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
  • 张双英著 著
  • 出版社: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ISBN:957114391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二十世纪台湾新诗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壹、台湾新诗的名义与源起1

一、「新诗」与「现代诗」一词中「诗」的名称与意义3

二、「新诗」与「现代诗」的名义7

(一)「新」与「旧」可在时间上呈现出两者的先、后关系9

(二)「新」与「旧」的对比可在内涵与外形上突显「新」的特色11

1.人12

2.时代与环境12

三、台湾古典诗歌略说13

四、台湾的白话文运动16

贰、创新、写实与超现实(1923-1945)21

一、张我军——台湾新诗的奠基者25

(一)张我军的生平大略25

(二)张我军的文学主张与台湾新文学:创新的精神28

(三)张我军的诗歌创作:创新的成果30

二、赖和37

(一)赖和的生平大略37

(二)赖和新诗创作上的最大特色:以写实为主的「事件诗」39

(三)赖和诗歌的写实风格43

三、杨守愚44

(一)杨守愚的生平44

(二)杨守愚的新诗创作创新的形式与写实的内容44

1.散文诗45

2.「台湾话文」诗46

四、杨华48

(一)杨华的生平48

(二)杨华的诗歌创作:内容与形式的创意48

1.杨华新诗的内容风格49

2.杨华新诗的形式特色51

五、王白渊54

(一)王白渊的生平54

(二)王白渊的诗歌55

六、风车诗社及其代表诗人58

(一)风车诗社58

(二)「风车诗社」代表诗人杨炽昌之诗观及其诗60

1.杨炽昌生平简述60

2.杨炽昌的诗观62

3.杨炽昌诗歌的特色64

七、杨云萍72

(一)杨云萍生平简述72

(二)杨云萍的诗歌特色73

八、盐分地带诗人群74

(一)盐分地带文学之特色74

(二)「盐分地带」的代表诗人及其诗78

1.吴新荣78

2.郭水潭85

九、银铃会及其困境93

(一)银铃会的创办、发展与结束93

(二)「银铃会」在台湾新诗史上的意义94

1.承先启后的关键地位94

2.拓宽新诗的领域95

(三)「银铃会」的代表诗人张彦勋及其诗的特色95

十、巫永福99

(一)巫永福的生平与诗观99

(二)巫永福诗歌的主要特色102

參、回归、失落、奋斗(1945-1954)107

一、语文政策的改变与影响109

二、文化沟通的期待、挫折与努力113

三、新诗的唯一社团——银铃会117

(一)张彦勋118

(二)詹冰120

四、从1945年到1951年之间的主要文学活动鸟瞰122

肆、政治压抑与西化解脱(五、六○年代)125

一、配合政策的主流诗歌:反共诗与战斗诗127

二、怀乡诗与写实诗131

三、新诗的新变:西化与挣脱136

(一)新诗西化(「现代主义」化)的背景——挣脱政治的桎梏136

(二)「现代诗」的崛起139

(三)「现代诗」的论战141

1.「现代主义」内涵之论辩141

2.传统与现代之论辩145

四、鼎足而立的三个诗社148

(一)现代诗社148

1.《现代诗》诗刊与现代诗社148

2.现代派诗人及其诗150

(二)蓝星诗社178

1.蓝星诗社178

2.代表诗人及其诗179

(三)创世纪诗社225

1.「创世纪诗社」的成立、演变、以及主要的诗歌主张225

2.「创世纪诗社」重要诗人及其诗歌作品229

伍、百家争鸣(六○、七○年代)243

一、六○、七○年代台湾新诗的背景245

二、六○、七○年代台湾新诗坛的概况247

三、《葡萄园》诗社250

(一)「葡萄园」诗社的创立背景250

(二)「葡萄园」诗社的诗歌主张与诗风251

1.明朗的诗风251

2.现代化中国的认同252

3.健康的内容254

(三)「葡萄园」诗人及其诗作255

1.文晓村255

2.古丁258

四、笠诗社259

(一)「笠」诗社创立的背景259

(二)「笠」诗社的诗歌主张与诗风260

(三)「笠」诗社分期的问题262

1.台湾光复以前之诗人(如:「缘草」诗社之诗人)263

2.从光复到「笠」诗社成立之间的诗人263

3.「竺」诗社成立后之诗人263

(二)「笠」诗社诗人及其作品264

1.赵天仪264

2.非马266

3.白萩268

4.李魁贤269

五、龙族诗社271

(一)「龙族」诗社兴起的背景及诗歌主张271

(二)「龙族」诗人及其诗作273

1.辛牧273

2.施善继275

3.苏绍连277

六、大地诗社280

(一)「大地」诗社成立的背景及诗歌主张280

(二)「大地诗社」代表诗人及其诗作281

1.王润华281

2.张错286

3.陈黎290

七、草根诗社292

(一)「草根」诗社的成立与诗歌主张292

(二)「草根」诗社的代表诗人及诗作293

1.张香华294

2.罗青296

八、诗潮诗社300

(一)「诗潮」诗社成立的背景与主要的诗歌理论300

(二)「诗潮」诗社的代表诗人及其诗作302

高准302

九、阳光小集诗社305

(一)「阳光小集」诗社的成立及其诗歌主张305

(二)「阳光小集」诗社的重要诗人及作品306

1.向阳306

2.刘克襄310

十、其他诗人313

(一)吴晟313

(二)蒋勋316

陸、八○年代:多元现象321

一、八○年代诗坛的实况323

二、八○年代诗坛的背景326

(一)政治因素326

(二)经济与社会因素327

(三)文学因素328

1.文学批评与诗潮328

2.诗社、诗刊、诗选331

3.诗人与诗歌的分期334

三、八○年代新诗的特色与成果336

(一)抒情诗336

1.席慕容338

2.沙穗340

(二)乡土诗344

1.吴晟344

2.叶维廉347

(三)怀乡诗350

1.张默351

2.沙牧353

3.余光中356

(四)弱势族群诗歌361

1.瓦历斯·尤干361

2.杜十三363

3.陈宁贵366

(五)政治诗369

1.李魁贤370

2.陈黎372

(六)都市诗374

1.林彧375

2.罗门377

(七)环境生态诗381

1.陈斐雯382

2.林彧385

(八)探讨社会问题的诗387

1.中学生的升学问题——德亮〈国三症〉387

2.青少年的反叛心理和行为——洪致〈庞克少年〉391

3.青年人的失业问题——李昌宪〈失业的心情〉396

(九)女性主义诗400

1.夏宇402

2.刘克襄405

(十)后现代主义诗407

1.陈克华409

2.林耀德413

柒、九○年代:诗人白我定位的努力417

一、新诗获得学院的正视419

二、台湾「新诗」的名实关系420

三、新诗的自我定位421

四、新诗人的自觉422

(一)「台语诗」的推动422

(二)年轻人(所谓「新世代」、「新新世代」或「X世代」诗人)追求自我肯定的努力423

1.竞逐诗坛奖项,以求出人头地423

2.组诗社,办诗刊,扩展发表空间424

3.藉电脑科技之助,推动突破任何传统框架的「网路诗」42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