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朱方明主编;姚树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427247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7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19页
  • 主题词:国际贸易-经济纠纷-案例-世界;世界贸易组织-经济纠纷-处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1

第一节 生产是为了消费1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学论述1

二、中国经济学界的讨论3

三、中国共产党的探索6

第二节 社会经济发展目标9

一、经济发展的内涵9

二、经济发展的目标体系10

三、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13

第三节 社会福利及其衡量15

一、生活质量与福利15

二、社会福利的度量16

第四节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1

一、国民收入与经济发展21

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22

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3

一、斯密:看不见的手36

第二章 经济资源及其配置方式36

第一节 资源配置理论综述36

二、凯恩斯:政府干预37

三、马克思:计划配置38

四、邓小平:计划与市场结合38

第二节 资源配置概述40

一、经济资源40

二、资源配置及其优化43

第三节 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计划和市场47

一、市场对资源的配置47

二、计划对资源的配置50

三、计划与市场的结合53

第四节 从计划到市场58

一、市场化理论58

二、中国经济的市场化61

一、关于适度消费的研究71

第一节 我国消费理论研究概述71

第三章 消费者需求与行为71

二、关于消费质量的研究72

三、关于消费模式的研究73

四、关于消费热点的研究74

第二节 需要、欲望、需求与消费75

一、需要、欲望与需求75

二、消费及其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79

三、消费者需求的决定因素80

二、消费者行为与消费心理86

第三节 消费者行为分析86

一、消费者行为的概念86

三、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87

四、消费、储蓄与投资的相互关系92

第四节 我国消费者需求与行为的变动特征及发展趋势94

一、我国消费者需求与行为的变动特征分析94

二、我国消费者需求与行为的发展趋势预测101

一、组织的涵义116

第四章 生产组织理论116

第一节 生产组织的一般理论116

二、生产组织的涵义118

三、生产组织的最初形式——家庭生产组织118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组织120

一、农业生产组织概述120

二、农业生产组织的形式121

三、我国农业生产组织的演变125

第三节 企业生产组织135

一、企业生产组织的涵义135

二、企业生产组织的起源和性质136

三、企业生产组织的形式141

四、企业生产组织的变革147

第四节 我国企业生产组织的演变152

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152

二、现代公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159

三、民营企业的发展166

第五章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174

第一节 经济体制概述174

一、经济体制的内涵及构成174

二、经济体制的理论模式181

三、经济体制的现实模式187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及改革198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形成及主要特征198

二、中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200

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202

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20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框架209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209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210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17

一、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特色217

二、中国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运行质量221

三、中国经济体制转变的外部环境225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收入分配235

第一节 收入分配概述235

一、生产要素的分配和社会产品的分配236

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238

三、宏观分配和微观分配239

四、收入分配的影响因素244

第二节 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249

一、按劳分配249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255

三、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263

第三节 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与政策264

一、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进轨迹264

二、改革开放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发展特征266

三、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的状况270

四、完善我国收入分配的政策措施276

一、效率和公平的争论281

第四节 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281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84

第七章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291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国家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基础291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理论291

二、西方的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302

第二节 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历史进程310

一、中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客观依据310

二、中国对外开放实践及其阶段性特征3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317

一、对外贸易317

二、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322

三、技术引进和技术出口324

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326

五、发展国际旅游业327

一、21世纪的全球经济: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329

第四节 面向21世纪的中国对外经济关系329

二、中国决择:政策分析与模式设计332

第八章 政府对经济的调控339

第一节 国家调控经济的理论源流339

一、马克思主义国家职能学说340

二、西方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理论流派342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必然性350

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调控经济的理论与实践探索350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调控经济的必要性354

第三节 政府经济调控目标357

一、政府经济调控目标的作用357

二、政府经济调控的总目标359

三、政府经济调控的具体目标360

四、政府经济调控目标之间的协调366

第四节 政府经济调控手段367

一、宏观调控手段367

二、微观调控手段378

后记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