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1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1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https://www.shukui.net/cover/73/30746128.jpg)
- 北京大学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与经济增长研究中心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 ISBN:97878023464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29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341页
- 主题词:经济增长-研究报告-中国-2011;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发展-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经济增长报告 2011 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 中等收入陷阱与转变发展方式1
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1
二、我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优势4
三、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微观上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7
四、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宏观上经济调控方式的变化10
第一章 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比较15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均收入水平的国际比较16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与“三步走”发展战略20
一、GDP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意义20
二、改革开放后各个历史时期对经济增长目标的表述22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25
第三节 中国当前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的国际对比29
第四节 中国经济增长的国际动态比较36
第二章GDP的作用和局限性43
第一节GDP的作用44
一、GDP是反映国民经济发展变化情况的重要工具44
二、GDP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工具和重要依据45
三、GDP是检验宏观经济政策科学性和有效性的重要手段47
四、GDP是对外交往的重要指标47
第二节GDP的局限性47
一、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47
二、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48
三、GDP不能反映资源环境的变化49
四、GDP不能全面地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49
第三章 中等收入陷阱与体制创新51
第一节 中等收入陷阱及其原因52
第二节 体制创新与中国经济发展54
一、体制创新是中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54
二、体制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阶段性特点59
三、中国经济发展正经历着新的历史性转折63
第四章 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和使用69
第一节 增加值结构、就业结构与部门人均收入71
第二节 地区收入差异与中国经济发展潜力79
第三节 宏观收入分配85
一、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收入初次分配86
二、政府、企业和居民三者收入再分配92
三、对当前宏观收入分配格局合理性的基本判断97
第四节 居民收入分配100
一、城乡收入差异107
二、行业收入分配不平衡108
三、地区收入分配不平衡110
四、城乡内部收入不平衡113
第五节 国民收入分配对国内总需求的影响118
一、资金流量表中各机构部门可支配收入及运用的相互关系118
二、2004年和2008年资金流量表动态比较120
第六节 结论122
第五章 外向型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131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132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结构变化137
第三节 主要贸易伙伴141
一、对外贸易141
二、出口143
三、进口144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与中国外汇储备146
第五节 内需和外需151
一、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152
二、从投入产出关系看外向型经济和经济增长153
第六章 住宅市场化改革157
第一节 住宅需求拉动经济增长161
第二节 住宅商品化改革后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变化166
一、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的编制166
二、住宅市场化改革后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变化169
三、当前我国商品房价格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174
第三节 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因素178
一、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制度因素178
二、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需求因素179
三、影响中国房地产价格的供给因素182
四、房价波动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189
第四节 在稳定预期的条件下实现房地产业的平稳发展194
一、保障性住房的建设196
二、发展租房市场200
三、货币政策和短期行政干预201
四、物业税和其他税收政策204
五、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是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208
六、市场化改革是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方向209
第七章 扩大内需与消费增长211
第一节 中国消费增长的主要特点与阶段特征212
第二节 消费需求不足的深层次原因217
一、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动趋势看,农村居民消费是我国消费变动的主要影响因素217
二、收入增长是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但人口因素对消费增长有重大影响218
三、居民收入水平相对下降是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城镇化进程对提高消费率有重要促进作用219
四、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集中,向城市集中,向少数人集中,是居民收入和消费倾向下降的主要原因221
第三节 政府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的影响225
一、我国文化、教育、卫生支出近年增长较快,但其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升226
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全部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使得居民承担的比重上升,突出表现为学杂费比重显著提高227
三、政府预算内卫生支出在卫生总费用中的比重大幅下降,使得个人的卫生支出比重上升,居民医疗卫生消费支出比重提高228
四、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力度不够,使得居民社会保障支出增长过快,进而导致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降低229
五、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性支付实际上加大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30
六、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支出不够,导致居民的消费倾向下降230
第四节 我国居民消费率及政府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231
一、我国居民消费率不仅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水平,而且近年下降速度过快232
二、我国政府消费率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相同发展阶段国家基本相当,但公共服务消费比重明显偏低233
三、增加政府消费,特别是增加公共服务消费,对居民消费率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234
四、提高公共服务投入的均等化程度,保证最低标准公共服务的公平供给,有助于居民增加消费235
五、增加政府对居民的货币化转移支付,是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居民消费的重要渠道236
第五节 扩大消费的主要着力点237
一、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237
二、优化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公共支出占政府支出的比重239
三、降低落户门槛和与户籍脱钩并行,加快城镇化进程,调整城乡二元结构240
四、深化资源价格和税费改革,完善资源资产的收益分配制度241
五、深化垄断性行业改革,缩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242
六、深化税收制度改革,发挥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上的核心作用243
第六节 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合理范围及变动趋势243
第八章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形势249
第一节 全球金融危机后2010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250
一、从生产角度看,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250
二、从需求角度看,上半年经济保持较快增长,二季度增速放缓257
第二节 我国经济增长的近期趋势展望262
一、2009年经济增速前低后高,影响2010年下半年和未来的经济走势262
二、外贸环境复杂变化,外需持续增长的难度加大262
三、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可能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263
四、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持续回落,可能影响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263
五、内需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在减弱264
第三节 如何看待当前的通货膨胀265
一、CPI与食品价格266
二、推动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268
第九章 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273
第一节 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和中国的应对措施275
一、全球金融危机以前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演变275
二、金融危机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280
第二节 中国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286
一、中国实体经济衰退与流动性相对过剩288
二、财政政策与货币的内生扩张289
三、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与货币供给291
四、当前的货币政策选择及宏观政策组合295
五、总结298
第三节 财税体制的改革与中国财政政策299
一、税收、国家财政收入和宏观税负299
二、财政支出307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增长312
第五节 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及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319
一、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320
二、新阶段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323
参考文献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