-3-1语音编码224

5-3-2信道编码227

5-3-3交织器239

5-3-4调制240

5-3-5扩频245

5-4 3G无线接收技术253

5-4-1接收机结构254

5-4-2硬和软判决254

5-5 CDMA多径分集技术256

5-5-1 Rake接收机概述257

5-5-2 Rake接收机原理259

5-5-3双天线分集接收Rake接收机263

5-5-4多用户检测技术概述264

5-5-5多用户检测技术分类268

小结275

第6章WCDMA物理层关键技术277

6-1 WCDMA无线网络结构279

6-1-1 无线接口协议栈概述281

6-1-2 WCDMA资源管理结构283

6-1-3 WCDMA服务和业务结构284

6-1-4物理层概述285

6-2传输信道288

6-2-2公共传输信道289

6-2-1专用传输信道289

6-2-3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291

6-2-4传输信道的帧结构292

6-3物理信道293

6-3-1 上行链路物理信道293

6-3-2下行链路物理信道296

6-3-3分组模式数据300

6-4-1 同步过程301

6-4物理层处理过程301

6-4-2功率控制302

6-4-3随机接入过程305

6-4-4物理层测量306

6-5扩频和调制307

6-5-1扰码307

6-5-2信道编码309

6-5-4下行扩频和调制315

6-5-5发射机的特征318

6-6-1 上行专用信道319

6-6-2上行复用321

6-6-3随机接入信道的用户数据传输324

6-6-4上行公共分组信道324

6-6-5下行专用信道324

6-6-6下行复用326

6-6-7下行共享信道328

6-6-8前向接入信道传送用户数据329

6-6-9用户数据的信道编码329

6-6-10TFCI信息的编码330

6-7信令330

6-7-1公共导频信道(CPICH)331

6-7-2同步信道(SCH)331

6-7-3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主CCPCH)332

6-7-4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辅助CCPCH)333

6-7-5用于信令传输的随机接入信道334

6-7-6捕获指示信道(AICH)335

6-7-7寻呼指示信道(PICH)335

6-7-8用于CPCH接入过程的物理信道336

小结336

第7章WCDMA无线接口协议339

7-1无线接入网构成340

7-2 MAC层协议342

7-2-1概述343

7-2-2 MAC层内部结构347

7-2-3 MAC层功能349

7-2-4 MAC层各种内部头351

7-2-5 MAC过程353

7-2-6 MAC层数据格式354

7-2-7 MAC层协议355

7-3无线链路控制协议365

7-3-1 RLC功能365

7-3-2 RLC协议描述367

7-4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370

7-4-1概述370

7-5 广播/组播(BMC)协议371

7-4-2报头压缩371

7-6无线资源控制协议372

7-6-1 RRC功能372

7-6-2 RRC连接的管理373

7-6-3切换374

7-7接入和核心网的协议栈376

7-7-1 参考点Uu和Iub处的协议376

7-7-2 Iu参考点处的协议栈377

7-7-3 RANAP380

7-8呼叫控制382

小结384

第8章WCDMA网络规划和设计385

8-1 规划技术概述386

8-1-1无线网络规划内容387

8-1-2 覆盖规划388

8-1-3容量规划396

8-1-4无线信道规划398

8-1-5频率规划401

8-2 WCDMA 小区规划402

8-1-6位置区大小402

8-2-1无线链路预算403

8-2-2负载因子408

8-2-3负载因子计算举例412

8-2-4容量升级415

8-2-5每平方千米的容量415

8-2-6软容量416

8-2-7 网络共享418

8-3系统性能理论分析419

8-3-1话务量419

8-3-2阻塞公式420

8-3-3话务模型423

8-4容量和覆盖规划及优化426

8-4-1 容量和覆盖的混合设计427

8-4-2网络优化428

8-5干扰分析和系统优化429

8-5-1 GSM互存分析429

8-5-2运营商间干扰431

8-5-3 上行链路对下行链路的影响431

8-5-4本地下行链路干扰432

8-5-5平均下行链路干扰433

8-5-6路径损耗测量434

8-5-7避免邻信道干扰的方法434

8-5-8WCDMA和TDD CDMA的干扰435

小结437

第9章WCDMA无线资源管理439

9-1WCDMA功率控制技术441

9-1-1WCDMA系统的功率限制441

9-1-2开环功率控制442

9-1-3闭环功率控制443

9-1-4外环功率控制448

9-2-1切换技术的测量452

9-2 WCDMA切换技术452

9-2-2切换原因分析455

9-2-3切换决定456

9-2-4 目标小区的评估456

9-2-5切换分类458

9-2-6切换的几种基本算法459

9-2-7切换过程的性能研究460

9-2-8 WCDMA软切换技术461

9-3-1上行链路负载465

9-3负载控制技术465

9-3-2下行链路负载467

9-3-3接入控制468

9-3-4负载控制470

9-4信道资源分配技术471

9-4-1信道资源分配技术概述471

9-4-2动态信道分配算法实现474

9-4-3混合业务的信道分配476

小结479

第10章WCDMA高速数据传输技术481

10-1 HSDPA技术概述483

10-1-1 HSDPA协议结构484

10-1-2HSDPA信道结构490

10-1-3 自适应调制和编码技术(AMC)491

10-1-4混合的ARQ(HARQ)493

10-1-5快速蜂窝选择(FCS)493

10-1-6多输入多输出天线处理(MIMO)494

10-2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技术495

10-2-1 差错控制方法495

1 0-2-2 HARQ技术497

1 0-2-3 HARQ机制499

10-2-4增加冗余传输机制503

1 0-2-5 N信道停止等待HARQ508

1 0-3 AMC技术510

1 0-4 MIMO技术512

10-5分组调度算法513

10-5-1 有线网络中分组调度算法514

10-5-2无线网络特性517

10-5-3 无线网络中常见的分组调度算法518

10-6 QoS机制和算法公平性521

10-6-1 WCDMA业务分类523

10-6-2 WCDMA业务属性525

小结527

第1 1章 3G技术演化和OFDM技术认识529

1 1-1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演化531

11-1-1 未来移动通信系统532

11-1-2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研究536

11-1-3 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537

11-1-4 OFDM技术539

11-2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概述541

11-2-1 OFDM技术历史发展542

11-2-2 OFDM技术特点544

11-2-3 OFDM系统的主要技术546

11-2-4 OFDM技术在IEEE 802.11a中的应用550

11-2-5 HiperLAN/2标准的OFDM应用556

11-2-6宽带无线接入中的OFDM应用563

11-3 OFDM技术基本原理566

11-3-1 OFDM基本原理568

11-3-2使用FFT的OFDM系统570

11-3-3 OFDM频谱特性572

1 1-3-4 OFDM符号的保护间隔574

11-3-5 OFDM的多载波调制机制577

1 1-3-6 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579

11-3-7 OFDM基本参数选择582

11-4 OFDM主要技术研究583

11-4-1 峰值平均功率比问题584

11-4-2 同步技术589

1 1-4-3信道估计技术596

11-5 OFDM多址接入技术研究600

11-4-4 OFDM无线资源分配技术600

11-5-1 OFDMA多址接入技术601

11-5-2 OFDM-TDMA多址接入技术603

11-5-3 MC/DS-CDMA多址接入技术605

11-5-4 Multitone CDMA(MT-CDMA)多址接入技术607

11-5-5 MC-CDMA(Multicarrier CDMA)多址接入技术609

1 1-5-6不同多址接入技术的比较612

小结613

附录A爱尔兰B表617

附录B参考文献6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