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https://www.shukui.net/cover/5/30795137.jpg)
- 黄怀信等著 著
- 出版社: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1539125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8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00页
- 主题词:孔丘(前551~前479)-哲学思想-思想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晋孔氏家学与“伪书”公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西汉篇1
绪言1
第一章 西汉孔氏家学的形成和孔子后裔世系3
一 西汉孔氏家学的历史渊源3
(一)孔子的家教3
(二)子思的传统4
(三)子高、子顺的传承9
(四)子鱼的贡献16
二 西汉孔氏家学的形成背景18
(一)汉惠帝除“挟书律”18
(二)汉武帝“独尊儒术”19
(三)今文经学的兴盛21
(四)孔壁出书22
三 西汉时期的孔子后裔世系32
(一)孔子世系考33
(二)孔子世系表41
第二章 孔安国与孔氏家学43
一 孔安国的生平43
(一)生卒时间43
(二)生平事迹46
(三)大事年表49
二 孔安国与古文《尚书》49
(一)整理、写定50
(二)献书52
(三)传授起家53
(四)作《书传》55
三 孔安国与古文《论语》71
(一)整理、写定72
(二)献书73
(三)传授起家73
(四)作训解(传注)77
四 孔安国与古文《孝经》83
(一)关于整理、写定84
(二)关于献书84
(三)传授起家85
(四)作传87
五 孔安国与《孔子家语》94
(一)《家语后序》的真伪94
(二)孔安国与《孔子家语》的关系98
第三章 西汉其他孔家学者的学术活动和贡献102
一 西汉其他孔家学者的学术活动与家学传承102
(一)子鱼后裔的可考事迹102
(二)子襄后裔的可考事迹103
(三)子文后裔的学术活动与家学传承103
(四)西汉时期孔家学者学术活动及家学传承表120
二 西汉孔氏家学的学术贡献与特点122
(一)学术贡献122
(二)治学特点125
结语127
中:东汉篇129
绪言129
第四章 东汉时期的孔氏家学131
一 东汉时期的孔子后裔世系131
(一)子鱼之后131
(二)子襄之后132
(三)子文之后132
(四)东汉孔子后裔世系表138
二 东汉时期的孔氏家学139
(一)知名学者及其学术传承与贡献139
(二)学术传承与贡献图表155
三 东汉孔氏家学的特点与学术贡献157
(一)治学特点157
(二)学术贡献158
第五章 《孔丛子》与孔氏家学161
一 《孔丛子》公案的形成161
(一)《孔丛子》的内容与结构161
(二)《孔丛子》的著录与流传163
(三)关于《孔丛子》伪书公案166
二 《孔丛子》的成书年代172
(一)今本《孔丛子》各篇的材料来源与撰作编集者172
(二)《小尔雅》的时代与作者195
(三)《孔丛子》的初编者及初编时代198
(四)《连丛子上》各篇的作者202
(五)《连丛子下》的作者及今本《孔丛子》的最后编订者与成书时代209
(六)《孔丛子》成书表212
结语215
下:魏晋篇217
绪言217
第六章 魏晋时期的孔氏家学219
一 魏晋时期的孔子后裔世系219
(一)曹魏时期的孔子后裔220
(二)西晋时期的孔子后裔224
(三)东晋时期的孔子后裔225
(四)魏晋时期孔子后裔世系表231
二 魏晋时期孔子后裔的家学传承与学术贡献231
(一)曹魏时期232
(二)西晋时期234
(三)东晋时期238
三 魏晋孔氏家学的特点和贡献262
(一)治学特点262
(二)学术贡献267
第七章 《孔子家语》与孔氏家学269
一 《孔子家语》公案的形成269
(一)《孔子家语》公案的形成和历代学者的观点269
(二)今本《孔子家语》的内容与结构274
(三)今本《家语》与《汉志》《家语》的关系289
(四)王肃与《家语》的关系291
(五)《孔子家语》与孔氏家学299
二 《孔子家语》与相关古书的关系301
(一)《家语》与《论语》301
(二)《家语》与《荀子》304
(三)《家语》与《礼记》309
(四)《家语》与《大戴礼记》317
(五)《家语》与《说苑》321
三 《孔子家语》与出土文献330
(一)相关研究331
(二)《儒家者言》与《孔子家语》335
(三)阜阳木牍章题与《孔子家语》341
(四)上博简《民之父母》与《孔子家语》345
四 关于《孔子家语》资料的可信性问题353
(一)关于《相鲁》、《始诛》、《致思》篇的可信性问题354
(二)《五仪解》分章考信356
(三)《三恕》篇分章考信365
结语374
参考文献378
后记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