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 高原与平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 高原与平原
  • 张世范,吴天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7801943473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690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717页
  • 主题词:险症-诊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危重病急症与多脏器功能障碍 高原与平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基础与概论3

第1章 高原医学与高原急性危重病概述3

第一节 前言3

第二节 高原急性危重病的重要性4

第三节 高原与肺5

第四节 高原与ARDS6

第五节 高原与MODS7

第六节 高原肺水肿病理生理的启示8

第七节 HAPE与ARDS的关系11

第八节 HAPE继发ARDS13

第2章 高原危重病急救医学的地位和建设21

第一节 高原的概念和界定21

第二节 高原危重急救医学的概念、现状和展望25

第三节 危重病急救医学在高原地区的地位和建设28

第3章 高原低氧环境下的生理调节与病理生理32

第一节 高原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33

第二节 高原缺氧、寒冷、创伤、感染等作用下机体的应激反应41

第三节 高原缺氧引起肺血管功能和结构的变化52

第四节 低氧反应的细胞机制58

第五节 氧感受的分子机制68

第一节 肺的应用生理解剖73

第4章 高原缺氧肺脏的病理生理73

第二节 肺的气体弥散功能76

第三节 肺的代谢功能78

第四节 高原缺氧肺的病理生理变化84

第五节 高原缺氧与炎症细胞因子、介质89

第六节 HAPE与H-ARDS某些相似的病理生理变化94

第5章 高原缺氧心脏的病理生理106

第一节 心肌正常结构、代谢与收缩原理106

第二节 高原低氧对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影响108

第三节 高原低氧对冠状循环和心肌代谢的影响116

第一节 大脑代谢的生理基础129

第6章 高原缺氧大脑的病理生理变化129

第二节 意识与思维改变131

第三节 脑电活动的改变134

第四节 觉醒度与意识障碍138

第五节 大脑急、慢性缺氧的病理改变141

第7章 高原急性肾损伤的病理生理145

第一节 高原急性肾衰的病理生理145

第二节 肾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病理生理150

第8章 高原缺氧与凝血/纤溶系统病理生理156

第一节 凝血的生理156

第二节 凝血/纤溶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160

第三节 高原缺氧与凝血/纤溶系统紊乱163

第一节 胃肠道的屏障功能167

第9章 高原缺氧胃肠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167

第二节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激素与免疫调节170

第三节 缺氧的胃肠道病理生理变化172

第四节 高原缺氧与胃肠道功能障碍175

第五节 肠黏膜屏障损害与营养支持177

第10章 高原缺氧免疫系统病理生理180

第一节 免疫系统180

第二节 机体重要的免疫防御结构——天然屏障188

第三节 缺氧、创伤、感染引起的免疫细胞变化189

第四节 缺氧、创伤、感染引起的免疫分子变化192

第五节 缺氧、创伤、感染的免疫调控机制194

第一节 概述199

第11章 高原缺氧环境对人体微循环的影响199

第二节 微循环的调控200

第三节 微循环的监测方法200

第四节 微循环障碍的类型及影响微循环功能的因素202

第五节 高原低氧环境所致微循环障碍203

第六节 急进高原健康人微循环变化204

第12章 高原地区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206

第一节 酸碱平衡的基本概念206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208

第三节 高原地区血气分析的基础212

第四节 高原地区血氧216

第五节 高原地区血二氧化碳225

第六节 高原地区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228

第13章 高原环境与线粒体234

第一节 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234

第二节 线粒体膜的通透性243

第三节 线粒体DNA与蛋白质合成245

第四节 高原低氧、氧应激及线粒体的损伤246

第14章 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在高原地区危重疾病发病中的作用252

第一节 炎症介质252

第二节 细胞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260

第15章 高原创伤、烧伤后多脏器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265

第一节 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凋亡对免疫系统的影响265

第二节 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凋亡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272

第三节 烫伤大鼠肠组织和淋巴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278

第16章 心肺脑复苏290

第一节 基本概念290

第二节 基础生命支持(初期复苏)292

第三节 进一步生命支持(后期复苏)296

第四节 延续生命支持300

第五节 脑复苏301

第17章 红景天苷对低氧引起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原癌基因表达的影响307

第一节 低氧性肺血管构形重建309

第二节 药用红景天的研究313

第三节 红景天苷对常氧及缺氧状态下PASMC增殖作用的影响315

第一节 创伤评分的意义324

第18章 创伤、感染及其并发症评分预测324

第二节 院前创伤评分法325

第三节 医院内创伤评分法328

第四节 ICU评分334

第五节 创伤伤员存活概率(PS)评估法350

第六节 创伤并发症评分356

下篇 高原危重病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367

第19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平原地区与高原地区367

第一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发现与演变历程367

第二节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现与演变372

第三节 高原ARDS/MODS病理生理375

第四节 ARDS/MODS面临的困难、问题、争论379

第五节 高原地区ARDS/MODS某些凸显的发病机制384

第六节 急性高原病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390

第七节 高原多脏器损伤的病理变化395

第八节 平原地区ARDS/MODS诊断标准401

第九节 高原ARDS和MODS诊断标准405

第十节 建立H-ARDS/MODS的诊断标准的原则和根据411

第20章 H-ARDS/MODS防治原则424

第一节 防治原则424

第二节 复方红景天防治H-ARDS和AMS431

第三节 H-ARDS/MODS现场防治技术432

第四节 H-ARDS和H-MODS在ICU中的中西医结合防治439

第五节 氧气疗法442

第六节 机械通气445

第21章 高原心肺脑复苏用药453

第一节 心血管系统的药物治疗454

第二节 脑复苏药物治疗的选择462

第三节 冬眠疗法466

第22章 心血管活性药物在危重病人中的量化应用469

第一节 危重病人连续性量化用药的重要意义469

第二节 心血管活性药的用量、用法470

第三节 几种最常用的临床量化指标观察和评估477

第一节 高原环境与急性高原病481

第23章 急性高原病481

第二节 急性高原病的临床症状及诊断484

第三节 急性高原病的防治原则487

第24章 高原特种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91

第一节 急性高原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91

第二节 高原牧区炭疽杆菌感染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493

第25章 高原地区肺部感染合并ARDS/MODS的诊断治疗497

第一节 高原地区肺部感染的诊断497

第二节 高原地区重症肺炎合并ARDS/MODS的诊断和治疗501

第26章 高原ARDS与高原急性肺水肿发病机制与鉴别诊断512

第一节 高原肺水肿的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512

第二节 高原ARDS的病理生理和临床515

第三节 高原ARDS和高原急性肺水肿的鉴别519

第一节 高原性晕厥524

第27章 高原地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524

第二节 高原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527

第三节 高原性脑水肿535

第28章 高原严重烧伤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543

第一节 概述543

第二节 恒温恒压电烫仪的制备545

第三节 高压蒸汽烫伤仪的制备548

第四节 不同创面处理方法对烫伤深度的影响550

第五节 高原烧/烫伤实验模型的建立552

第六节 高原地区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553

第一节 高原严重烧伤延迟复苏对各脏器系统的影响556

第29章 高原烧伤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556

第二节 高原地区严重烧伤后MODS564

第三节 高原地区严重烧伤液体复苏的临床研究574

第30章 高原地区急性颅脑伤合并ARDS/MODS的诊断治疗582

第一节 创伤性颅脑伤的病理生理582

第二节 创伤性颅脑伤的分类584

第三节 伤情评估和监护技术588

第四节 治疗要点590

第五节 高原地区急性颅脑伤合并ARDS/MODS的特点591

第31章 高原地区胸部多发伤合并ARDS/MODS诊断与治疗594

第一节 概述594

第二节 高原地区胸部多发伤合并ARDS的诊断与治疗595

第三节 高原胸部多发伤合并MODS诊断与治疗602

第32章 高原肾脏疾病与急性肾功能衰竭607

第一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607

第二节 高原急性肾功能衰竭609

第33章 高原地区急腹症合并ARDS/MODS诊断与治疗617

第一节 概论617

第二节 腹痛的常见病因620

第三节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622

第四节 腹腔间室综合征与MODS628

第五节 急性重症胰腺炎与MODS633

第一节 概述644

第34章 高原地区胸部外科手术合并ARDS/MODS的诊断与治疗644

第二节 诊断标准及防治措施647

第35章 高原地区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654

第一节 高原地区心脏直视手术后ARDS发病机制654

第二节 高原地区心脏直视手术后ARDS的诊断658

第三节 高原地区心脏直视手术后ARDS的治疗659

第36章 高原环境反应的防护666

第一节 高原环境对卫生防护的影响666

第二节 高原卫生防护的基本原则667

第三节 进入高原时的卫生防护670

附录 高原血气生化参考值676

索引68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