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儒学普及小丛书 儒学问答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儒学普及小丛书 儒学问答录
  • 吴光,袁新国,段丽丽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杭州出版社
  • ISBN:978780758456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95页
  • 文件大小:9MB
  • 文件页数:211页
  • 主题词:儒学-通俗读物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儒学普及小丛书 儒学问答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儒学基础知识1

一、儒学基本理论3

1.儒、儒生、儒家、儒学、儒教的概念是何时出现的?有何异同?3

2.儒学是怎样形成的?4

3.儒学经历了几大发展阶段?有哪些基本形态?5

4.儒学的性质如何界定?其根本精神是什么?6

5.儒学在本质上是道德本位还是伦理本位?道德与伦理有何异同?7

6.儒家是怎样解读“道”、“德”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的?8

7.儒学是宗教还是学术?如何理解儒学的“学”与“术”?8

8.儒学有哪些基本特征?10

9.儒学的政治观是怎样的?有何利弊?12

10.儒学的历史观是怎样的?13

11.儒家在“知行”关系上有哪些论述?15

12.儒家的生态观是怎样的?有什么现实意义?16

二、儒学核心价值观17

1.儒学核心价值观是什么?17

2.儒学核心价值观在历史上有哪些不同的表述?19

3.当代学者对儒学核心价值观有哪些代表性论述?20

4.儒学的核心价值观念有无现代性与普世性?23

5.儒学价值观是否已根植于普通老百姓的文化血脉之中?25

6.儒学核心价值观念与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观念能会通兼融吗?26

7.怎样理解孔子“吾道一以贯之”这句话?27

三、儒学的社会功能30

1.儒学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社会功能?30

2.儒学对中国知识分子性格的形成有何影响?31

3.儒家文化在东亚社会现代化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32

4.东亚现代化的模式对我们有些什么启示?34

5.儒学中的廉政文化资源对当今政治有借鉴作用吗?35

6.如何理解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及其相互关系?36

7.儒家生态观有何现实意义?37

中篇 儒学史知识39

一、先秦子学41

1.如何理解“儒分为八”的说法?41

2.如何理解殷周的天命观和孝礼观?42

3.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对人类思想史、文化史有什么贡献?44

4.如何理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45

5.子思在儒学史上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其思想主旨和主要著作是什么?46

6.《郭店楚简》有哪些儒家文献?48

7.孟子思想的主旨是什么?他是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思想的?50

8.荀子是儒家还是法家?51

9.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有何异同?53

10.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其发展趋势如何?54

二、汉唐经学55

1.儒家思想为什么在西汉武帝时取得“独尊”地位?55

2.“五经”是如何成为儒家经典的?57

3.董仲舒是怎样建立他的新儒学体系的?58

4.“三纲五常”是怎样形成的?如何评价其历史作用和现代意义?60

5.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何异同?62

6.如何看待今古文经之争?63

7.王充学说的根本特点是什么?65

8.魏晋玄学是儒学吗?玄学主要讨论哪些问题?67

9.王通是“一代大儒”吗?68

10.隋唐时期是怎样变革经学的?69

11.韩愈对儒学的变革有些什么贡献?71

三、宋明理学72

1.宋明理学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72

2.“宋明理学”、“宋明道学”与“宋明儒学”的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74

3.何谓“北宋五子”?其思想主旨是什么?75

4.“东南三贤”所指何人?其主要思想是什么?78

5.朱熹的理学思想有什么特色?为什么说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79

6.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何异同?80

7.王阳明的“良知”学有些什么内容?什么是良知“四句教”?82

8.阳明后学有哪些流派和代表人物?分派的标准是怎样的?83

9.如何理解刘宗周的“慎独”之学?84

四、清代实学86

1.何谓实学?明清之际的实学思潮是怎样形成的?86

2.“明清之际三大家”指谁?他们有哪些思想创新和学术贡献?87

3.黄宗羲对清代实学的形成有何贡献?其“力行”实学有何时代意义?89

4.如何解读儒家的“经世致用”优良传统?它与清代实学有何关系?90

5.清代实学是如何演变的?91

6.百年来“中西体用”之争的实质是什么?94

7.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和“大同思想”有些什么内容?97

8.谭嗣同的“仁学”是新儒学吗?98

9.儒家的传统民本思想与近代民主思想有何联系与区别?99

五、现代新儒学101

1.“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对不对?101

2.“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尊法反儒,批林批孔”运动说明什么?102

3.现代新儒家是怎样出现的?103

4.现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其思想主张是什么?104

5.现代新儒家的“文化宣言”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106

6.现代新儒家的困境在哪里?有些什么理论局限?107

下篇 儒学新探109

一、当代儒学新论111

1.儒学是否正在复兴?当代儒学复兴的标志是什么?111

2.当代儒学复兴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114

3.当代新儒学主要有哪几种理论形态?其代表人物是谁?116

4.如何评价政治儒学与生活儒学?118

5.何谓新体新用的“民主仁学”?120

6.21世纪的儒家文化该如何定位?其发展前景如何?122

二、儒学与国学123

1.“国学”概念能否成立?怎样理解“国学”的内涵?123

2.怎样理解当代“国学”的特征及其学术定位?125

3.“国学”可否列为一级学科?“国学”学科应如何设置?126

4.如何面向社会、面向民众传承、普及和推广国学?127

5.中华和谐文化有些什么思想资源?128

6.中华和谐文化有些什么特点?对当代文化发展战略有何启示?129

7.建立“多元和谐文化观”应处理好哪些关系?131

8.《三字经》、《弟子规》等蒙学读物为什么在当代重新受到重视?133

三、儒学与浙学135

1.“浙学”是怎样形成的?135

2.“浙学”的内涵是什么?当代如何定位?136

3.“浙学”的基本精神是什么?它对当代浙江精神有何影响?138

4.“浙学”与“浙东学派”的概念有何异同?139

5.南宋浙学主要有哪些流派与代表人物?140

6.如何看待“清代浙东学派”?它是“史学派”还是“经史学派”?142

7.清代浙东经史学派有哪些主要代表人物?他们有什么学术成就?143

四、儒学与异质文化145

1.怎样理解“儒教”与“异端”的关系?145

2.道教、佛教的传播对儒学有什么影响?146

3.怎样看待“三教合一”的思潮?147

4.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对儒学转型的影响?148

5.如何理解儒学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150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吸收了哪些儒学思想资源?152

7.儒学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异质文化是否有共同点?能够会通兼融吗?153

8.儒家文化与异质文化怎样开展文明对话?155

附录 重要名词命题解说157

一、重要名词159

1.人文159

2.天文159

3.太和160

4.六德160

5.六艺161

6.仁学161

7.中庸162

8.五行162

9.四端163

10.汉学164

11.宋学164

12.经学165

13.理学165

14.道统166

15.道学166

16.心性学167

17.新儒学167

18.谶纬学168

19.四书五经168

20.四维八德169

21.诸子百家170

二、重要命题171

1.致良知171

2.义利之辩171

3.天人合一172

4.仁者人也173

5.仁者爱人174

6.化性起伪175

7.正心诚意175

8.民惟邦本176

9.民贵君轻177

10.民胞物与178

11.体用不二178

12.实事疾妄179

13.知行合一180

14.修齐治平180

15.格物致知181

16.理一分殊182

17.理势合一183

18.礼之用,和为贵183

19.存天理,灭人欲184

20.一阴一阳之谓道185

21.天下为主,君为客186

22.尊德性而道问学186

23.一本万殊,会众合一187

24.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188

25.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18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