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21世纪谁能占据经济制高点 劳动力素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21世纪谁能占据经济制高点 劳动力素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 李继樊,王洪华主编 著
  • 出版社: 重庆:重庆出版社
  • ISBN:7536648014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21世纪谁能占据经济制高点 劳动力素质与可持续发展问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篇面对世纪之交的挑战3

一、人类能否持续发展4

20世纪,人类生产的巨大发展,让马克思也震惊4

人类的发展已受到黄牌警告7

人类能否实现持续发展9

可持续发展的要素12

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何在15

二、知识经济的灵魂18

人力资本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宰18

同是一片天,环球何不同凉热22

东南亚人输在哪里24

知识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28

知识经济的灵魂31

三、财富来自于劳动力资本的富有34

劳动力素质是一种高价值含量的无形资产35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一本万利”的效率37

以质取胜、以少胜多的经济40

谁将科学技术转化为了第一生产力44

四、经济学家的新视角47

马克思笔下的劳动力素质要素48

舒尔茨笔下的人力资本理论52

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人力资本理论57

“知识劳动者”,未来社会的主人——彼得·德鲁克的人力资本思想60

第二篇 中国经济发展的困惑65

一、中国人的困惑——我们为何属于第三世界65

辉煌与屈辱的历史66

奋斗的50年68

中国仍属第三世界71

二、劳动者的困惑——失业、下岗,怎么不要劳动力了74

计划经济时代,我们是企业的主人75

现在,为何不需要劳动力了76

“人找事”难,“事找人”也难78

来自劳动者自身的障碍81

三、企业的困惑——倒闭、破产,企业寿命缘何如此之短83

困惑之一——技术不敌他人85

困惑之二——重复建设重复浪费87

困惑之三——厂长经理说:“不读书照样可以抓生产”90

四、消费者的困惑——产品、商品,花钱难买好物品93

花钱难买到好商品93

工程质量——天灾,还是人祸96

庸医假药——华佗无奈,还是无赖“华佗”98

假货——李逵,斗不过李鬼100

五、政府的困惑——引资、投资,高投入没有高产出102

困惑之一——投资效益低下102

困惑之二——决策失误105

困惑之三——饕餮大口吃公款107

困惑之四——利用权、钱“倒”公产109

六、年轻直辖市的困惑——究竟在哪里出了问题112

重大的差距113

严峻的经济现实115

第三篇 输在起跑线上121

一、人太多,人才太少121

人口素质122

劳动力素质125

人才市场面临危机131

二、就业,再就业:找工作为啥这样难134

明天,我们干什么136

“粉领”的危机140

三、企业家的问题143

谁能当厂长144

企业亏损缘于厂长的素质“亏损”146

四、官员的素质152

知识化与专业化152

道德滑坡与腐败猖獗156

五、“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160

低素质的农民与低效率的农业161

富裕后的道德困窘166

农村的出路169

六、年轻直辖市困惑的问题170

农村人口多171

贫困人口多171

市民文化素质偏低173

七、现代化,你会不会是一场梦176

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176

迈向现代化的障碍178

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180

第四篇 问题出在哪里187

一、传统体制的影响187

“高加林”的悲哀188

人才部门所有,限制了人才的合理配置189

“大锅饭”平均主义影响劳动者素质提高193

激励机制与人才开发上的障碍195

二、观念上的误区197

学而优则仕198

不患寡而患不均200

急功近利的短视思维201

重科学轻技术202

对教育的认识误区203

三、“脑体倒挂”与人力投资回报机制缺陷205

人才价格与价值背离205

“脑体倒挂”的后果209

人力投资回报不合理的原因213

四、人力投资的不足215

人力投资严重不足216

人力投资的效益不高220

人力投资主体跛足223

五、教育出了什么问题226

围绕升学率转的基础教育226

教师该是什么人230

泡沫色彩日浓的高等教育233

尴尬的职工培训235

六、年轻直辖市困惑原因追问237

产业结构的影响237

教育科技投入不足239

重庆高校的缺陷240

第五篇 树人、树人、再树人245

一、“科教兴国”说到底是“人才兴国”246

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应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246

把教育作为基础产业优先发展250

二、教育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254

超常规发展教育254

素质教育,教师首先要有素质266

三、制度创新——构建有利于劳动力素质提高的支持体系268

财力支持269

培训用工272

分配激励275

依法树人277

四、强将手下才能无弱兵279

干部是决定因素280

教育不是万能的,机制约束才能治本282

法制化是根本保证283

五、女性更需要关怀285

严峻的现实286

人力资本增值的酵母289

让女性都聪明起来294

六、永恒的主题——终身教育、终身学习297

“终身职业”已成昨日的黄花297

知识是劳动者的上岗证301

学到老,才能活到老304

结论:为21世纪做准备31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