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华通史 第7卷 元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华通史 第7卷 元史
  • (台湾)陈致平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花城出版社
  • ISBN:7536023200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66页
  • 文件大小:69MB
  • 文件页数:49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华通史 第7卷 元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元史要略总述1

附:元朝中国本部地方行政区划简表16

元朝大事年表(始元世祖至元十七年至顺帝至正二十八年)33

元帝系表42

第一章 蒙古帝国的建立43

第一节 蒙古诸部与蒙古源流45

一、蒙古诸部45

附:蒙古诸部简表47

二、蒙古源流50

附:自孛端察儿至铁木真世系简表55

附注释56

第二节 铁木真之统一蒙古与称成吉思汗57

一、诃额仑夫人之抚孤与铁木真少年时的奋斗57

二、铁木真之统一蒙古诸部60

(一)铁木真与札木合之战60

(二)铁木真与王罕之战63

(三)征服乃蛮64

三、铁木真之被尊为成吉思汗65

附注释67

第三节 成吉思汗的侵金伐夏68

第四节 成吉思汗的西征74

一、成吉思汗西征前的西域诸国74

(一)西域诸国概况74

(二)花刺子模的强大与西辽之亡76

二、成吉思汗西征的原因78

三、成吉思汗西征的经过80

(一)亲征花刺子模80

(二)与花刺子模王子札兰丁之战83

(三)成吉思汗的东归84

(四)哲别与速不台之扫荡钦察俄罗斯诸部85

(五)成吉思汗的分封疆土86

四、被成吉思汗征召而参预西征的两位特殊人物87

五、蒙古人的战术与战略91

附注释96

第五节 成吉思汗之殁与西夏之亡97

一、再征西夏97

二、成吉思汗之卒于六盘山98

三、木华黎的经略东方100

附注释103

第二章 蒙古帝国的扩张与征服中国105

第一节 窝阔台时代107

一、窝阔台的继统107

(一)建立首都和林108

(二)建立中原赋税制度109

(三)建立站赤制度109

(四)修订法令宽减刑戮110

(五)尊重儒术敦行礼教110

二、南征灭金111

三、东征大真与高丽114

四、拔都西征——蒙古的第二次大举西征118

第二节 贵由可汗与蒙哥可汗时代126

一、贵由可汗的继统126

二、蒙哥可汗的继统129

(一)蒙哥可汗的当选129

(二)蒙哥时代的军事扩张130

(甲)再征高丽130

(乙)南征大理与安南131

(丙)旭烈兀的西征——蒙古的第三次西征132

(丁)大举伐宋135

附注释136

第三节 忽必烈之称帝138

一、忽必烈的自立于开平138

(一)忽必烈的开府漠南与任用姚枢138

(二)与阿里不哥夺位之争140

二、四大汗国的形成141

附:四大汗国简表142

三、灭宋而统一中国143

第三章 元世祖的建国147

第一节 元世祖灭宋之后对外的武力扩张150

一、降服高丽150

二、东征日本151

三、南征安南154

四、南征缅甸与八百媳妇158

五、对东海与南洋群岛的用兵162

附注释164

第二节 元世祖的开国建制165

一、定年号与国号166

二、建都邑167

三、隆祀典168

四、制文字169

五、定国教170

六、制历法172

七、行钞法174

八、开运河兴水利176

九、通海运178

十、穷河源179

十一、完成站赤制度180

十二、建立农社制度182

附注释184

附录:略释马可波罗游记185

第三节 因汗位纠纷而连续发生的内战191

一、海都的抗命191

二、海都与西方诸汗国的联盟193

三、昔里吉的叛变195

四、乃颜之乱196

五、海都的内犯与海都之亡198

六、窝阔台汗国之亡200

第四节 元世祖时计臣之误国202

一、阿合马202

二、卢世荣205

三、桑哥208

第四章 四大汗国与帖木儿帝国213

第一节 窝阔台汗国216

附:窝阔台汗系简表217

第二节 察合台汗国218

附: 察合台汗系略表221

第三节 伊儿汗国222

附: 伊儿汗系略表228

第四节 钦察汗国229

附: 钦察汗系略表235

第五节 帖木儿帝国236

第五章 元朝的衰亡243

第一节 元朝中叶的政局与帝位嗣统之争246

一、成、武、仁,三朝政局246

二、铁木迭儿的用事与英宗之被害249

三、泰定、天顺两帝与燕帖木儿的政变250

四、明、文、宁三朝燕帖木儿的用事253

第二节 元朝的崩亡256

一、元顺帝时政事的昏乱256

(一)篾儿赤伯颜的用事256

(二)脱脱的贬死258

(三)哈麻雪雪的乱国与元顺帝的荒淫260

(四)元顺帝末年的内江262

二、元朝的河患与治河之役267

(一)元朝历年的河患267

(二)贾鲁治河270

三、元末的民变271

(一)民变的初起272

(甲)方国珍的起兵272

(乙)韩山童、刘福通与李二、郭子兴的起兵273

(丙)徐寿辉、张士诚的起兵275

(二)民变的扩大277

(甲)徐寿辉势力的分化277

(乙)刘福通势力的扩展与瓦解280

(丙)朱元璋的崛起与强大284

四、元朝在中国统治的结束288

(一)朱元璋的兼并江东288

(二)朱元璋的北伐与元顺帝的出走289

(三)元朝在中国本土残余势力的消灭291

(四)蒙古退往漠北295

第六章 元朝的政治制度297

第一节 官制299

一、中央官制(中央行政制度)300

附:元朝中央官制简表300

(一)元朝中央诸官的职掌与其特征306

(甲)三公306

(乙)中书省与六部306

(丙)枢密院307

(丁)御史台308

(戊)宣政院、通政院与翰林国史院308

(己)诸寺监309

(二)散官阶与勋爵310

(三)百官俸禄311

(甲)俸例(附表)311

(乙)朝官俸数(附表)312

(四)蒙古亲王驸马勋臣的食邑与赐赉315

二、地方官制(地方行政制度)316

(一)元朝的地方行政区划316

(二)地方行政系统的多级制318

(三)地方行政官318

(甲)行中书省与中书分省318

(乙)路、府、州、县319

附:地方行政官制简表320

(四)地方监司官321

(甲)行御史台与诸道廉访使321

(乙)宣慰使司与都元帅府323

(丙)宣抚、安抚、招讨等使司324

(丁)儒学提举司324

(戊)诸转运提举司324

(五)外官官俸与职田325

附:外官官俸与职田简表325

附录:元朝对于亲王勋臣岁赐举例328

第二节 兵制330

一、蒙古初起时的兵制330

(一)兵役330

(二)军队组织331

(三)兵种与装备331

(四)大可汗的禁卫军(怯薛)332

二、元朝统治中国后的兵制334

(一)兵种的增加334

(二)禁卫军的改编与扩充334

(三)签军与兵籍335

(四)地方镇戍(驻防军)336

(五)军粮338

(六)弓手与打捕鹰房338

(七)马政339

(甲)官牧339

(乙)和买马与括马340

第三节 法制342

一、蒙古初起时的法制342

二、元世祖统治中国后的法制343

(一)法典343

(二)刑法344

(三)法官345

(四)一般司法概况346

第四节 教育349

一、中央国子学349

(一)蒙古国子学349

(二)回回国子学350

(三)汉学国子学350

二、地方学校352

三、专科学校353

四、地方书院354

第五节 选举356

一、多途出身356

二、制举357

三、科举358

(一)进士科358

(甲)乡试359

(乙)会试359

(丙)御试360

(二)医科360

(三)阴阳学360

(四)童子科360

第六节 赋税与币制361

一、田赋、丁税与科差362

(一)田赋与丁税362

(二)科差364

二、官卖制度(榷政)365

(一)盐的官卖365

(二)茶的官卖366

(三)酒醋的官卖366

(四)矿冶的国营366

三、商税368

(一)常课368

(二)额外课369

(三)市舶税369

四、币制370

(一)银锭370

(二)纸钞370

(三)铜钱371

(四)其他金属币372

第七章 元朝的学术与文艺373

第一节 书籍的搜集、整理与编纂375

一、书籍的搜集、整理及版刻375

二、大部书刊的编纂376

(一)《大元一统志》376

(二)《经世大典》377

第二节 理学378

第三节 史学384

一、宋辽金三史的修撰384

二、几部私人笔记385

三、元朝秘史(脱必赤颜)387

第四节 文学389

一、文章389

二、诗词393

三、戏曲403

四、小说409

第五节 科技411

一、天文历法411

二、数学414

三、医学415

四、火器416

五、工业技术417

第六节 艺术418

一、书法418

二、绘画419

三、雕塑422

四、建筑423

五、工艺424

六、乐舞425

第八章 元朝的经济社会与民生427

第一节 经济状况429

一、户籍与人口429

二、国家经济的盛衰431

三、一般农工商业情况433

(一)农业433

(二)工业434

(三)商业436

第二节 中国对外交通之大开438

一、对外贸易的主要交通线438

二、西方使节与教士的东来439

第三节 社会民生442

一、种族442

(一)种族的复杂442

(二)种族的融合446

二、社会阶级448

三、宗教信仰450

(一)蒙古人原始的宗教信仰450

(二)元朝入主中国后的宗教信仰451

(甲)佛教451

(乙)道教452

(丙)基督教453

(丁)回教455

(戊)犹太教455

(己)火袄教与摩尼教456

四、生活习惯456

(一)蒙古人的原始风俗456

(二)蒙古人的后期风俗459

(三)汉人习俗460

(四)元朝的祀典461

(甲)庙祀461

(乙)蒙古祀典463

附:本卷主要参考书总目46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