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邑县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山东省临邑县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齐鲁书社
- ISBN:7533303261
- 出版时间:1993
- 标注页数:712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748页
- 主题词:地方志(地点: 临邑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临邑县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凡例1
概述1
目录1
序1
大事记9
第二节 隶属37
第一节 地理位置37
第一编 建置 区划37
第一章 建置37
第三节 县城38
第一节 明清区划41
第二章 区划41
第二节 民国区划42
第三节 建国后区划43
第一节 乡镇46
第三章 乡镇 村庄46
第二节 村庄50
第二节 地层57
第一节 地质构造57
第二编 地理环境57
第一章 地质57
第一节 地貌类型58
第二章 地貌58
第二节 河流59
第一节 土壤61
第三章 土壤和植被61
第二节 植被63
第一节 气候特征64
第四章 气候 物候64
第二节 节气特征67
第三节 物候特征68
第二节 水资源70
第一节 土地资源70
第五章 自然资源 物产70
第四节 热量资源71
第三节 光照资源71
第六节 植物资源72
第五节 动物资源72
第八节 石油资源73
第七节 中药材资源73
第九节 名特产74
第三节 水灾75
第二节 风灾75
第六章 自然灾害75
第一节 旱灾75
第六节 霜冻76
第五节 雨淞 雾淞76
第四节 雹灾76
第八节 地震78
第七节 虫灾78
第一节 人口数量85
第一章 人口数量和分布85
第三编 人口85
第二节 人口分布87
第一节 自然变动88
第二章 人口变动88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89
第一节 民族构成89
第二节 机械变动89
第三章 人口构成89
第五节 职业构成91
第四节 文化构成91
第三节 婚姻 家庭91
第一节 晚婚 晚育92
第四章 计划生育92
第六节 姓氏92
第三节 政策措施93
第二节 节育 绝育93
第一节 封建土地占有制97
第一章 农业生产关系97
第四编 农业97
第二节 个体农民所有制99
第三节 集体所有制102
第四节 全民所有制104
第二章 农业区划105
第一节 耕作制度108
第三章 作物种植108
第二节 农技 农艺109
第三节 土壤 肥料111
第一节 粮食作物113
第四章 作物类别113
第二节 经济作物121
第三节 油料作物123
第五节 蔬菜作物125
第四节 绿肥作物125
第一节 耕作机具127
第五章 农机具127
第四节 收获机具128
第三节 田间管理机具128
第二节 播种机具128
第五节 农产品加工机具129
第一节 林木资源131
第六章 林业131
第二节 植树造林133
第三节 果品134
第四节 林木管理136
第一节 发展概况137
第七章 畜牧业137
第二节 畜禽品种139
第四节 疫病防治140
第三节 优良种畜、种禽的引进140
第二节 水产业生产141
第一节 水产资源141
第八章 水产业141
第一节 发展概况142
第九章 副业142
第二节 生产项目143
第一节 德惠新河流域147
第一章 河道治理147
第五编 水利147
第二节 马颊河流域148
第四节 土马河149
第三节 徒骇河149
第五节 沙河150
第二节 沟、洫开挖153
第一节 疏导排涝153
第二章 农田水利153
第四节 综合治理154
第三节 “三田”治理154
第五节 盐碱地治理157
第一节 井灌158
第三章 灌溉158
第三节 引黄灌溉159
第二节 引徒灌溉159
第五节 灌溉方式162
第四节 引黄配套设施162
第一节 水闸165
第四章 水工建筑物165
第二节 渡槽167
第一节 县外施工169
第六章 协作治水169
第五章 养护与管理169
第一节 干流管理169
第二节 农田水利工程管理169
第二节 边界水利纠纷171
第二节 集体工业178
第一节 私营工业178
第六编 工业178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178
第一节 机械修造业180
第二章 工业行业180
第三节 国营工业180
第二节 电力生产供应业182
第三节 石油化学工业184
第五节 纺织、缝纫业185
第四节 建筑材料制造业185
第七节 棉花加工业187
第六节 造纸、印刷业187
第八节 食品、饮料工业188
第九节 粮油、饲料加工业189
第十节 其他工业190
第一节 生产设备192
第三章 生产经营192
第二节 原料供应193
第三节 产品质量194
第四节 经济效益197
第二节 职工队伍198
第一节 生产技术198
第四章 生产技术 职工队伍198
第二节 鲁宁管线临邑首站199
第一节 胜利油田临盘指挥部199
第五章 国家、省、地驻县企业199
第四节 德州地区运输公司汽车七队200
第三节 德州地区电业公司临邑变电站200
第一节 官道 民间大道203
第一章 交通线路203
第七编 交通203
第二节 公路204
第三节 管线206
第一节 桥梁207
第二章 桥涵207
第二节 涵洞209
第一节 工具210
第三章 交通运输210
第三节 货运212
第二节 客运212
第一节 养护213
第四章 公路养护与绿化213
第一节 运输管理215
第五章 交通管理215
第二节 绿化215
第三节 交通监理216
第二节 路政管理216
第二节 邮电局、所219
第一节 邮铺219
第八编 邮电219
第一章 机构219
第一节 邮路221
第二章 邮政221
第三节 邮政业务223
第二节 邮政设备223
第一节 电路225
第三章 电信225
第二节 设备227
第三节 业务229
第一节 私营商业233
第一章 商业所有制233
第九编 商业233
第二节 集体商业235
第三节 国营商业236
第一节 商业网点237
第二章 经营方式237
第二节 集市贸易238
第三节 物资交流会239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购销240
第三章 商品购销240
第二节 生产资料购销244
第三节 棉花购销246
第四节 土副产品购销247
第二节 服务业248
第一节 饮食业248
第四章 饮食、服务业248
第二节 物资购进249
第一节 管理机构249
第五章 计划物资249
第三节 物资供应250
第二节 出口商品251
第一节 外贸机构251
第六章 对外贸易251
第三节 货源组织252
第二节 粮油征购254
第一节 管理机构254
第七章 粮油购销254
第三节 粮油销售255
第四节 粮油仓储257
第二节 管理体制26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61
第十编 财税 金融261
第一章 财政261
第三节 财政收入262
第四节 财政支出267
第二节 农业税收271
第一节 管理机构271
第二章 税务271
第三节 工商税收277
第四节 促产增收281
第一节 机构283
第三章 金融283
第二节 货币284
第三节 存款285
第四节 储蓄286
第五节 贷款287
第六节 现金管理290
第八节 债券 侨汇291
第七节 结算管理291
第九节 保险292
第二节 房屋297
第一节 街道297
第十一编 城乡建设297
第一章 县城建设297
第三节 供水排水299
第一节 集镇300
第二章 乡村建设300
第四节 桥涵300
第五节 绿化300
第二节 村庄301
第一节 建筑队伍302
第三章 建筑业302
第二节 设计施工303
第四节 建筑技术304
第三节 施工管理304
第一节 房地产管理305
第四章 城乡建设管理305
第二节 规划管理307
第一节 污染308
第五章 环境保护308
第二节 治理311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315
第一节 管理体制315
第十二编 综合经济管理315
第一章 计划管理315
第一节 机构沿革316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316
第二节 市场管理317
第三节 企业登记管理319
第五节 商标注册管理321
第四节 个体工商业户管理321
第二节 市场物价322
第一节 机构沿革322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322
第三章 物价管理322
第三节 物价管理325
第一节 度量衡管理326
第四章 计量标准化管理326
第二节 计量器具生产与修理327
第二节 审计监督328
第一节 机构328
第三节 标准计量管理328
第五章 审计328
第二节 统计调查329
第一节 统计机构329
第六章 统计管理329
第三节 服务与监督330
第一节 党的建立和发展333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333
第十三编 党派群团333
第二节 县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339
第三节 纪律检查340
第四节 统战工作341
第一节 组织沿革与活动342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地方组织342
第一节 工人组织344
第三章 群众团体344
第二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344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346
第三节 妇女组织348
第六节 科技协会350
第五节 工商业组织350
第四节 农民组织350
第七节 其他群众组织351
第一节 代表选举355
第一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355
第十四编 政权 政协355
第二节 历届大会356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359
第六节 调查 视察361
第五节 提案处理361
第四节 代表联系制度361
第二节 县人民政府(人民委员会)362
第一节 县抗日民主政府362
第二章县 人民政府362
第三节 县革命委员会365
第四节 基层政权367
第五节 信访368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369
第三章 县人民政协369
第二节 工作组370
第二节 民国县政府371
第一节 清末县署371
第四章 县旧政府及参议机构371
第三节 旧参议机构373
第二节 法院377
第一节 警察局377
第十五编 司法377
第一章 民国时期司法机构377
第一节 政治保卫378
第二章 人民公安378
第二节 刑事侦察380
第三节 治安管理381
第三章 人民检察382
第五节 人民消防382
第四节 基层治保组织382
第四节 监所检察383
第三节 经济检察383
第一节 刑事检察383
第二节 法纪检察383
第二节 刑事审判384
第一节 审判制度384
第四章 审判384
第四节 经济审判385
第三节 民事审判385
第二节 法制宣传386
第一节 司法建设386
第五节 申诉复查386
第五章 司法行政386
第四节 人民调解387
第三节 公证律师387
第一节 支援前线391
第一章 拥军优属391
第十六编 民政391
第二节 优抚392
第一节 救济395
第二章 社会救济395
第三节 复退安置395
第二节 救灾397
第一节 选举399
第三章 其他民政工作399
第二节 婚姻登记401
第一节 干部状况405
第一章 干部405
第十七编 劳动 人事405
第二节 干部管理406
第三节 干部制度408
第二节 工人队伍410
第一节 用工形式410
第二章 工人410
第三节 职工培训411
第四节 退休(职)制度412
第一节 工资413
第三章 工资 奖金413
第一节 劳动保护416
第四章 劳动福利416
第二节 奖金416
第二节 知识青年安置417
第一节 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417
第二节 劳动保险417
第五章 劳动就业417
第一节 职工调动418
第六章 职工调配418
第三节 待业安置418
第四节 劳动服务公司418
第一节 职工队伍419
第七章 乡镇企业职工419
第二节 支援外地建设419
第三节 精减下放419
第二节 职工收入420
第二节 兵员423
第一节 兵制423
第十八编 军事423
第一章 兵役423
第一节 武装机构425
第二章 县地方武装425
第二节 武装力量426
第三节 民兵428
第一节 驻军430
第三章 驻军与设施430
第二节 设施433
第一节 古代战事435
第四章 战事435
第二节 现代战事436
第一节 文化馆、站443
第一章 文化事业机构443
第十九编 文化443
第三节 档案馆444
第二节 图书馆444
第四节 书店446
第五节 电影发行放映队、公司450
第六节 专业文艺团体451
第八节 影剧院452
第七节 业余文艺团体452
第一节 文学创作453
第二章 文学艺术453
第九节 工会俱乐部453
第二节 戏剧 曲艺454
第三节 民间歌曲 民乐 舞蹈455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剪纸456
第五节 群众业余文艺活动458
第一节 广播459
第三章 广播 新闻459
第二节 电视 录像462
第三节 通讯报道463
第一节 文物465
第四章 文物古迹465
第二节 古迹467
第一节 行政机构473
第一章 教育行政473
第二十编 教育473
第三节 教育经费474
第二节 学校管理474
第二节 书院476
第一节 儒学476
第二章 儒学 书院 义学 私塾476
第二节 临邑镇东街幼儿院简介477
第一节 发展变化477
第三节 义学477
第四节 私塾477
第三章 幼儿教育477
第一节 发展概况479
第四章 小学教育479
第三节 课程设置480
第二节 学制480
第五节 重点小学481
第四节 教学改革481
第一节 发展概况482
第五章 中学教育482
第三节 课程设置483
第二节 学制483
第四节 教学改革484
第六节 重点中学485
第五节 招生考试485
第一节 师范教育487
第六章 专业教育487
第二节 农业教育488
第四节 商业教育490
第三节 卫生教育490
第一节 农民教育491
第七章 成人教育491
第三节 自学考试492
第二节 干部职工教育492
第二节 教师地位493
第一节 队伍变化493
第八章 教师队伍493
第四节 教师培训494
第三节 教师待遇494
第二节 科学技术委员会499
第一节 科普协会499
第二十一编 科技499
第一章 科技组织499
第五节 群众学术团体500
第四节 厂办科研室(组)500
第三节 四级农科网500
第一节 科普宣传501
第二章 科技普及501
第六节 地震测报点501
第二节 技术培训502
第三节 科技咨询服务503
第一节 专业科研504
第三章 科学研究504
第二节 群众性科研活动506
第三节 获奖成果507
第二十二编 卫生515
第一章 爱国卫生运动515
第一节 环境卫生515
第二节 食品卫生516
第三节 饮水卫生517
第二章 疫病防治517
第一节 机构与设施517
第二节 疫情517
第三节 疫病防治520
第三章 妇幼保健522
第一节 机构522
第二节 保健措施522
第四章 医疗523
第一节 医疗单位523
第二节 医疗水平526
第三节 土、单、验方选527
第一节 药品生产530
第二节 药品经营530
第五章 药品生产与管理530
第三节 药政管理531
第二节 设施535
第一节 机构535
第二章 学校体育535
第一章 机构 设施535
第二十三编 体育535
第三章 群众体育536
第一节 武术536
第二节 球类537
第三节 田径538
第四节 棋类539
第五节 其他539
第一章 人民生活543
第一节 农民生活543
第二十四编 社会543
第二节 职工生活545
第二章 宗教信仰548
第一节 基督教548
第二节 天主教549
第三章 风俗550
第四节 道教 佛教550
第一节 衣食住行550
第三节 伊斯兰教550
第二节 婚丧嫁娶552
第三节 喜庆禁忌554
第四节 时令节日554
第五节 陋习流弊556
第六节 社会礼俗557
第四章 社会新风558
第一节 喜事新办558
第三节 尊老爱幼559
第四节 拾金不昧559
第二节 婚姻自主559
第五节 助人为乐560
第六节 舍己救人560
第五章 方言 谚语 歇后语561
第一节 方言561
第二节 谚语565
第三节 歇后语567
第六章 重大事故568
第七章 民间传说569
鸡叫城的传说569
葛守礼智断夺妻案570
青蛙案572
神井574
王相打冢574
盖忠下塔575
宿安镇的传说575
巧妙的批状576
第八章 轶闻576
大义灭亲576
团圆店576
王河头576
人物581
一、人物传略581
二、烈士英名录601
著名烈士601
外籍烈士602
抗日战争时期烈士603
解放战争时期烈士627
抗美援朝时期烈士665
和平建设时期烈士671
对越自卫反击战烈士673
三、功臣表先进模范人物表674
四、临邑籍地师级及教授专家以上人物表680
一、历代诗文选685
诗词选685
附录685
文赋选687
二、旧志序文选录689
三、临邑县名考693
四、重要文告选录695
五、同治七年清军在临邑镇压捻军战守日记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