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经济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经济学
  • 张玉明,聂艳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6013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40页
  • 文件大小:30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宏观经济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经济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概论2

一、宏观经济学的概念2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3

三、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6

第二节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8

一、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8

二、经济理性主义的假定9

三、均衡分析10

四、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11

五、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11

六、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11

七、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12

八、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12

第三节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12

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13

二、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15

第四节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6

一、宏观经济学的产生16

二、宏观经济学的发展17

本章小结18

实训案例19

实训课堂20

复习思考题21

第二章 宏观经济均衡与国民收入核算24

第一节 国民收入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25

一、简单宏观经济的构成25

二、两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与恒等关系26

三、三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及恒等关系29

四、四部门经济的流量循环模型及恒等关系30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31

一、国民经济总量核算的两大体系31

二、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32

第三节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37

一、支出法38

二、收入法(或成本法)41

三、生产法43

第四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其他总量45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45

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及调整46

本章小结47

实训案例48

实训课堂49

复习思考题50

第三章 消费与简单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54

第一节 古典观点与凯恩斯革命55

一、古典经济学的主要观点55

二、凯恩斯革命56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58

一、消费函数58

二、储蓄函数6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决定62

一、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63

二、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67

三、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决定68

四、国民收入的变动71

第四节 乘数理论74

一、乘数原理74

二、价格水平变化对投资乘数的影响77

三、其他乘数78

四、乘数理论的适用性81

第五节 消费理论的拓展82

一、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理论82

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83

三、持久收入消费理论84

四、家庭跨时期消费的基本理论84

五、影响消费的因素87

本章小结90

实训案例90

实训课堂92

复习思考题93

第四章 修正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IS-LM分析97

第一节 凯恩斯的投资理论与IS曲线98

一、凯恩斯的投资理论98

二、IS曲线及其推导104

三、IS曲线的斜率107

四、IS曲线的移动108

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与LM曲线111

一、货币供求与利率的决定111

二、LM曲线及其推导117

三、LM曲线的斜率119

四、LM曲线的移动121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23

一、两市场均衡的确定123

二、非均衡到均衡的调节124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126

第四节 投资理论的拓展128

一、投资的定义和分类128

二、适意的资本存量130

三、投资及其形式133

四、投资的加速数模型137

五、投资的调整成本模型139

本章小结141

实训案例142

实训课堂143

复习思考题144

第五章 完整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总需求-总供给分析147

第一节 总需求曲线分析148

一、总需求函数148

二、总需求曲线149

三、总需求曲线的移动152

第二节 劳动市场均衡与总供给曲线153

一、新古典总供给曲线154

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159

三、总供给曲线的一般形状及其移动161

第三节 总需求-总供给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应用162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63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164

三、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与经济的动态调整166

本章小结168

实训案例169

实训课堂170

复习思考题172

第六章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176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177

一、宏观经济政策及理论的演变177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78

三、宏观经济政策工具181

四、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中的困难182

第二节 财政体制与财政政策原理182

一、财政体制及其基本结构183

二、政府预算186

三、财政政策的工具186

四、自动的财政政策和酌情使用的财政政策187

五、财政政策的局限性189

第三节 财政政策效果分析189

一、IS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90

二、LM曲线斜率对财政政策效果的影响191

三、财政政策效应特例:凯恩斯区域与古典区域191

四、财政政策乘数与财政政策效果192

五、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194

第四节 财政政策与财政收支平衡196

一、财政收支平衡概述196

二、财政收支平衡预算思想197

三、功能财政198

四、充分就业的预算盈余198

五、公债的挤出效应和财政赤字货币化201

六、财政政策与平衡预算202

本章小结202

实训案例203

实训课堂205

复习思考题207

第七章 金融体制与货币政策210

第一节 金融体制概述211

一、金融体制的相关内容212

二、中央银行及其职能213

三、金融中介及其业务215

四、我国金融机构体系框架217

第二节 货币与国际货币体系218

一、货币218

二、国际货币体系223

第三节 银行体系的货币创造和货币供给228

一、货币创造的过程228

二、简单的货币创造乘数230

三、复杂的货币创造乘数230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供给231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32

一、货币政策232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33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35

四、其他货币政策工具236

五、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237

六、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240

第五节 货币政策效果分析242

一、货币政策效果242

二、IS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242

三、LM曲线斜率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243

四、货币政策效果特例:凯恩斯区域与古典区域244

五、货币政策乘数与财政政策效果245

六、货币政策的局限性245

七、货币主义的挑战246

第六节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247

一、政策选择和需求结构247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248

三、宏观经济政策配合中的相机抉择248

本章小结252

实训案例253

实训课堂254

复习思考题256

第八章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平衡与宏观经济政策260

第一节 国际贸易与汇率261

一、国际贸易261

二、汇率266

第二节 国际收支的平衡270

一、国际收支的定义271

二、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271

三、国际收支衡量指标的类型274

四、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276

五、国际收支不平衡对经济的影响277

第三节 IS-LM-BP模型分析278

一、开放条件下的IS曲线278

二、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279

三、IS-LM-BP模型282

第四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287

一、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287

二、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292

本章小结296

实训案例298

实训课堂299

复习思考题300

第九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03

第一节 失业理论304

一、失业的基本概念304

二、失业的种类307

三、奥肯定理309

四、失业问题的严重性310

第二节 通货膨胀310

一、通货膨胀的界定及衡量311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312

三、恶性通货膨胀319

四、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321

五、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及其治理322

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货膨胀的特点326

第三节 通货膨胀与失业的关系327

一、凯恩斯的观点:失业与通货膨胀不会并存327

二、菲利普斯曲线:失业与通胀之间的交替关系327

三、货币主义的观点: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长期菲利普斯曲线329

四、理性预期学派观点:与横轴垂直的菲利普斯曲线331

五、停滞膨胀331

本章小结334

实训案例335

实训课堂337

复习思考题339

第十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理论341

第一节 经济增长基础知识342

一、经济增长概念的内涵及其指标342

二、经济增长的核算343

三、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345

第二节 经济增长模型348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348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351

三、内生增长理论358

第三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拓展360

一、经济增长理论的沿革366

二、经济增长理论的中心课题361

三、关于经济增长的争论362

四、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发展366

第四节 经济周期理论369

一、经济周期的基本知识369

二、经济周期的一般原因——非凯恩斯理论373

三、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周期理论376

本章小结381

实训案例382

实训课堂384

复习思考题385

第十一章 新古典与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388

第一节 经济学的三次革命与宏观经济学流派390

第二节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货币主义392

一、货币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392

二、货币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92

三、货币主义的两个假设394

四、货币主义的主要观点399

五、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399

第三节 供给学派401

一、萨伊定律及拉弗曲线401

二、恢复“萨伊定律”,强调“供给第一”402

三、降低税率能刺激供给、促进经济增长和抑制通货膨胀403

四、反对国家干预,主张市场调节405

五、削减政府开支,主张财政收支平衡406

六、实施限制性货币政策,恢复金本位制406

第四节 理性预期学派407

一、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基础408

二、理性预期学派的主要观点411

三、理性预期学派观点的简单模型414

第五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418

一、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本特点418

二、对新古典学派观点的肯定和吸收419

三、对原有的凯恩斯主义观点的坚持419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基本观点422

五、新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425

第六节 宏观经济学的共识428

一、宏观经济学应建立其微观基础428

二、在短期内,总需求能够影响一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429

三、在长期内,一国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能力决定着该国居民的生活水平430

四、预期在决定经济的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431

五、反通货膨胀政策的两难选择432

六、货币政策已被普遍承认为是稳定经济的主要工具433

本章小结435

实训案例436

实训课堂438

复习思考题439

参考文献44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