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通信原理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通信原理教程
  • 李卫东,李殷,游思晴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7115248244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64页
  • 文件大小:11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通信理论-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通信原理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2章 确定信号5

2.1 确定信号5

2.1.1 确定信号的时域表达5

2.1.2 确定信号的功率和能量8

2.1.3 能量信号和功率信号10

2.2 确定信号的相关函数10

2.2.1 相关函数的定义10

2.2.2 相关函数的性质11

2.3 确定信号的能量谱密度和功率谱密度12

2.3.1 帕色瓦尔定理12

2.3.2 能量谱密度13

2.3.3 功率谱密度14

2.3.4 相关函数与能量(功率)谱密度的关系15

2.3.5 信号带宽16

2.4 窄带信号20

习题22

第3章 随机信号24

3.1 随机过程的特征25

3.1.1 全局特征25

3.1.2 统计平均26

3.1.3 矩26

3.1.4 常用局部特征27

3.2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随机过程的联合特征28

3.2.1 联合特征29

3.2.2 独立和不相关29

3.3 平稳随机过程30

3.3.1 严平稳随机过程30

3.3.2 宽平稳随机过程31

3.3.3 平稳过程的各态历经性32

3.3.4 平稳随机过程的性质34

3.4 平稳过程的功率谱密度37

3.4.1 功率谱密度37

3.4.2 维纳—辛钦定理38

3.4.3 平稳随机过程功率谱密度的性质40

3.4.4 平稳随机过程的和40

3.5 高斯过程41

3.5.1 定义42

3.5.2 性质42

3.5.3 一维高斯概率密度函数44

3.6 白噪声与高斯白噪声47

3.6.1 白噪声47

3.6.2 高斯白噪声47

3.7 随机过程和线性系统48

3.8 窄带平稳随机过程51

3.9 循环平稳随机过程53

习题55

第4章 信道56

4.1 信道的基本形式56

4.1.1 有线信道56

4.1.2 无线信道57

4.1.3 光纤信道58

4.1.4 水声信道58

4.1.5 存储信道59

4.2 信道的数学模型59

4.2.1 加性噪声信道59

4.2.2 线性信道59

4.2.3 线性时不变信道60

4.2.4 离散信道模型60

4.2.5 统计信道模型62

习题64

第5章 模拟调制系统66

5.1 引言66

5.2 幅度调制的原理67

5.2.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67

5.2.2 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70

5.2.3 单边带调幅73

5.2.4 残留边带调幅76

5.3 幅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77

5.3.1 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的抗噪声性能79

5.3.2 单边带调幅的抗噪声性能80

5.3.3 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的抗噪声性能81

5.4 角度调制84

5.4.1 角度调制原理84

5.4.2 窄带角度调制86

5.4.3 调频信号的产生和解调86

5.5 角度调制的抗噪声性能88

5.6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性能比较91

5.7 频分复用93

5.8 超外差接收机93

习题94

第6章 数字基带调制97

6.1 调制原理97

6.1.1 数字基带信号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97

6.1.2 数字通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97

6.1.3 数字脉冲幅度调制信号98

6.1.4 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分析100

6.1.5 常用线路码型103

6.2 低通滤波器接收机107

6.2.1 数字基带信号的接收107

6.2.2 利用低通滤波器接收2PAM信号的错误概率108

6.3 最佳接收机111

6.3.1 匹配滤波器111

6.3.2 利用匹配滤波器接收2PAM信号的错误概率114

6.3.3 匹配滤波最佳接收与低通滤波接收的比较117

6.4 限带信道与码间干扰117

6.5 无码间干扰传输条件119

6.5.1 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的奈奎斯特准则119

6.5.2 码间串扰与基带系统带宽、码元速率的关系121

6.5.3 升余弦滤波器123

6.6 部分响应系统125

6.7 眼图129

6.8 时域均衡131

6.8.1 均衡基本原理131

6.8.2 横向滤波器132

6.8.3 自适应均衡器135

习题136

第7章 数字频带调制140

7.1 二进制数字频带幅度调制140

7.1.1 二进制数字频带幅度调制信号的特性140

7.1.2 数字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143

7.2 二进制数字频带相位调制151

7.2.1 二进制数字频带相位调制信号的特性151

7.2.2 2PSK信号的解调152

7.3 二进制差分相位调制157

7.3.1 2DPSK信号的特性157

7.3.2 2DPSK信号的解调158

7.4 二进制数字频率调制158

7.4.1 二进制数字频带幅度调制信号的特性159

7.4.2 2FSK信号的解调161

7.4.3 MSK163

7.5 四进制相位调制166

7.5.1 QPSK信号的特性166

7.5.2 QPSK信号的解调168

7.6 多进制频带幅度调制173

7.6.1 二进制数字频带相位调制信号的特性173

7.6.2 数字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174

7.7 正交幅度调制175

7.7.1 二进制数字频带相位调制信号的特性176

7.7.2 数字幅度调制信号的解调177

习题177

第8章 扩频传输系统182

8.1 引言182

8.2 随机序列与伪随机序列183

8.2.1 m序列183

8.2.2 Gold码188

8.3 正交码189

8.3.1 瑞得麦彻码189

8.3.2 沃尔什函数191

8.4 伪随机码的应用193

8.4.1 扩频通信193

8.4.2 RAKE接收机198

8.4.3 通信加密203

8.4.4 误码率的测量203

8.4.5 数字信息序列的扰码与解扰204

8.4.6 噪声产生器205

8.4.7 时延测量205

习题206

第9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化207

9.1 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基本原理207

9.2 抽样以及抽样定理208

9.2.1 低通信号的采样定理209

9.2.2 带通信号的采样定理210

9.3 均匀量化213

9.4 最优量化217

9.5 对数量化218

9.6 A率μ率折线近似、PCM、复用219

9.6.1 A率13折线压扩219

9.6.2 PCM的编码221

9.6.3 时分复用原理223

习题224

第10章 信道编码226

10.1 线性分组码227

10.1.1 基本概念227

10.1.2 线性分组码编码方程与生成矩阵G229

10.1.3 线性分组码监督方程与监督矩阵H232

10.1.4 校正子、错误图样与译码233

10.1.5 汉明码236

10.2 循环码237

10.2.1 基本概念237

10.2.2 码多项式237

10.2.3 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239

10.2.4 循环码的监督多项式和监督矩阵240

10.2.5 循环码的编码方法(系统码)241

10.2.6 循环码的译码242

10.3 CRC循环冗余校验码243

10.4 卷积码244

10.4.1 卷积码的编码244

10.5 卷积码的译码算法247

10.5.1 最大似然译码247

10.5.2 Viterbi译码248

习题250

第11章 通信网的基本知识252

11.1 引言252

11.2 通信网的分类和性能要求252

11.2.1 通信网的分类253

11.2.2 通信网的性能指标255

11.3 通信网中的交换255

11.3.1 电路转接256

11.3.2 信息转接257

11.3.3 多址接入(MA)259

11.4 信令和协议260

11.4.1 电话信令260

11.4.2 数据网协议261

11.5 通信网的发展264

习题2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