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事法评论 2011 第28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事法评论 2011 第28卷](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0792958.jpg)
- 陈兴良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1191620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553页
- 主题词:刑法-法的理论-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事法评论 2011 第28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学术争鸣1
构成要件理论:形式与实质——构成要件二分性说之提倡&王俊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构成要件理论的展开5
三、形式构成要件与实质构成要件的提倡23
四、余论:走向崩溃的四要件理论38
学派如何形成——刑法学论争中的形式与实质&刘树德40
一、形式/实质解释论40
二、形式/实质解释42
三、形式/实质判断44
四、形式/实质犯罪论47
五、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实质侧面49
六、结语:理性论争促成学派52
实质解释论:一种无法克服的矛盾——对于刑法解释边界的探讨&崔嘉鲲55
一、实质解释论与形式解释论的对立56
二、实质解释论之“实质标准”探析58
三、刑法解释的核心问题——寻找解释的边界61
四、实质解释的思维模式的进一步阐述67
五、结语71
刑法学人72
德国与奥地利刑法中责任概念的流变&〔德〕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 文 陈金林译72
一、责任概念的教义学发展史73
二、当今德奥两国的责任观念77
三、结论88
悼念汉斯-海因里希·耶赛克教授的逝去&〔日〕西原春夫 文 李世阳译90
一、耶赛克教授的逝去90
二、马普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研究所及耶赛克教授与日本的关系91
三、耶赛克所长与研究所的发展92
四、耶赛克教授的研究所外的活动93
五、追念耶赛克教授的人品94
耶赛克教授与中国刑法学&陈兴良96
主题研讨102
过失犯构造问题检讨&郑世创102
一、引言102
二、成立过失犯之前提102
三、过失之本义:法条文意之分析展开106
四、过失犯主观不法之构造及判断预见之基准问题110
五、注意义务与过失犯实行行为之问题113
六、过失犯之罪责118
七、结语123
刑法中信赖原则基本问题研究——新过失论语境下过失犯的限缩&孙运梁125
一、信赖原则的基本涵义125
二、信赖原则的产生与沿革126
三、信赖原则存在的根据128
四、信赖原则的适用条件133
五、信赖原则的适用范围139
六、信赖原则在犯罪论体系中的位置144
七、信赖原则与允许的危险、危险分配理论145
八、结语147
过失危险犯的基础及边界——以刑法的风险控制功能为视角&冀莹150
一、引言150
二、现代风险社会与刑法151
三、过失危险犯犯罪化根据154
四、过失危险犯中的危险160
五、过失危险犯中的过失罪过167
六、过失危险犯的立法设计171
七、排除“规范化”的忧思——代结语179
域外视野181
德国刑法被害人信条学研究初论&申柳华181
一、被害人信条学(Viktimodogmatik)研究的缘由181
二、被害人学的产生和发展——从被害人学到被害人信条学187
三、被害人信条学的定义209
四、被害人信条学的定位216
五、被害人信条学的运用范围221
六、被害人信条学与相关刑法科学的界限226
七、被害人信条学的功能230
专题研究251
建国初期的“敌人刑法”及其超越——兼评雅科布斯的“敌人刑法”&蔡道通251
一、建国初期的“敌人刑法”及其表征252
二、“敌人刑法”的实践以及对“敌人刑法”的超越259
三、对雅科布斯“敌人刑法”理论必须保持必要的学术警惕264
危险性评估的证据资格&文姬271
一、被告人品格证据及其适用规则271
二、与指控行为相似的事实证据278
三、用概率原理解释危险性评估的证据资格282
危险社会的危险犯论纲&陈洪兵290
一、诘难:危险犯理论有用吗291
二、求真务实:我国危险犯理论应研究解决哪些问题295
三、结论:危险犯理论能够有所作为315
韦伯故意的推理及推论&方鹏317
一、对韦伯故意构成一罪既遂的四种解说之检讨318
二、从罪数理论角度对韦伯故意的分析326
三、韦伯故意是一种基于司法惯例的法律拟制330
四、韦伯故意的模型可否进行推论335
五、关于韦伯故意的指导性案例及解读337
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与特殊的主客观构成要素&廖北海341
一、观点之争342
二、规范的犯罪事实支配理论不可取343
三、犯罪事实支配并非证成义务犯的要素之一347
四、犯罪事实支配与无身份之故意工具349
五、犯罪事实支配与无目的之故意工具353
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的界分——行为支配说的妥当性及其贯彻&钱叶六356
一、问题的提出356
二、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界分的学说路径357
三、间接正犯与教唆犯界分的基准362
四、行为支配说的贯彻:以介入行为的类型为视角367
五、总结375
先前行为归责模式述评&姚诗376
一、导言376
二、结果加重犯模式377
三、立法模式381
四、作为犯模式385
五、结语387
不作为犯的归因与归责&曾文科388
一、不等价于作为犯的不作为犯388
二、派生责任理论的启示390
三、两种不同的因果关系391
四、不作为犯的归因393
五、不作为犯的归责398
六、余论:作为还是不作为?403
七、结语405
刑事诉讼真实观导论&王彪406
一、引言406
二、刑事诉讼真实观的理论模型410
三、刑事诉讼真实观的比较法考察414
四、中国刑事诉讼真实观评析427
五、结语436
黑社会性质犯罪服刑罪犯矫正对策探索&鲁兰437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概念与课题启动概况437
二、涉黑犯罪的罪犯特征分析444
三、涉黑服刑罪犯及矫正概况483
清末刑名体系改革考&秦化真507
一、刑律改革前刑名体系概况507
二、《大清现行刑律》前刑名体系改革概况511
三、《大清现行刑律》之刑名体系516
四、大清新刑律草案之刑名体系518
五、刑名体系改革相关问题的初步认识521
从肯尼亚情势看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启动机制&毋冰524
一、背景524
二、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的启动524
三、预审分庭对管辖权与可受理性的评估与决定527
四、反对意见对“国家或组织政策”的质疑533
五、问题及分析535
《刑事法评论》征稿启事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