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青年社会心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青年社会心理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0078457.jpg)
- 张大均,周建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21779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358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37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青年社会心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1
一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涵义1
二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5
三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和内容体系6
第二节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方法论7
一 根本指导思想8
二 方法论原则10
三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2
第三节 青年社会心理学的价值14
一 有利于了解青年成长的规律14
二 帮助青年正确认识自己15
三 协调青年与社会的关系15
四 促进青年健康成长16
第二章 青年的社会活动18
第一节 青年的学习活动18
一 青年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结构18
二 青年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征20
第二节 青年的职业活动24
一 职业和职业活动24
二 青年职业活动的特征24
三 青年的职业活动与心理发展27
第三节 青年的交往活动28
一 青年交往活动的发展趋势28
二 青年交往活动的基本特征31
三 青年交往活动的价值33
四 青年交往活动的问题与引导35
第三章 青年的社会性发展38
第一节 人的社会性发展38
一 人的社会性发展的涵义38
二 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内容39
三 人的社会性发展的历程43
第二节 青年社会性发展的特征45
一 社会主体意识基本成熟45
二 个体品德结构基本完善47
三 职业意识已经确立49
四 青年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逐渐形成51
五 青年婚恋意识的社会性发展53
第三节 青年社会角色的获得54
一 社会角色的概念54
二 青年社会角色获得的标志56
三 青年社会角色获得的途径58
第四节 青年社会性发展的主要矛盾与冲突60
一 行为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60
二 青年社会行为的主动参与性与边缘性的矛盾61
三 青年强烈的交往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63
四 “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的矛盾63
五 代际协同与代际差异的矛盾66
第四章 青年的自我意识68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涵义和结构68
一 自我意识的涵义68
二 自我意识的结构70
第二节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72
一 青年自我意识的分化72
二 青年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72
三 青年的自我探究75
四 青年自我意识的统一77
五 自我意识的转化与稳定79
第三节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79
一 青年自我认识水平提高显著,自我评价偏高80
二 青年自我体验复杂强烈82
三 青年自我实现能力发展的基本特点84
四 青年自我意识发展的时代特点86
第四节 青年自我意识的培养89
一 青年自我意识培养的内容89
二 青年自我意识培养的途径和方法92
第五章 青年的社会认知98
第一节 青年社会认知概述98
一 青年社会认知及其特征98
二 青年社会认知的构成100
三 青年社会认知的范围102
第二节 青年的社会认知与印象形成104
一 青年社会知觉的组织原则104
二 青年的社会判断及其心理效应106
三 青年的社会归因108
四 青年的社会推理112
五 青年的社会印象及形成113
第三节 影响青年社会认知的因素118
一 认知者的个人因素118
二 认知对象的特点119
三 认知情境因素120
第六章 青年的社会感情122
第一节 社会感情概述122
一 社会感情的定义和构成122
二 感情的外部表现——表情126
第二节 青年社会感情发展的特点和作用128
一 青年社会感情发展的主要特点128
二 青年社会感情的作用131
第三节 影响青年社会感情发展的因素134
一 生理因素134
二 环境因素135
三 心理因素135
第四节 青年的感情体验与感情培养136
一 感情体验的基本特征136
二 青年社会感情的培养138
第七章 青年的社会性动机143
第一节 青年的社会性需要143
一 青年社会性需要的涵义143
二 青年社会性需要的产生和发展144
三 青年社会性需要的特点149
第二节 青年社会性动机的结构与功能151
一 青年社会性动机的结构151
二 青年社会性动机的功能154
三 影响青年社会性动机的因素156
第三节 青年社会性动机的激励与社会创造157
一 青年社会性动机的激励157
二 青年的让会创造159
第八章 青年的社会态度166
第一节 青年社会态度的形成166
一 个体态度的构成及特征166
二 青年社会态度形成的特点167
三 青年社会态度的具体表现171
四 影响青年社会态度形成的因素175
第二节 改变青年社会态度的策略178
一 转变认知的策略179
二 改变心理定势的策略184
三 引起情绪共鸣的策略187
四 提出适当要求的策略188
五 鼓励参与的策略190
六 利用团体规定的策略191
第三节 青年社会态度的测评192
一 青年社会性态度测评的性质和条件192
二 青年社会态度测评的方法195
三 影响态度测评的心理效应201
第九章 青年的社会性理想206
第一节 青年的个体理想与社会性理想206
一 理想的含义206
二 个人理想与社会性理想的含义210
三 个人理想与社会性理想的关系212
第二节 青年社会性理想的形成与发展214
一 青年社会性理想形成的动态考察214
二 青年社会性理想发展的特点218
三 青年社会性理想形成与发展的心理前提222
第三节 青年社会性理想的特点与培养225
一 理想的萌芽与发展趋势225
二 青年社会性理想形成的特点226
三 青年社会性理想的培养228
第十章 青年的社会价值观232
第一节 人的价值观概述232
一 价值与价值观232
二 价值观的结构和功能235
第二节 青年社会价值观的内容238
一 青年的人生价值观238
二 青年的道德价值观240
三 青年的职业价值观243
四 青年的审美价值观245
五 青年的友谊价值观247
六 青年的恋爱价值观249
第三节 青年社会价值观的特点250
一 价值观的多元化250
二 价值的冲突251
三 价值取向的特点252
四 趋向一元化254
第十一章 青年群体心理255
第一节 群体与群体意识255
一 群体的涵义及特征255
二 群体意识的功能257
三 非正式群体心理260
第二节 青年集体的形成及特点263
一 集体及其特征263
二 青年的集体心理264
三 青年集体的形成267
第三节 青年的群体动力与群体凝聚力270
一 群体动力和群体凝聚力的概念270
二 群体动力论对研究青年群体心理的启示271
三 青年群体的凝聚力274
第四节 青年群体的规范与压力278
一 青年的群体规范278
二 青年群体压力281
第十二章 青年群集行为的社会心理分析283
第一节 青年群集行为的类型和特点283
一 青年群集行为概述283
二 青年群集行为的类型285
三 青年群集行为的社会心理特点289
第二节 青年群集行为的产生及其社会作用290
一 青年群集行为产生的原因291
二 青年群集行为的产生过程296
三 青年群集行为的社会影响298
第三节 青年群集行为的控制301
一 青年群集行为控制的意义301
二 青年群集行为控制的原理与方法302
三 个体在青年群集行为中的自我控制303
四 青年群集行为后的心理调节306
第十三章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309
第一节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概述309
一 文化、文化意识和代群文化意识309
二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基本功能311
三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产生的条件313
第二节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形成316
一 文化规范与青年的文化选择316
二 青年的文化适应与文化冲突318
三 青年的文化认同与整合321
第三节 当代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特征324
一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时代性与超前性324
二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趋同性与松散易变性326
三 青年代群文化意识的二维性327
第十四章 青年的心理卫生332
第一节 青年心理卫生的标准332
一 崇高的理想333
二 正常的智能333
三 健康的感情334
四 坚强的意志335
五 良好的性格336
六 和谐的人际关系338
第二节 影响青年心理卫生的心理因素339
一 性成熟所引起的情绪困扰340
二 学习压力与职业适应所引起的情绪困扰342
三 社会适应中的情绪困扰345
四 逆向心理的影响346
第三节 青年心理卫生的维护348
一 青年心理卫生的基本原则348
二 青年心理卫生维护的途径351
三 青年心理卫生维护的方法353
后记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