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nternet原理与应用技术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郭银章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225681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404页
- 文件大小:45MB
- 文件页数:420页
- 主题词:互联网络-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nternet原理与应用技术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Internet网络概述1
1.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1
1.1.1 Internet的产生1
1.1.2 Internet的发展2
1.2 Internet的组成体系结构3
1.3 Internet的TCP/IP协议4
1.4 Internet的接入技术6
1.4.1 通过电话拨号方式接入6
1.4.2 通过X.25分组交换网接入7
1.4.3 通过DDN专线接入8
1.4.4 通过微波专线接入8
1.4.5 通过局域网接入9
1.5 Internet的应用服务10
1.5.1 电子邮件10
1.5.2 FTP11
1.5.3 Telnet11
1.5.4 HTTP12
1.6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应用12
本章小结14
思考题14
第2章 Internet寻址技术15
2.1 Internet的IP地址格式15
2.1.1 IP地址的构成15
2.1.2 IP地址的表示15
2.1.3 IP地址的分类16
2.1.4 特殊的IP地址17
2.1.5 IP地址寻址规则19
2.2 Internet的子网掩码与屏蔽码20
2.2.1 子网划分的目的20
2.2.2 子网编码的方法20
2.2.3 子网划分的步骤22
2.3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23
2.3.1 网络前缀24
2.3.2 最长前缀匹配26
2.3.3 使用二叉搜索查找路由表27
2.4 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动态转换协议ARP28
2.4.1 地址解析29
2.4.2 ARP原理29
2.4.3 ARP报文格式31
2.4.4 ARP协议在Windows中的实现32
本章小结33
思考题33
第3章 Internet网络互连协议IP/ICMP35
3.1 IP数据报传递服务35
3.2 IPv4及IP数据报36
3.3 IP数据报的分段与重组39
3.4 IP数据报的路由与转发40
3.5 差错控制报文协议42
3.5.1 ICMP报文格式43
3.5.2 ICMP的工具程序46
本章小结48
思考题48
第4章 Internet传输层TCP/UDP协议49
4.1 可靠的数据传输控制协议TCP50
4.1.1 TCP可靠传输控制机制51
4.1.2 TCP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机制53
4.2 TCP协议的数据报格式54
4.3 TCP连接建立的三次握手56
4.4 TCP连接关闭的过程58
4.5 TCP的累计重传策略58
4.5.1 TCP的累计确认重传机制58
4.5.2 TCP的累计超时值的确定59
4.6 TCP的拥塞控制60
4.6.1 TCP拥塞控制算法60
4.6.2 慢启动和拥塞避免算法61
4.6.3 快重传和快恢复算法63
4.7 TCP的协议扩充64
4.8 用户数据报协议66
4.8.1 UDP概述66
4.8.2 UDP用户数据报的头部格式68
本章小结69
思考题69
第5章 Internet路由算法71
5.1 基本概念72
5.1.1 网际互连的基本概念72
5.1.2 路由选择的基本概念74
5.2 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77
5.2.1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描述77
5.2.2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举例78
5.3 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79
5.3.1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描述79
5.3.2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举例81
5.4 其他路由选择算法84
本章小结85
思考题85
第6章 Internet路由协议86
6.1 自治系统的基本概念86
6.2 内部路由协议(IRP)88
6.2.1 路由信息协议(RIP)88
6.2.2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路由协议(OSPF)91
6.2.3 ISO路由选择协议94
6.3 外部路由协议97
6.4 其他路由选择协议100
6.4.1 Cisco公司的IGRP路由选择协议101
6.4.2 Cisco公司的EIGRP路由选择协议101
6.4.3 Novell公司的IPX路由选择协议102
6.4.4 IBM公司的NetBIOS路由选择103
6.4.5 苹果公司的AppleTalk路由选择105
本章小结106
思考题107
第7章 Internet交换技术108
7.1 Internet路由与交换的概念108
7.1.1 IP路由与ATM交换技术109
7.1.2 基于ATM交换的IP路由112
7.1.3 吉(太)位线速路由交换机115
7.2 IP路由交换技术116
7.2.1 IP交换的原理116
7.2.2 IP交换机的转发118
7.2.3 信息流管理协议120
7.2.4 通用交换管理协议121
7.3 Cisco的标记交换技术123
7.3.1 Cisco标记交换原理124
7.3.2 Cisco标记交换转发125
7.3.3 标记分发协议(TDP)126
7.4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128
7.4.1 MPLS体系结构128
7.4.2 MPLS标签堆栈格式130
7.4.3 MPLS协议结构与LSR结构132
7.4.4 标签分发协议(LDP)134
本章小结138
思考题139
第8章 Internet的IPv6协议141
8.1 IPv6协议的基础知识141
8.1.1 什么是IPv6协议141
8.1.2 IPv6产生的原因142
8.1.3 IPv6的设计特点143
8.2 IPv6协议的地址146
8.2.1 IPv6报头格式结构146
8.2.2 IPv6协议的地址表示147
8.2.3 IPv6协议的地址分配150
8.2.4 IPv4向IPv6过渡151
8.3 IPv6自动地址配置策略153
8.3.1 IPv6的链路局部地址配置153
8.3.2 IPv6的全状态自动配置154
8.3.3 IPv6的无状态自动配置154
本章小结154
思考题155
第9章 主动网络技术与虚拟专用网156
9.1 主动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156
9.1.1 主动网络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56
9.1.2 主动网络的沙箱模型158
9.2 主动网络的体系结构159
9.2.1 主动网络体系结构159
9.2.2 主动代码结构及代码分发160
9.2.3 主动代码程序语言选择162
9.2.4 主动网技术与移动代理163
9.2.5 主动网体系结构的发展163
9.3 主动网的应用165
9.3.1 主动网在Web代理及Web交换机中的应用165
9.3.2 主动网的路由器166
9.3.3 主动网络的其他应用167
9.4 VPN概述168
9.4.1 VPN的基本概念168
9.4.2 VPN的关键技术171
9.4.3 VPN的基本用途173
9.4.4 VPN的分类174
9.5 VPN的隧道机制177
9.5.1 VPN隧道概念177
9.5.2 VPN隧道协议179
9.5.3 点对点协议(PPP)184
9.6 VPN的安全协议185
9.6.1 VPN的加密技术185
9.6.2 IP层的安全协议(IPSec)186
9.7 VPN的解决方案187
9.7.1 远程访问虚拟网(Access-VPN)188
9.7.2 企业内部虚拟网(Intranet-VPN)188
9.7.3 企业扩展虚拟网(Extranet-VPN)189
本章小结189
思考题190
第10章 应用层的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191
10.1 网络计算模式的形成191
10.1.1 以大型机为中心的计算模式191
10.1.2 以服务器为中心的计算模式191
10.2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192
10.2.1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的概念192
10.2.2 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的特点193
10.2.3 客户/服务器的优点194
10.2.4 客户/服务器的应用194
10.3 Internet的客户/服务器计算模式195
10.4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中间件196
10.4.1 中间件定义196
10.4.2 中间件的功能与作用197
10.4.3 中间件的类型197
10.5 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套接字编程198
10.5.1 套接字API198
10.5.2 基本socket调用199
10.5.3 客户/服务器编程初步205
本章小结208
思考题209
第11章 域名解析系统(DNS)210
11.1 域名与域名空间211
11.2 DNS数据库与资源记录214
11.3 名字服务器与名字解析器217
11.3.1 名字服务器217
11.3.2 名字解析器219
11.4 域名解析与反向解析219
11.4.1 域名解析219
11.4.2 反向解析222
11.4.3 如何提高解析的效率223
本章小结224
思考题225
第12章 电子邮件系统及SMTP226
12.1 电子邮件系统简介226
12.1.1 电子邮件系统的特点226
12.1.2 电子邮件地址227
12.1.3 电子邮件体系227
12.1.4 电子邮件协议SMTP228
12.1.5 电子邮件的消息格式229
12.2 报文传输代理MTA/SMTP229
12.3 邮件用户代理UA及POP3232
12.3.1 邮件用户代理232
12.3.2 POP3协议233
12.3.3 IMAP234
12.4 报文协议RFC 822及报文扩展协议MIME235
12.4.1 RFC 822235
12.4.2 报文扩展协议MIME235
本章小结237
思考题238
第13章 网络管理及SNMP协议239
13.1 网络管理的解决方案239
13.1.1 网络管理的功能239
13.1.2 网络管理的模式及体系241
13.1.3 网络管理的标准242
13.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245
13.2.1 SNMP框架模型246
13.2.2 管理信息结构(SMI)248
13.2.3 SNMP协议249
13.3 常用的网络管理系统251
13.3.1 HP OpenView252
13.3.2 IBM NetView253
13.3.3 SUN SunNet Manager254
13.3.4 Cabletron SPECTRUM255
本章小结256
思考题256
第14章 网络安全257
14.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257
14.1.1 网络安全的原则258
14.1.2 网络安全的内容258
14.1.3 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259
14.1.4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层次260
14.1.5 网络安全防范体系设计准则261
14.2 网络安全的防火墙技术263
14.2.1 防火墙的基本技术和分类263
14.2.2 防火墙的基本配置与结构267
14.2.3 防火墙的选择原则269
14.3 网络安全的入侵防范技术272
14.3.1 黑客常用的入侵手段272
14.3.2 入侵检测274
14.3.3 网络病毒及其防范279
14.4 网络安全层次280
14.4.1 IP层安全技术280
14.4.2 传输层的安全技术281
14.4.3 应用层的安全技术283
14.4.4 WWW的安全技术285
本章小结286
思考题287
第15章 虚拟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288
15.1 VLAN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89
15.1.1 VLAN的概念289
15.1.2 VLAN的配置290
15.1.3 VLAN的作用291
15.2 VLAN的划分方法293
15.2.1 基于端口划分VLAN293
15.2.2 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293
15.2.3 基于网络层划分VLAN294
15.3 VLAN规划294
15.3.1 VLAN的规划原则294
15.3.2 VTP域的规划295
15.3.3 VLAN的规划296
15.4 VLAN配置297
15.4.1 场景描述297
15.4.2 VLAN命令行配置298
第16章 IP子网划分与流量监控305
16.1 IP子网划分306
16.1.1 IP子网划分的策略306
16.1.2 IP子网划分的编程实践307
16.2 IP流量监控310
16.2.1 IP流量监控的基本概念310
16.2.2 IP流量监控的目的310
16.2.3 IP流量信息的标准化311
16.2.4 IP流量测量和协议分析编程311
第17章 OSPF路由协议的软件模拟与设计318
17.1 对等层协议模拟基础知识319
17.1.1 标识符命名和编写规范319
17.1.2 进程间通信机制和线程间同步机制321
17.1.3 通用的数据结构和函数323
17.2 OSPF基本概念和原理332
17.2.1 链路状态和OSPF图论模型333
17.2.2 链路状态数据库和链路状态通告334
17.2.3 OSPF层次化路由方案338
17.3 OSPF系统的初始化341
17.4 OSPF分组的接收和发送343
17.5 OSPF邻居和邻居状态机348
17.6 Hello协议——邻接关系的发现与保持353
17.7 主从路由器的协商359
17.8 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364
17.9 OSPF接口和接口状态机370
17.10 DR和BDR的选举375
17.11 定时器事件378
17.12 最短路径优先算法379
第18章 SNMP协议编程382
18.1 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382
18.1.1 基本网络管理框架382
18.1.2 SNMP框架体系结构383
18.2 管理对象和管理信息库385
18.2.1 管理对象385
18.2.2 管理信息库386
18.3 SNMP协议操作387
18.3.1 SNMP的数据收集方法387
18.3.2 SNMP面向自陷的轮询方法387
18.4 WinSNMP应用程序接口388
18.4.1 WinSNMP的初始化389
18.4.2 WinSNMP操作391
18.4.3 WinSNMP资源环境清理394
18.5 SNMP类封装设计395
18.5.1 WinSNMP API类的封装395
18.5.2 WinSNMP API类封装应用实例400
参考文献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