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蜜蜂保护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蜜蜂保护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811174.jpg)
- 王建鼎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7109046605
- 出版时间:1997
- 标注页数:206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2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蜜蜂保护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蜜蜂保护学的基础理论4
第一节 病害的概念4
一、病害的含义4
二、蜜蜂病害发生的特点4
三、蜜蜂病害的分类5
四、蜜蜂病害的症状5
五、蜜蜂疾病的传播途径6
六、感染与活体防卫6
第二节 敌害的概念10
一、敌害的含义及发生特点10
二、敌害的分类10
三、敌害造成的损害10
第三节 蜜蜂病害防治的基本原理与主要方法11
一、蜜蜂病害防治的前提问题11
二、蜜蜂病害防治的类别及实质12
三、蜜蜂病害防治的实际措施12
四、强调“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17
第二章 蜜蜂病原种类概述19
第一节 细菌与真菌19
一、昆虫病原细菌概述19
二、昆虫细菌病20
三、蜜蜂的细菌性病害22
四、昆虫病原真菌概述22
五、昆虫寄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23
六、昆虫真菌病24
七、罹真菌病的昆虫机体内的病变30
八、蜜蜂的寄生性真菌31
第二节 病毒31
一、病毒简介31
二、昆虫病毒简介31
三、昆虫对病毒的感受性及病毒与昆虫的物质代谢40
四、引起蜜蜂病毒病的病毒种类42
五、昆虫病毒的培养和提纯43
第三节 原虫及寄生虫47
一、原虫47
二、寄生虫50
第四节 非传染性病51
一、中毒51
二、不适宜的环境因素53
三、遗传病与肿瘤53
四、其他异常56
五、不良的饲养管理58
第三章 蜜蜂的流行病学59
第一节 病原59
一、病原的毒性和感染力59
二、病原的生存能力59
三、病原的扩散能力60
第二节 寄主60
一、种群的性状和蜜蜂流行病的关系60
二、蜜蜂和其他昆虫对病原的传播方式61
第三节 环境因素62
一、气候条件62
二、饲养条件62
第四节 蜜蜂病害的分布、流行和预测63
一、蜜蜂病害的分布63
二、蜜蜂病害的流行64
第四章 蜜蜂病害的调查、标本采集制作和诊断67
第一节 蜜蜂病害的调查67
一、调查工作的意义67
二、调查的方法67
第二节 蜜蜂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71
一、标本的采集71
二、标本的制作72
第三节 蜜蜂病害的诊断73
第四节 蜜蜂保健78
一、蜂场卫生79
二、蜂箱和蜂具的消毒79
三、巢脾的消毒和保存80
四、蜜蜂饲料的卫生82
五、遵守卫生规则82
第五章 蜜蜂病毒病83
第一节 囊状幼虫病83
一、发生情况83
二、病原84
三、症状84
四、病毒的增殖84
五、病毒的传播85
六、流行规律85
七、防治86
第二节 东方蜜蜂囊状幼虫病86
一、发生情况86
二、症状87
三、病害的消长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关系87
四、传播途径87
五、防治87
第三节 蜜蜂慢性麻痹病88
一、发生情况88
二、病原88
三、症状89
四、病毒的增殖和传播89
五、病害与环境因素的关系90
六、慢性麻痹病病毒的卫星病毒90
七、防治90
第四节 急性麻痹病91
一、发生情况91
二、病原91
三、症状91
四、增殖与传播91
五、流行规律92
六、防治92
第五节 蜜蜂其他病毒病92
一、缓慢性蜜蜂麻痹病92
二、阿肯色蜜蜂病毒病93
三、蜜蜂X病毒病93
四、黑蜂王台病毒、蜜蜂线病毒、蜜蜂Y病毒病94
五、云翅粒子病95
六、蜜蜂克什米尔蜜蜂病毒病95
七、蜜蜂埃及病毒病96
八、蜜蜂虹彩病毒病96
九、中蜂大幼虫病96
十、蜜蜂死蛹病97
第六章 蜜蜂细菌病98
第一节 美洲幼虫腐臭病98
一、发生情况98
二、病原98
三、症状99
四、幼虫芽孢杆菌在蜜蜂幼虫体内的增殖100
五、幼虫芽孢杆菌在蜂群中的传播101
六、病害的流行规律101
七、诊断101
八、防治方法101
第二节 欧洲幼虫腐臭病102
一、发生情况102
二、病原102
三、症状104
四、蜂房球菌在蜜蜂幼虫中的增殖104
五、蜂房球菌在蜂群中的传播104
六、欧洲幼虫腐臭病的流行规律104
七、诊断105
八、防治105
第三节 其他细菌性病害106
一、蜜蜂败血病106
二、蜜蜂副伤寒病106
三、蜜蜂螺原体病107
四、蜜蜂粉介病107
五、立克次氏体病107
第七章 蜜蜂真菌病108
第一节 蜜蜂白垩病108
一、发生情况108
二、病原108
三、症状109
四、病原菌在蜜蜂幼虫体内的增殖109
五、病原菌的传播109
六、白垩病的流行规律109
七、蜜蜂球囊霉与其他蜂种的关系110
八、诊断110
九、防治方法110
第二节 蜜蜂黄曲霉病110
一、发生情况110
二、病原111
三、症状111
四、病原菌在蜜蜂体内的增殖111
五、病原菌的传播111
六、与蜜蜂病害有关的其他曲霉112
七、诊断112
八、防治方法112
第三节 其他蜜蜂真菌病112
一、蜂王黑变病112
二、蜂群中的其他真菌113
第八章 蜜蜂原虫病114
第一节 蜜蜂微孢子虫病114
一、发生情况114
二、病原114
三、症状114
四、孢子虫在蜜蜂体内的繁殖114
五、蜜蜂微孢子虫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115
六、诊断115
七、防治方法115
第二节 蜜蜂马氏管变形虫病116
一、发生情况116
二、病原116
三、症状116
四、变形虫在蜜蜂体内的增殖117
五、变形虫病的传播和流行规律117
六、诊断117
七、防治方法118
第三节 蜜蜂其他寄生性原虫118
一、簇虫病118
二、鞭毛虫118
第四节 蜜蜂爬蜂综合症119
一、病原119
二、症状119
三、流行规律119
四、防治方法120
第九章 侵袭性螨、蜘蛛和伪蝎121
第一节 革螨的简述121
一、成螨121
二、若螨123
三、幼螨123
四、革螨各虫期的检索表123
第二节 雅氏大蜂螨123
一、分布与危害123
二、形态特征125
三、内部解剖126
四、生活史及习性127
五、传播途径128
六、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29
第三节 小蜂螨130
一、分布与危害130
二、形态特征131
三、生活史和习性131
四、传播途径131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31
第四节 大、小蜂螨的防治方法132
一、预防和检疫132
二、饲养管理的改进结合药物杀螨133
三、热处理杀螨133
四、化学防治134
五、生物防治135
六、防治策略与注意事项135
第五节 武氏蜂盾螨136
一、分布与危害136
二、形态特征136
三、生活史及习性137
四、传播途径138
五、发生与环境的关系138
六、检查与诊断138
七、防治方法139
第六节 新曲厉螨140
一、分布与危害140
二、形态特征140
三、生活史与习性140
四、防治方法140
第七节 外蜂盾螨与背蜂盾螨141
一、分布与危害141
二、形态特征141
三、生活史及习性141
四、防治方法141
第八节 柯氏热厉螨142
一、分布与危害142
二、形态特征142
第九节 巢蜂伊螨143
一、分布与危害143
二、形态特征143
三、生活史及习性143
第十节 真瓦螨144
一、分布与危害144
二、形态特征144
三、生活史及习性144
第十一节 侵袭性蜘蛛144
一、球腹蛛科144
二、蟹蛛科145
三、漏斗蛛科145
第十二节 伪蝎145
第十章 侵袭性昆虫和线虫146
第一节 鳞翅目146
一、大蜡螟146
二、小蜡螟150
三、其他蛾类151
第二节 双翅目152
一、食虫虻科153
二、蜂虱蝇科153
三、眼蝇科154
四、寄生蝇科154
五、麻蝇科155
六、蚤蝇科156
第三节 膜翅目156
一、胡蜂科156
二、蚁科160
三、中华绒茧蜂161
四、黄蜂162
五、蜂狼162
六、蚁蜂162
七、其他蜂类163
第四节 鞘翅目163
一、步甲科163
二、花金龟科163
三、郭公虫科163
四、皮囊科164
五、芫菁科164
六、露尾甲科165
七、蛛甲科165
八、金龟科165
第五节 其他昆虫166
一、缨尾目166
二、蜻蜓目166
三、螳螂目166
四、?蠊目(蟑螂)166
五、革翅目(蠼螋)167
六、等翅目167
七、啮虫目167
八、半翅目168
九、脉翅目168
十、捻翅目168
第六节 线虫168
第十一章 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169
第一节 两栖类169
一、分布与危害169
二、生物学特性169
三、防治方法169
第二节 鸟类170
一、主要捕食者170
二、次要捕食者171
三、杂食性捕食者173
第三节 哺乳动物173
一、有袋类173
二、食虫动物174
三、啮齿动物175
四、食肉类动物175
五、熊177
六、灵长目动物178
第十二章 异常及非传染性疾病179
第一节 高低温的伤害179
一、卵和幼虫的高温伤害179
二、卵、幼虫的冻害179
三、成蜂束翅病180
第二节 遗传病180
一、二倍体雄蜂180
二、致死性遗传181
三、可见变异181
四、嵌合体181
第三节 死卵病182
第四节 其他异常182
一、工蜂产卵182
二、畸形蛹183
三、残缺蜂183
四、蜂王异常183
五、未知起因的疾病184
第五节 蜜蜂中毒184
一、农药中毒184
二、植物中毒189
三、工业和烟雾的中毒192
第十三章 蜜蜂检疫194
第一节 蜜蜂检疫的意义194
第二节 检疫的种类194
第三节 检疫对象195
第四节 实施检疫途径196
第五节 蜜蜂检疫的主要工作196
一、检疫对象的调查196
二、实施必要的限制、扑灭、禁止转地放蜂等检疫措施197
三、做好种蜂场和蜂产品、巢脾、蜂箱等检疫工作197
四、建立无检疫对象的种蜂场197
第六节 检疫的方法(仅供参考)197
一、抽查件数197
二、检疫方法198
第七节 检疫手续与实施检疫注意事项200
一、检疫手续200
二、实施检疫应注意的事项200
主要参考文献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