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森林经理学 第4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森林经理学 第4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0076455.jpg)
- 亢新刚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ISBN:978750386451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370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387页
- 主题词:森林经理-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森林经理学 第4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 绪论1
1.1 森林经理学概述1
1.1.1 森林经理学的概念1
1.1.2 森林经理学的内容和任务2
1.1.3 森林经理学的目的3
1.2 森林经营管理的发展4
1.3 森林经理的准则5
1.3.1 可持续发展6
1.3.2 可持续发展的林业10
1.3.3 森林永续利用16
1.3.4 森林永续利用与森林可持续经营21
2 森林资源24
2.1 森林与森林资源概念24
2.1.1 森林24
2.1.2 森林资源26
2.2 世界森林资源28
2.2.1 世界森林资源概况28
2.2.2 中国森林资源的位置29
2.2.3 世界森林资源发展趋势31
2.3 中国森林资源31
2.3.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31
2.3.2 中国森林资源变化32
2.3.3 森林资源按经济区域分布33
2.3.4 中国森林资源结构35
2.3.5 天然林和人工林资源37
2.3.6 森林质量与生态效益39
2.3.7 经济林和竹林资源41
2.3.8 中国森林分布与特点42
2.3.9 中国森林资源发展主要目标43
2.4 森林风景资源44
2.4.1 概念与类型44
2.4.2 森林公园现状44
2.5 自然保护区45
2.5.1 自然保护区的任务和作用45
2.5.2 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现状46
3 森林区划51
3.1 区划概述51
3.1.1 区划的概念51
3.1.2 区划的种类51
3.1.3 林业中的区划52
3.2 林业区划52
3.2.1 林业区划概念52
3.2.2 林业区划的作用53
3.2.3 中国林业区划系统53
3.3 森林区划61
3.3.1 森林区划的概念61
3.3.2 森林区划目的61
3.3.3 森林区划系统62
3.3.4 森林区划的方法62
3.4 林区其他区划74
3.4.1 风景区区划74
3.4.2 自然保护区建立与区划77
3.4.3 生态公益林区划与布局81
4 森林调查83
4.1 概述83
4.1.1 基本概念83
4.1.2 森林调查的目的与意义84
4.1.3 国内外森林资源调查和监测体系84
4.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84
4.2.1 我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体系简介84
4.2.2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沿革85
4.2.3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目的和任务86
4.2.4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内容与精度86
4.2.5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方法88
4.2.6 森林资源清查组织结构及工作程序91
4.2.7 森林资源统计91
4.2.8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报告92
4.2.9 检查验收93
4.2.10 第7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主要结果93
4.3 森林经理调查95
4.3.1 基本概念95
4.3.2 森林经理调查任务与目的96
4.3.3 森林经理调查的内容96
4.3.4 森林经理调查方法与技术97
4.3.5 森林经理调查成果101
4.4 林业专业调查和多资源调查102
4.4.1 林业专业调查102
4.4.2 多资源调查110
5 森林成熟与经营周期124
5.1 概述124
5.2 商品林森林成熟125
5.2.1 数量成熟125
5.2.2 工艺成熟128
5.2.3 更新成熟133
5.3 生态公益林森林成熟134
5.3.1 防护成熟134
5.3.2 自然成熟136
5.3.3 森林碳储量成熟137
5.3.4 自然保护区森林成熟139
5.4 经济成熟139
5.4.1 经济成熟的概念139
5.4.2 经济成熟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140
5.4.3 经济成熟计算方法141
5.5 经营周期148
5.5.1 轮伐期148
5.5.2 择伐周期152
6 森林收获调整156
6.1 森林收获调整的概念156
6.1.1 森林采伐量概念157
6.1.2 确定森林采伐量157
6.1.3 确定森林采伐量的意义158
6.2 森林收获调整的内容159
6.2.1 林种结构调整159
6.2.2 树种结构调整161
6.2.3 年龄结构调整162
6.2.4 直径结构调整163
6.2.5 空间结构调整164
6.3 森林收获调整的方法165
6.3.1 主伐采伐量的确定165
6.3.2 补充主伐的采伐量175
6.3.3 间伐量的确定176
6.3.4 竹林采伐量的计算177
6.4 经营单位的森林调整178
6.4.1 林业局(场)森林调整178
6.4.2 林分结构调整182
7 森林资源评价185
7.1 森林资源评价概述186
7.1.1 森林资源评价概念和特点186
7.1.2 森林资源评价理论基础186
7.1.3 货币时间价值188
7.2 林地评价193
7.2.1 林地评价的含义与作用193
7.2.2 林地评价方法194
7.2.3 林地评价案例197
7.3 林木评价199
7.3.1 林木评价的含义与作用199
7.3.2 林木评价方法200
7.3.3 林木评价案例204
7.4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206
7.4.1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含义与作用206
7.4.2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的方法207
7.4.3 森林生态效益评价案例212
8 森林经营类型与模式217
8.1 概述217
8.1.1 森林经营理论概述218
8.1.2 森林经营模式概述222
8.2 森林经营类型223
8.2.1 森林经营空间单位概述223
8.2.2 林种区223
8.2.3 经营类型的组织224
8.2.4 小班经营法228
8.3 近自然森林经营230
8.3.1 近自然森林经营宏观模式230
8.3.2 近自然森林经营微观模式234
8.4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236
8.4.1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宏观模式236
8.4.2 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微观模式242
8.5 永续经营模式245
8.5.1 法正林245
8.5.2 完全调整林249
8.5.3 检查法250
9 森林经营方案253
9.1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253
9.1.1 森林经营方案定义和作用253
9.1.2 经营方案依据和周期254
9.1.3 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原则255
9.1.4 编制主体与过程256
9.1.5 经营方案的广度与深度260
9.1.6 经营方案的位置261
9.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262
9.2.1 一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262
9.2.2 二类编案单位的经营方案272
9.2.3 其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273
9.3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评估与修订278
9.3.1 森林经理过程与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执行与修订的关系278
9.3.2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280
9.3.3 经营方案调整与修订288
10 森林经营决策方法与技术290
10.1 决策分析290
10.1.1 决策含义290
10.1.2 决策类型291
10.1.3 决策过程292
10.1.4 决策方法293
10.1.5 层次分析法在决策中的应用299
10.1.6 效用理论在决策中的应用306
10.2 线性规划及其应用312
10.2.1 线性规划模型312
10.2.2 线性规划应用313
10.3 目标规划及其应用318
10.3.1 目标规划模型319
10.3.2 目标规划应用320
10.4 动态规划及其应用321
10.4.1 动态规划模型322
10.4.2 动态规划应用324
11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调整334
11.1 林分空间结构概述334
11.1.1 林分空间结构的概念334
11.1.2 林分空间结构指数334
11.1.3 林分空间结构研究进展341
11.1.4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343
11.2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调整344
11.2.1 林分空间结构优化模型344
11.2.2 云冷杉原始林案例349
11.3 经营类型与林分结构调整352
11.3.1 瑞士检查法概述352
11.3.2 试验地基本情况353
11.3.3 试验经营成果353
参考文献363