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清朝法制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清朝法制史
  • 张晋藩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华书局
  • ISBN:7101014852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732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77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清朝法制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节 清入关前的社会历史概况1

一、满族崛兴和清王朝的建立1

第一章 清入关前的社会历史概况及其立法活动1

二、组建八旗制度2

三、急遽发展中的满族社会5

第二节 努尔哈赤时代的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9

一、立法活动及其指导思想9

二、法律形式14

第三节 皇太极时代的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16

一、为“保邦致治”而积极立法16

二、“参汉酌金”立法路线的形成22

三、法律形式28

一、确认行政等级制度31

第二章 清入关前各部门法的初步划分31

第一节 调整行政管理的法律规范31

二、八旗管旗贝勒及官员的职掌36

三、六部二院与内三院的职掌39

四、官吏的任用与考核42

第二节 调整民事与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47

一、土地与奴仆的所有权47

二、编丁的身分和义务51

三、以借贷为主要内容的债权法55

四、婚姻、家庭与继承58

五、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65

第三节 刑法75

一、政治性犯罪75

二、一般刑事犯罪80

三、经济犯罪86

四、刑罚种类90

五、科刑原则102

第四节 军律和畋律110

一、军律110

二、畋律114

第五节 调整外藩蒙古的法律117

一、在外藩蒙古地区颁布法令118

二、调整外藩与中央及外藩蒙古各部关系的120

法律120

第三章 清入关前的司法制度126

第一节 司法机关的演变126

一、对告诉权利的限制与“告主”的特殊规定134

第二节 诉讼134

二、以举首为主的告诉方式137

三、对告诉的限制142

第三节 审判143

一、审判的基本原则144

二、审判的若干制度151

第四章 行政法律162

第一节 行政立法体系的完备与规范162

一、清朝行政法的历史发展162

二、敕修五朝会典165

三、制定六部则例170

四、制定监察法典182

五、加强民族立法185

一、中枢决策机构192

第二节 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立与沿革192

二、行政职能机构198

三、司法监察机构202

四、地方行政体制205

第三节 职官立法及管理制度法律化207

一、职官考选及异途入仕207

二、职官考绩与依法奖惩211

三、官纪监察与惩治犯罪215

第四节 皇族立法219

一、皇族法的形成219

二、宗室封爵制度221

三、宗室觉罗议罪及狱讼制度225

四、皇族的婚姻制度232

五、皇族的人口呈报及玉牒纂修制度237

第五章 民事经济法律242

第一节 土地立法242

一、清朝初年的土地立法242

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发展245

三、商人、旗人经营土地的法律规定250

第二节 人身权利253

一、农民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253

二、奴婢、贱民身分的变化263

三、手工业工人身分的变化270

四、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272

第三节 债权法的发展277

一、契约的形式及其广泛效力277

二、借贷关系281

三、租佃关系283

四、典权、债权和抵押权289

第四节 婚姻、家庭与继承法292

一、婚姻与家庭292

二、继承制度299

第五节 工商业法律302

一、盐业法302

二、矿业法令305

三、纺织业及其它手工业的规定308

四、商业法令310

五、对外贸易法令314

第六节 赋役财政法律322

一、赋役法的制定322

二、漕运及其法令327

三、财政收入的规定332

四、财政管理的规定346

第六章 刑法353

第一节 刑事立法思想和刑事立法概况353

一、刑事立法思想353

二、刑事立法概况356

三、消弭“江洋大盗”的法律措施373

四、谋反大逆缘坐法的制定375

五、禁止吸食与走私鸦片的法律制定377

六、刑法体系的形成388

第二节 清朝刑法的基本原则396

一、等级不平等原则396

二、民族不平等原则398

三、法定罪刑与有限类推并存的原则399

一、侵犯皇权的犯罪与刑罚401

第三节 清朝刑法的基本内容401

四、连带责任原则401

二、危害人身安全的犯罪与处罚405

三、侵犯财产的犯罪与刑罚417

四、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与处罚428

五、妨害社会秩序的犯罪与刑罚429

六、官吏职责上的犯罪与刑罚440

第四节 刑法实施447

一、实施刑法的基本准则447

二、清朝前期的刑法实施452

三、清朝后期的刑法实施461

第一节 顺治、康熙时期的民族立法467

一、清初统治者“夷夏之防”思想的演变与政策、法律467

第七章 民族法律467

二、凋整各族关系的法律472

第二节 雍正、乾隆时期的民族立法484

一、“夷夏之防”的淡化及有关立法484

二、凋整各族关系的法律487

第三节 嘉庆、道光时期的民族立法526

一、有关东北各族的立法526

二、关于蒙古族的立法533

三、有关新疆各族的立法539

四、有关台湾与湘、黔少数民族的立法542

五、有关藏族地区的立法544

第八章 涉外法律548

第一节 顺治、康熙时期的涉外法律548

一、调整中、朝关系的法律548

二、调整中、俄关系的法律与《中俄尼布楚条约》551

三、调整中英、中法、中荷关系的法律555

四、调整中日、中暹、中越等国关系的法律558

第二节 雍正、乾隆时期的涉外法律561

一、颁行调整对外贸易法规561

二、有关中俄划界和贸易的条约566

三、坚持传统的涉外法律原则570

第三节 嘉庆、道光时期的涉外法律580

第九章 清朝的司法制度584

第一节 三法司机关及其职权584

一、刑部584

二、都察院588

三、大理寺591

四、三法司之间的关系592

第二节 地方司法机关及其职权593

一、地方审级的设置593

二、地方审级的管辖594

三、地方司法官员597

第三节 特别司法机关及其职权599

一、京师的司法制度599

二、叩阍案件602

三、关于旗人的司法制度603

第四节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司法制度606

一、理藩院的司法职责607

二、蒙古、“回疆”地区的司法制度607

三、西南“苗疆”地区的司法制度609

四、西藏的司法制度和终审权610

一、批复裁决死刑案件611

第五节 皇帝的最高审判权611

二、掌握钦案大狱612

三、监督司法事务613

四、行使赦免权615

第六节 刑名幕吏615

一、刑名胥吏的性质616

二、刑名胥吏的职责617

三、刑名幕友的性质619

四、刑名幕友的职责621

五、刑名幕吏的擅权622

第七节 民事审判程序623

一、州县对民事案件的审理624

二、调处息讼的广泛适用626

三、调处息讼与执法关系630

第八节 刑事审判程序631

一、徒刑审判程序632

二、流刑及军、遣的审判632

三、死刑的审判程序633

四、逐级审转复核制635

第九节 秋审制度636

一、地方秋审程序637

二、刑部和三法司的秋审程序及皇帝裁决639

三、朝审643

四、秋审的实、缓、矜、留645

第十节 审判制度的基本原则648

一、“合法的”刑讯648

二、非法的滥刑650

三、刑事审判中的证据651

第十一节 监狱的设置和狱政652

第十章 新法律思想的兴起与预备立宪656

第一节 国情的变化推动新法律思想的兴起656

第二节 晚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提出660

一、由“新政”到立宪660

二、官制改革与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666

第三节 立宪派的活动669

第四节 制定和颁布宪法性文件672

一、《钦定宪法大纲》672

二、谘议局和资政院章程677

三、皇族内阁与《十九信条》682

第十一章 晚清修律及其对中国近代法制史的影响687

第一节 西方法律文化的输入687

一、会典与则例的续纂691

第二节 晚清行政法律的发展691

二、民族立法的改订与公布692

三、出版专律的制定693

第三节 修订《大清律例》、制订《新刑律》695

一、清末修律的起因与宗旨695

二、修订《大清律例》、制订《大清新刑律》697

第四节 制订大清民律、商律草案701

一、大清民律的制订701

二、大清商律的制订704

第五节 制订刑事与民事诉讼法710

第六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革713

一、领事裁判权的确立与司法主权的开始丧失713

二、会审公廨的设立及《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721

三、清末司法制度改革与法院组织法的制定72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