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https://www.shukui.net/cover/7/30788023.jpg)
- 王永平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ISBN:9787509727652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38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551页
- 主题词:社会阶层-研究-中国-汉代~晋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东汉中后期之宦官与社会文化之变迁1
一 东汉宦官代表人物在经学领域的作为2
二 东汉宦官代表人物在术数及科技文化领域的贡献7
三 东汉宦官与宫廷文化趣味的市井化10
四 汉灵帝创设“鸿都门学”与阉宦之关系蠡测18
第二章 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与汉末文化的变迁23
一 汉灵帝之好经术与“才艺”24
二 汉灵帝之置“鸿都门学”及儒学士大夫的抗议27
三 “鸿都门学”士人的文化与阶级特性及主要代表人物事迹考32
四 汉灵帝设置“鸿都门学”之原因与意义37
第三章 魏晋风度的前奏——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45
一 东汉后期士人在居丧守孝方面的“激诡之行”46
二 东汉后期的众“狂生”及其“诡圣”与“倨傲”之表现53
三 东汉后期士人“达生任性”的自然人生观念及其影响59
第四章 荀彧与汉魏之际的社会变迁——兼论曹操与东汉大族之关系66
一 弃袁归曹:出人意料的选择66
二 兖州之役:“深根固本以制天下”68
三 迎奉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71
四 举荐士人:协调曹操与大族名士的关系74
五 官渡之役:“天下之定,彧之功也”79
六 荀彧之死及其意义82
第五章 汉末流寓辽东士人之遭遇及其影响——兼论辽东公孙氏之出身及其与士大夫社会之关系86
一 汉末流迁辽东之移民及其上层代表人物考86
二 公孙氏对待流寓人士之态度及流寓人士之遭遇92
三 流寓儒学名士在文化传承及辽东社会文化传播方面之贡献98
第六章 曹操父子崇尚“通脱”与汉魏之际的文化变异106
一 汉末世族与寒门家风的差异——兼释“通脱”106
二 曹氏父子之“为人佻易无威重”111
三 曹氏父子之重才艺、尚文辞120
四 曹氏父子“自好立贱”与同族通婚133
第七章 曹操倡俭与汉魏之际社会风尚的变化137
一 曹操之“雅性节俭”137
二 曹操“以俭率人”和“选用先尚节俭”140
三 曹操之家风:对其倡俭内因的探析144
第八章 曹操立嗣及其与儒学世族的冲突150
一 从曹操有意传位曹冲看其立嗣观念151
二 曹操意欲立曹植为嗣154
三 曹丕集团的构成及其活动157
四 曹植集团的主要成员及其活动163
五 曹操立嗣的无奈及遗患167
第九章 曹魏苛禁宗室之政策及其影响172
一 曹魏苛禁宗室的主要措施172
二 曹魏宗室、朝臣对苛禁王侯政策弊害的反思184
第十章 魏明帝之奢淫及其与儒学世族政治思想的分歧195
一 魏明帝曹睿奢淫之主要表现196
二 魏明帝奢淫之危害及儒学朝臣的抗议206
第十一章 世族势力之复兴与曹睿顾命大臣之变易219
一 魏晋易代与史家曲笔219
二 汉晋之间寒门与儒学大族的升降221
三 司马懿之发迹与魏明帝改易辅政大臣之真相223
第十二章 曹爽、司马懿之争与正始年间政局的变化233
一 正始初期曹爽与司马懿的表面合作233
二 曹爽政治核心集团的形成236
三 曹爽伐蜀与司马懿的破坏239
四 曹爽集团的政治改革243
五 世族势力对曹爽改制的敌视及曹爽集团的分化248
第十三章 诸葛诞之活动与琅邪诸葛氏“姓族”形成之关系256
一 从所谓“魏得其狗”说起——对有关诸葛诞评价的一点辨析257
二 汉魏之际诸葛氏之门第问题259
三 诸葛诞参与“浮华交会”与其家族门第上升之关系263
四 诸葛诞与司马氏联姻对于其家族门望升迁之重要意义270
第十四章 夏侯玄之政治活动、思想表现及其与司马氏之冲突——兼论魏晋之际谯地夏侯氏门风之变化与门第之上升276
一 正始、嘉平年间夏侯玄的政治活动及其与司马氏的斗争277
二 “宇量高雅”与“情礼兼到”:夏侯玄的玄学修养及其名士风度291
三 夏侯玄之玄化对其家族门风转变、门第提升之意义301
第十五章 孙吴统治者之阶级出身及其政治特征与演变历程308
一 关于孙吴统治者之阶级出身问题309
二 孙吴统治者寒门身份的文化表现与特征312
三 孙吴统治者与儒学士大夫的冲突及侨、旧集团关系的演变326
第十六章 孙权立嗣及其与儒学世族的斗争337
一 太子孙登“常有欲让之心”:一个潜在的政治危机338
二 “二宫构争”:太子和与鲁王霸之争341
三 “二宫构争”中两派的主要成员及其倾轧344
四 对“二宫构争”性质的辨析352
第十七章 孙吴统治者之尚巫及其对待道教、佛教之政策——从地域与阶层的视角考察孙吴统治者之宗教文化观念357
一 孙吴统治者与方士之交往及其与道教之关系358
二 孙吴统治者对待佛教之态度及其影响375
第十八章 江东士人之去就与陈敏割据之成败387
一 陈敏之乱与江东大族之态度388
二 顾荣等江东人士反击陈敏之原因396
第十九章 司马道子之专权与东晋后期政局之变化——兼论东晋后期寒人政治势力的兴起403
一 晋孝武帝之“威权己出”与司马道子之专权404
二 司马道子专权过程中对高门士族的遏制414
三 孝武帝、司马道子父子之提携宗室、寒士与重用寒人“近习”426
第二十章 东晋后期刘牢之之成败与北府寒门武人势力的崛起——兼析次等士族将门早期代表人物的心态448
一 “世以将显”:刘牢之之出身、尚武门风及其社会阶层448
二 淝水大捷:刘牢之的勋业与武人势力的兴起453
三 “一人而三反”:刘牢之卷入东晋内乱及其败亡之意义459
四 刘牢之悲剧之意义与北府集团之心态468
第二十一章 刘毅与刘裕之争及其性质——兼及东晋末年寒门势力的内争与高门士族的心态476
一 义熙年间刘毅与刘裕之间斗争之意义476
二 刘毅之家世门第及其发迹479
三 义熙年间刘毅与刘裕之间的权力争夺487
第二十二章 刘裕之文化素养及其文化倾向507
一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刘裕507
二 刘裕之“家本寒微”及其在文化上的表现509
三 刘裕之“颇慕风流”及其“议创国学”之效用与意义520
四 刘裕与佛教高僧的交往及其对佛法的奖挹529
后记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